因為人生由“命運”和“因果報應的法則”交織而成,所以,人生既有順利的時候又有挫折的時候,釋迦牟尼把這稱為“諸行無常”。
“因為無常所以痛苦”,意思就是人生因為變化無常,所以是痛苦的連續。
波瀾萬丈的人生,既有好的時候也有壞的時候,我把這些都看作是造物主給予我們的試練。
換言之,無論苦難或成功都是對我們的考驗。
由“命運”和“因果報應的法則”交織而成的人生,真是所謂“諸行無常”、“波瀾萬丈”的人生。一帆風順、平安無事的人生并不存在。
在人生中,遭遇失敗和苦難的時候,不應牢騷滿腹,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忍受考驗,堅持努力,一點點積累小小的,然而是確鑿的成功,最后將逆境轉化為順境。
在成功和幸運的時候,要不驕不躁,抱著真誠的感謝之心,仍繼續堅持努力,使成功得以長期持續。
我認為,正是艱難困苦能夠塑造一個人的人格和偉業。
包括年輕時候在內、從未經歷過苦難的人,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可以說,古往今來沒有這樣的人物。
只有克服了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的人才能創造偉業。
相反,出身名門,從小到大不知勞苦為何物,卻能成就偉業,這樣的人幾乎沒有。
因為他們一旦遭遇苦難,很快就會灰心喪氣,自暴自棄。
松下幸之助先生也一樣,孩童時代就吃盡苦頭,因為家道中落,剛剛九歲、讀小學四年級的他,就被迫輟學去當學徒。
但身處這樣的逆境,松下先生不氣餒、不哀嘆,他積極向上、勤奮工作,博得了雇主的喜歡。
這是個不畏逆境、誠懇、開朗、堅忍不拔、拼命工作的少年,就是這個少年,日后創建了馳名全球的“大松下”。
孩童時代,父母常告誡道:“千金難買少年苦。”每當此時,我會反駁說:“那你們可別賣啊。”但現在回顧,父母所言實為真理。
逆境是重新審視自己、促使自己成長的難得機會。在逆境和挫折的考驗中,不要消極,不要悲嘆。
而是把它們看做錘煉意志的良機,拿出勇氣,迎難而上。只有通過考驗才能堅定志向。
回顧我的人生,我年輕時開發的“U字形絕緣體”成為制造電視機顯像管必不可少的部件,因此公司接到了松下電子工業的大量訂單。
就是這個產品讓搖搖欲墜的公司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全公司的期望集中到我一個人身上。
也正是這時的技術和業績奠定了日后京瓷公司發展的基礎。而且這個“最初的成功體驗”讓我悟到一個重要的道理:
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努力地去生活、去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那家伙真可憐。”那時周圍的人都這么說。我想人有一個時期處在這種不幸的境遇里也未必是壞事。
人這一生,如果不體驗痛苦和煩惱,就很難有大的發展,就不會抓住真正的幸福。
我的人生中曾遭遇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但恰如奧賽羅棋盤上的黑棋一下子返歸白棋一樣,困難和挫折后來都變為成功的基礎。
現在回顧起來,我感覺到,當初認為痛苦的事情后來全都給我帶來了好結果。
這么想來,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或許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比如,我不幸進入了連年虧損的松風工業公司,同期來的大學生中只剩下我孤零零一個人的時候,“稻盛君真可憐,大學里很用功,成績這么好,卻只能待在那樣的破公司里,運氣太差,他的人生今后不知會怎樣呢。”
朋友們這么評價我,不知是同情還是嘲笑。
看到同事們一個個憑各自的本領開拓進取,自己卻無處可去,只能一個人龜縮在這倒霉的公司里——一種絕望感讓我幾乎精神崩潰。
但是,現在想來,正是這種不幸或考驗教我懂得,只有拼命工作,只有主動逼自己做出改變,才能給人生帶來好運。
從這個意義上說,苦難和挫折是神賜予我的最好禮物。
在逆境中堅持認真工作,拼命努力,我現在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筑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不經歷苦難和挫折,考進了名校,就職于大企業,我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不管是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著積極的心態朝前看,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1、比痛苦更發牢騷更重要的,是不忘感謝之心
對于自己身處的環境,可以采取兩種態度。一種是負面消極:卑怯或者憎恨。
但在現實中,即使強調要持有感謝之心,卻總是持有不了。
盡管如此,要告訴自己哪怕勉強,也要說:“謝謝。”這句話非常重要。這樣來把感謝這種行為習慣化。
通過這種哪怕勉強,也要讓自己心里想“謝謝”的做法,可以讓自己的情緒輕松起來,內心開朗起來。
不管身處何種境地,都不要發牢騷、鳴不平。對活著,不!對讓我活著,時時地、由衷地表示感謝。
這樣來培育一顆能夠感受到幸福的心,就能把自己的人生變得豐富、潤澤和圓滿。
2、忍耐的同時,必須保持樂觀的思維方式
3、迎接考驗,做好情緒管理,專注于提升自己
每個人終會迎來死亡的那一刻,但在迎來死亡的時候,如果有人問我“你在現世干了什么?”我該怎么回答呢?
