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現代的年輕人,我們到底是找高成長的工作還是高工資的工作呢?當然,理想的工作既是高成長又是高工資的工作,只是這樣的工作可遇不可求。
筆者非常理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年紀輕輕就身居高位,這是多么讓人羨慕的事情啊!可是對于大多數來說,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一個人所處的位置越高,他需要具備的能力和承擔的責任越大。所以大多數年輕人是不能勝任管理和領導位置的。
因為一個人的職稱并不代表稱職,如果一個人的能力成長速度跟不上職務成長的速度,那么,公司給你一個不能勝任的職位,對于你來說,這并不是一種幸福,而是一種痛苦。雖然升職后的工資會高一點,但是對于一個沒有勝任能力的員工來說,這樣的工資是拿不了多久。一旦你被公司免職,也許員工都做不成了,所以好工作更應該注重價值的提升,而不僅僅是職務的提升。
那么,一個人的工資高低到底是由職位決定還是由能力所決定呢?我們在工作是追求成長還是追求工資呢?作為一個年輕人來說,筆者認為員工的工作升值比職位晉升更重要。因為升值是由自己決定,升職是由別人決定。如果按職業生涯來說,一個人的內職業生涯決定了一個人外職業生涯。一個人具備什么樣的能力,這是你的內職業生涯所決定,一個人擔任什么樣職務,這是你的外職業生涯所決定。所以我們在追求職位晉升時,更應該追求價值提升。真正的人才不是每天想著如何做大官,而是想著如何做大事。一個人只要你長期注重自升價值的培養和提升,那么,即使你在一個平凡的崗位上一樣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業績。特別是對于現在的企業競爭來說,一個人有了真本事,即使這家公司不重用你,你到其他公司也會被重用的。
作為老板來說,誰不希望自己的員工越來越能干呢?我們不要總是責備老板不會用人,總是感覺自己懷才不遇,有時也許是老板在考驗你的耐力和智力。可是,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并不是這樣的看待問題。他們心浮氣躁,急功近利,員工在工作中不注重自己能力的提升,價值的創造,卻總在盲目地跟別人比職位,比工資,比待遇。他們抱怨老天不公平,老板不公平,卻從不反思自己的付出,只是一再地強調回報。總覺得企業在虧待他,經理在為難他,同事在欺辱他。具有這種心態的人你在哪里都不會得到重用的。
有的大學生在職場中之所以失敗,其實,他們在工作中既不缺少知識,也不缺能力,而是缺少耐心和忠誠。今天太多的員工不注重團隊合作,他們總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別人的作用,甚至對老板也不夠尊重。這種人表面上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比較愚蠢。因為真正的智者都是會裝糊涂的,越是斤斤計較,表現特別精明的人,其實他們并不聰明。即便有升官機會,老板也只喜歡聰明的人,不喜歡精明的人。聰明的人會站得高,看得遠,他們會算大賬,算總賬,而精明人卻只會計較眼前的得失,個人的得失,所以他們往往得不到老板的欣賞和提拔。
其實,對于工作來說,員工的收入不僅僅工資,我們有很多比工資更有意義的價值回報,可是大多數視而不見,他們不關心無形資產的成長,卻總在計較職位的高低,收入的多少,這種人往往會在最后的競爭中失去了競爭力。
因為工資只是你眼前的收入,能力的提升是你未來的收入;工資只是有形的資產,能力才是無形的資產。一個具備了賺一萬元錢的能力比賺一萬元錢更重要。例如:領導力是一種能力,領導是一種職稱,但是領導并非一定有領導力,有領導力的人即便現在不是領導,將來也有機會當領導。所以工作中的價值提升比職位晉升更重要,優秀的人才一定要注重無形資產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