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是常見的腰腿病痛之一。目前,我國體力勞動者中有13%—21%的人患有此病,青壯年發(fā)病比例較高,約占整個發(fā)病人群的80%,且男性多于女性,尤其是從事勞動強度較大的行業(yè)、長期伏案工作的辦公室人員及經(jīng)常站立工作的售貨員、或長期生活在潮濕寒冷環(huán)境的人發(fā)病率更高。此外,身體過于肥胖或過于瘦弱的人以及產(chǎn)前產(chǎn)后、更年期女性也容易發(fā)生腰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位于兩塊椎骨間,有如盤狀彈性墊,周圍由纖維環(huán)及韌帶固定。它如同汽車的減震彈簧,可以減緩人體所受的外力沖擊與震蕩,但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這個“減震彈簧”的彈性和抗負荷能力會隨之減退。日常生活和勞動中的一些累積性損傷,慢性勞損以及寒濕等因素,都會使腰椎間盤周圍的纖維環(huán)發(fā)生破裂,造成脊椎中央髓核向外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jīng),引起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癥狀,這就是腰椎間盤突出癥,其主要表現(xiàn)為腰痛和坐骨神經(jīng)痛。腰痛多為間歇性且局限于下腰部、腰骶部;坐骨神經(jīng)痛通常為單側,并沿患者大腿后側向下放射至小腿外,或足背外側。椎間盤突出嚴重時,還可引發(fā)雙側疼痛,當咳嗽、打噴嚏、彎腰、伸膝、起坐或用力排便時均可加重疼痛,而屈膝臥床休息時,疼痛則會減輕。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病程長、治療難、易復發(fā),對人體健康危害大,嚴重者可使人喪失工作乃至生活自理能力,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因此,防治腰椎間盤突出要及早,不僅需要及早治療以減輕痛苦,更要從日常生活抓起,防患于未然。對長期從事體力勞動和室內(nèi)站立或伏案工作的人而言,更要高度重視。那么,如何預防腰椎間盤突出呢?
預防腰椎間盤突出,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范腰部損傷:
一、抬重物時要注意護腰。在搬、抬、扛重物時切記量力而為,不可強行用力,更不可在負重情況下做扭腰動作。在運動和勞動過程中,更要注意保護腰部,避免摔傷、撞傷、扭傷等。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更要嚴加控制彎腰動作,尤其是在搬重物時不可彎腰,應先蹲下,然后再起立,保持腰部伸直,避免做需要扭腰的動作。 二、長時間伏案工作要保持良好坐姿。良好的坐姿可以使腰骶部韌帶、肌肉等免受過度牽拉,使腰椎乃至整個脊柱保持正直。伏案工作時,應將椅子拉向桌緣,盡量使腰背緊貼并倚靠椅背,這樣可以降低腰椎間盤的內(nèi)壓,使腰背、腰骶部肌肉不至于太疲勞。不宜久坐,尤其不宜久坐沙發(fā),宜間歇休息,或改變坐姿,適當運動身體。
三、加強腰腿部肌肉鍛煉。加強背肌力量訓練和脊柱的運動,使之有足夠的肌力維持脊柱穩(wěn)定。當出現(xiàn)腰部急性扭傷后,應絕對臥床休息,避免病情加重,同時能夠起到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的作用。 四、注意腰部保暖。有空調(diào)的室內(nèi),溫度不宜調(diào)得過低,勿讓冷氣直吹腰部,即使在大熱天時也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鞋,避免站姿不穩(wěn),加重病情發(fā)展。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歸納起來有“十不”。即不久坐,不久站,不低頭,不彎腰(急性期),不負重,不勞累,不著涼(腰部),不抱小孩,不穿高跟鞋,不坐矮板凳。做好“兩護”,即護腰(冬季用保護物圍腰)和護背(穿棉、毛背心)。堅持做好“十不”、“兩護”,可以更好地預防和減少腰椎間盤突出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