“我創辦了京瓷,把它做成了一個大企業。”這樣的答案對于意識體而言沒有任何價值,因為肉體已不復存在,哪怕擁有幾千億的財產又有什么意義呢?
那么,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呢?就是人生在世時所塑造的人格、人性、靈魂、意識體。
它不會隨著肉體的消亡而消失。“你一生努力不懈,不斷提升自己,以至擁有了如此高尚的人格。”我認為,這樣的評價才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就是說,人生的目的就是提升自己的人格。
我們在現世的一切體驗,都是宇宙造物主為了塑造我們的人格,變著手法,給予我們的考驗和錘煉而已。
比如,對于開始創業的人來說,最大的期待莫過于事業走上軌道,公司不斷壯大。那么,如果事業失敗、公司倒閉,他就是人生的敗者嗎?
我認為不是。
失敗乃是造物主為了提升他的心性而給予他的嚴酷考驗,看他能不能在痛苦的深淵中再度崛起。
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都是宇宙的造物主給予的考驗,造物主正在注視著你,看你如何應對這些考驗。
不管成敗,都能憑借造物主提供的考驗機會塑造自己美好心靈的人,就是真正的勝者。
如上所述,在人的一生中所經歷的苦與痛,勢必會帶來各種各樣的煩惱。但是我盡力做到了不煩惱,而且也規勸大家:不要有感性的煩惱。
所謂“覆水難收”,一旦潑出去的水就難以收回,沒有必要老是后悔,老是懊惱。
為了不生煩惱,我會透徹地思考,思考到“不需要再思考為止”,之后就會采取“盡人事、待天命”的態度。這是很必要的。
然而,思考透徹并不等于一切問題都能解決。
大概就是這個原因吧,有的人就會習慣性地煩惱不已。這樣的人重要的是:自己下決心“不要煩惱”。
既然事情不會因為煩惱、痛苦就會變好,那么能做的只有“待天命”而已。
經過徹底的思考拿出的對策,最后是吉還是兇,不得而知。為不得而知的結果而煩,不是很愚蠢嗎?這種煩惱沒有意義。應該這么去想。
與其擔憂損失而一味煩惱,不如著眼于往后的工作,獲取新的利益。那么做就不會再煩惱。
結論是不去煩惱,就是擺脫煩惱最佳的方法。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不去煩惱”呢?
拼命投入工作,以至沒有煩惱的余暇,這么樣做,煩惱和痛苦自然會消退。
在人們的情感中,最糾結、最痛的,莫過于從正面坦然接受降臨的苦難,甚至把苦難看作鍛煉自己意志的機會。
這同時也是最艱難、最重要的修行,或許是比被剝奪財產、名聲這類試練更為苛刻的修行。
但是,只要超越這種障礙,就能獲得比任何修行都更有效的提升心性的機會。我們的心靈就會因此而進化,我們的靈魂就會充滿光輝。
四、結語:所有的痛苦都有意義
生活中的很多事物,往往都是獨立而統一的,就像自律之于自由,單純之于成熟,還有痛苦之于幸福。
梁寧曾說,成就最高的那批人,他們還有一個比快樂更重要的天分——痛苦。
巨大的痛苦,讓他們無法停下來,當他不再痛苦的時候,也許他超越了,也許他就此平庸了。
所有的痛苦都有意義,我們要做的,只是拆開丑陋的包裝,發現里面暗藏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