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能源消耗大國,據(jù)了解有40%的能源需要從外國進口,這樣一來就會被別人握住命脈,特別是西方國家,一直都在尋找中國的把柄。
幸運的是,祖國也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科學家們也在努力尋找和開發(fā)新的能源,包括易燃冰,頁巖氣,干熱巖等;有綠色能源,如太陽能光伏發(fā)電,核電站,風力發(fā)電等。
其中,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掌握可持續(xù)開采可燃冰技術的國家。國家可燃冰儲量相當于約1000億噸石油,而南海地區(qū)約占800億噸石油。
神湖海域共有11個可燃冰礦體,面積128平方公里,儲水量1500億立方米,相當于1.5億噸石油儲量。
我們應該知道,可燃冰的國際勘探和研究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而中國的易燃冰研究始于1998年末,但中國科學家在不到20年的時間里就完成了從空白到超越的過程。
此外,中國已經(jīng)證明頁巖氣儲量為7643億立方米,僅次于美國和加拿大,位居世界第三。
頁巖氣主要由甲烷組成,甲烷是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和化學原料。它具有廣泛的用途,包括住宅燃氣,城市供暖,發(fā)電,汽車燃料和化學品生產(chǎn)。
還有干熱巖,中國國土資源部地質(zhì)調(diào)查局上個月公布:青海共和盆地成功3705米深干熱鉆探236C,相當于約17萬億噸標準煤!
如果按照去年中國使用的煤炭量,中國干熱巖石的儲量足夠使用3,900年,這個技術難度已經(jīng)成功克服,使中國不僅是第一個干熱巖石世界上最高溫度的國家。它還能夠及時補充不斷增長的能源消費模式。
與此同時,在綠色能源領域,中國逐漸成長為全球“領導者”,包括太陽能發(fā)電,核電站的研發(fā)等。目前,中國壟斷了全球60%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chǎn)。還有世界領先的核電技術。
在未來,西方可能會花很多錢從我們這里購買這些先進技術,然后它將成為中國轉向西方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