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意識越來越受到重視??扇藗兇蠖及炎⒁饬Ψ旁诹诵摹⒛X、肝、腎等臟器上,而忽視了腸道保養。殊不知,腸道健康與我們人體的健康同樣密切相關。因為,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素均來自于腸道對食物的消化與吸收;而代謝后的廢物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腸道來排泄的。
不可忽視的“腸道年齡”
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它的正常或失調,對人體的健康和壽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于是,科學家提出了“腸道年齡”的概念。所謂腸道年齡,實際上就是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腸道內菌群勢力分布變化的階段反映,并作為一種反映體質狀況的健康數據。
新生兒出生一兩天后,隨著吃奶、喝水,一些細菌便乘機進入體內,到腸道內“安家落戶”,成為人體的終生“伴侶”。在嬰兒時期,腸道內充滿了雙歧桿菌等有益菌群,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腸道菌群漸漸發生變化,有益的菌群逐漸減少,而對人體有害的菌群則可能不斷增多。有人曾統計,腸道內有雙歧桿菌、乳桿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多達100多種約10萬億個細菌。龐大的菌群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處于相對平衡狀態,組成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環境,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防線。
菌群失調、腸道老化危害大
專家認為,通過腸道菌群之間的平衡程度,可以判斷腸道是否有老化現象。
腸道內的有益菌群能幫助人體合成B族維生素、維生素K、葉酸以及食物中沒有而人體又必需的維生素。有益菌群還能產生丁酸、醋酸等抗菌物質,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繁殖,增強機體的防御能力;雙歧桿菌和乳桿菌還可阻止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合成,起到預防消化道癌癥的作用;而乳桿菌分泌的大量乳酸等有機酸,可加快腸道蠕動,促使糞便盡快排出體外,減少有害毒素對腸壁的刺激,也有利于防止大腸癌的發生。
然而,當腸道內的有益菌群如雙歧桿菌等減少后,那些莢膜桿菌、梭桿菌、大腸桿菌及腐敗性細菌便會大肆生長繁殖,興風作浪,產生有害毒素,腸道內硫化氫、氨、酚等有毒物質增多,被吸收入血液后,就會對心、腦、肝、腎等重要臟器造成危害,引發多種疾病,并使人體過早衰老。
腸道養生三部曲
首先要關注膳食結構的平衡合理。一日三餐的飲食應做到粗細搭配,尤其是要常吃些薯類、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研究表明,膳食纖維不僅促進腸道蠕動加快糞便排出,而且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活動,有利于腸道內微生態環境的穩定。
另外,最直接的方法是,可以通過體外服用益生菌來促使腸道內的微生態環境向好的方向發展。比如以嗜酸乳桿菌為菌種的時間晶體牌益生菌膠囊采用了來自韓國CBT公司的Duolac雙層包埋技術。Duolac雙層包埋技術就像是給益生菌“穿”上了兩層保護外衣:在益生菌的表面裹上一層大豆蛋白,然后再覆蓋上一層由多糖等組成的特殊材料。這種雙包埋技術使得益生菌能在腸道內安全存活并不斷迅速繁殖。
其次是保持愉悅的情緒并堅持適度的運動鍛煉。通過鍛煉來促進腸道蠕動,以加速排便,防止腸道老化。學會調控和駕馭自己的情緒,保持一顆淡泊寧靜的平常心,對維護腸道內環境穩定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是要合理用藥。有些人習慣于無病吃藥,小病大治,特別是濫用抗生素。結果是吃壞了腸胃,破壞了腸道內的菌群平衡,有害菌更會乘虛而入,導致腸道內微生態環境惡化,引發各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