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陰陽,有學者認為是指人體的陰氣、陽氣;也有學者認為是指人體肺腎二臟收、藏之氣和肝心二臟的生、長之氣。但筆者認為,此兩種解釋有失偏頗。
如把“陰陽”看成是人體的陰陽之氣,那么陽氣當包括心陽、肝陽、脾陽、肺陽、腎陽等,四時都可以保養人體陽氣,豈能只限于春夏?同樣,人體陰氣包括心陰、肝陰、脾陰、肺陰、腎陰等,四時都可以保養,豈能只限于秋冬?而且,《內經》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如果春夏只保養陽氣,秋冬只保養陰氣,則有違“陰平陽秘”的養生思想。
如把“陰陽”看成肺腎二臟的收藏之氣和肝心二臟的生長之氣也不合理。因為五臟都有生長之陽氣和收藏之陰氣。春夏若要調養生長之陽氣,理應一齊調養,哪有只調養肝心二臟而不調養肺、腎、脾三臟之理?秋冬亦然。
不難看出,這兩種解釋共同的不足之處在于解釋“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時,都把此陰陽局限在了“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個“小語境”中解釋,而沒有放在“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這個“大語境”中解釋。這兩種解釋都錯誤地認為,《內經》既然說的是“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那么,此陰陽當然指的是人體陰氣、陽氣了。
而且,第二種解釋把《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等四段話,當作了“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語境”。然而,此四段話并非“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語境”。何以知之?這是因為“夫四時陰陽者”之“夫”是一個收束上文,開啟下文的轉折詞。“夫”可翻譯作“至于說”。《內經》這個“夫”表達的意義是:上面“四氣(即四時)調神”的道理已講清楚了,下面開始講“四時陰陽”是“萬物之根本”等這些道理。
由此可見,《內經》用“夫”這個詞,已非常明確地表達了“春三月……”等四段話非“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語境”之義。如把此四段話當作“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語境”,是對《內經》的曲解。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陰陽,指的是人體秋冬環境之陰氣和春夏環境之陽氣。理由如下。
首先,“圣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句話是說:圣人在春夏,要培養人體適應春夏環境之陽氣的生理機能,以增強抗溫熱機能,如習武之人“夏練三伏”。在秋冬,要培養人體適應秋冬環境之陰氣的生理機能。以增強抗寒涼機能,如習武之人“冬練三九”。為什么培養人體適應春夏環境陽氣的生理機能,只能在春夏?這是因為人體春夏環境之陽氣只有在春夏才最旺盛。秋冬同理。
其次,雖說春夏為陽,但春天也有寒冷的日子,如“倒春寒”。當此之時,則要培養人體適應“倒春寒”之陰氣的生理機能。同樣,雖說秋冬為陰,但秋天也有炎熱的日子,如“秋老虎”。當此之時,則要培養人體適應“秋老虎”之陽氣的生理機能。或者說 是非其時而有其氣,更需增強機體防御、調整能力。
專家免費咨詢熱線:010-57476995(咨詢時間:上午8:30-下午5:00)
本頁關鍵字:春夏養陽 秋冬養陰 陰氣 陽氣 免費索取疾病資料
上一篇:手部動一動 降壓很容易 下一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