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廣州市第五中學、第二十六中學、七十八中學、海珠外國語學校、綠翠現代實驗學校5所海珠區中學掛牌成立廣州五中教育集團,這5所中學有的是廣東省首家公辦中學,有的是創辦時間不足20年,5所中學的文化理念和教育特色存在較大差異。
廣州市第五中學校長何樹聲認為,雖然5所學校差異較大,但是進行集團式整合后,優秀師資可以流動共享,辦學中發揮龍頭學校的引領作用,避免集團內各校區“千校一面”的同質化現象。
海珠區教育局副局長蔡健安稱,海珠區探索“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推動優質均衡發展,未來實現“辦家門口優質學校”的目標。據了解,廣州五中教育集團將以“多元聚集、抱團發展、融合共生、優質均衡”的辦學思路,擴大海珠區優質教育資源的輻射范圍和影響深度。
據了解,近年來廣州教育界人士不斷發聲呼吁教育均衡發展、教師合理流動。不過,教師合理流動目前還難以在廣州全面實施。有教育人士稱,集團化辦學的探索是縮小教育不均衡的一項有益的措施。
記者還從海珠區教育局了解到,海珠區各學區、板塊內學校共同開展教科研、培訓,建立起“優質學校發展群”,帶動片區學校提高整體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去年,海珠區還獲得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稱號。(記者/馬喜生 通訊員/陳智 高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