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了,吃兩粒氟哌酸、黃連素,在很多人看來是很自然的事,甚至形成了一種下意識的習慣。但是,如果長時間濫用抗生素,不僅會給你的身體帶來傷害,還會使細菌產生耐藥性。也就是說,當你真正需要抗生素來殺菌的時候,那種致病菌已經練就對抗抗生素的本領,抗生素再也奈何不了它了。對于這點,有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北京一家醫院曾經收治過一位年輕的患者,起初僅僅是因為發燒、咳嗽、咳痰入院。然而醫生試用了多種抗生素,卻沒有一種能控制他的感染,患者最終搶救無效死亡。這位患者得的并非絕癥,究竟是什么原因讓他死于非命呢?在死者家屬的同意下,專家們對尸體進行了醫學解剖研究。結果發現,他感染了一種耐藥菌,目前使用的這些抗生素對該耐藥菌是無效的。
那么死者體內的那種致人死命的耐藥菌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原來,這位患者每天在單位食堂吃飯,但他又特別擔心單位食堂不干凈,可能會有一些細菌在里面。所以,他每次吃完飯以后都要吃兩粒抗生素。日積月累,最后導致身體里的細菌成為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超級細菌”。
這個故事是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典型案例。據統計,我國的腹瀉患者只有大約30%需要抗生素來治療,70%不需要也不應該用抗生素治療。那么,除抗生素以外,哪些藥物可以治療腹瀉呢?
蒙脫石:治療腹瀉的“外用藥”
蒙脫石是一種由基性火成巖在堿性環境中風化,或海底沉積的火山灰分解后的產物,為白色或灰色粉末,加水能夠膨脹,體積可增加幾倍,并變成糊狀物。它具有很強的吸附力及陽離子交換性能,能廣泛覆蓋在腸黏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固定吸附有害病菌及其毒素,使病原物不易侵入腸壁,保護并促進腸黏膜再生修復。
蒙脫石為一種純天然物質,不進入血液循環系統,也不改變正常的腸蠕動,會連同所吸附的細菌、毒素隨消化道自身蠕動排出體外。也就是說,雖然蒙脫石需要口服用藥,它的成分卻并不被人體所吸收,因此更像是一種外用藥,其不良反應就微乎其微了。目前市面上的蒙脫石制劑主要有思密達、必奇等,患者可選擇使用。
以菌治菌
人類的消化道里生活著很多細菌,它們并非全是“壞蛋”。腸道內的細菌按照一定的比例生存著,維持腸道內環境的平衡。其中的有益菌可促進機體對營養物的分解和吸收,抑制腸道中對人具有潛在危害的菌類的產生和吸收。
一旦由于某種因素造成有害菌在腸道內占了上風,就會導致腸功能紊亂,引起腹瀉、腹脹、便秘、消化不良等癥狀。這時候,我們就可以額外補充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有益菌(商品名有金雙歧、麗珠腸樂、培菲康等),使其在腸壁“占位”,迫使有害菌“下臺”。有益菌的大量繁殖,奪走了腸道內有害菌的“食物”,造成有害菌“餓死”。且有益菌在生長過程中可“發射”多種“武器”(如對有害菌有拮抗作用的酶或細菌毒素等)殺死有害菌。
可見,不用抗生素,一樣可以治療腹瀉,與使用抗生素“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相比,上述兩種方法都是非常安全有效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