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個關于親情的故事。一個老少三代相親相愛的和睦家庭,卻因子女事業和求學等原因不得不分隔遙遠的三地:女兒夫妻在無錫工作,外孫大學畢業在廣東立業成家,退休后的外公外婆留守老家山西。眼看父母日漸老去,女兒梁瓊欲將父母接到自己身邊,怎奈父母不喜歡無錫,更無法排解對心愛外孫的日思夜想。為讓父母安享晚年,梁瓊夫妻順應老人的意愿,在兒子生活的城市給父母買了一套房子,幫父母移民廣東。始料未及的是,無盡煩惱隨之而來……為了大家能有更好的閱讀體驗,今天的故事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講述。
我叫梁瓊,是山西大同人,父母都是家大型煤炭企業的退休干部。15歲那年,我唯一的哥哥因車禍去世,我成了父母唯一的孩子。1994年,我大學畢業被無錫一家銀行錄用。接下來的兩年里,我順利結婚生子。
我的丈夫林根茂在無錫一家國有企業做工程師,我們給兒子取名林凡。雖然父母很不情愿我在遠離家鄉的江蘇扎下根,但看到我工作如意婚姻幸福,他們還是很欣慰。
我的婆婆很早就因病去世,公公在溧水老家跟小兒子生活在一起。1996年冬,我即將臨產時,母親請假來無錫照顧我坐月子,直到我休完半年的產假才回老家,為此,母親失去了一次漲工資的機會,我很愧疚,但母親不但毫無怨言,還在兒子兩歲半時,得知我老公被單位派往阿聯酋工作三年后,毅然讓我把兒子送回娘家給她撫養,并且辦理了內退手續。從此,父母精心撫養起凡凡,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中學,付出了無數心血。
2014年高考,凡凡被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父母喜悅的淚水里飽含不舍與失落。懂事的兒子也對外公外婆十分牽掛,大學四年,兒子每次一放假就立即回山西陪外公外婆,而每次凡凡開學離開家,祖孫三人都灑淚而別。
2016年底,單位派我到太原出差。我高興地給家里打電話,說我正好可以順便回家看看二老。母親一聽說我要回家,就哭著說,既然你要回來了,我也就不瞞你了,你爸病了,都住院一個星期了……我當即急得哭出聲來,爸爸病了怎么不早告訴我?什么???嚴重嗎?
母親說,一天晚上,父親突然腿痛難忍,連站都站不起來了,當時母親外出買菜,父親自己翻出一片芬必得吃下止痛,母親回來后發現父親倒在地上呻吟嚇壞了,可她又搬不動身材高大的父親,只好求助鄰居將父親送到醫院。醫生檢查后確診是腰椎間盤突出癥,當即就要父親住院治療。這天母親回家取換洗衣服,接到了我的電話。
我心急如焚,立即改簽,在第二天提前飛到太原,再轉汽車于當晚回到大同直奔醫院。一眼看到躺在病床上頭發花白的父親,我頓時淚如雨下,拉住他的手痛哭。父親走路需要攙扶,有時媽媽出去買飯,父親想去衛生間,只好求助病友家屬幫忙。我心酸不已,我是個多么不稱職的女兒??!
丈夫得知后也請假回到大同,父親母親臉上露出舒展的笑容,五天后,父親康復出院回家。
這件事讓我和丈夫意識到,不能再讓父母孤獨地在老家做空巢老人了。我打電話跟父母商量接他們來無錫生活,可他們說,凡凡再過幾個月就要畢業了,你們還是先把孩子的事安頓好了再考慮我們。父母的話讓我們左右為難:父母老了需要照顧,而兒子談了個汕頭籍的女友,他們已分別與汕頭的兩家公司順利簽約,準備工作穩定后就結婚。
轉眼到了春節,我們夫妻和兒子及女友回大同陪父母過年。這是父母最高興的時候,利用這個假期,全家一起商定,盡快在汕頭市給兒子選好婚房并進行裝修。但我擔心一忙起兒子的事恐怕顧不上父母,所以我提出把父母接到無錫去跟我們一起生活。母親說,她實在不喜歡無錫這個城市,吃的都是甜的,春天不停下雨。而父親則直言不諱地說,凡凡又不在無錫,還不如呆在大同”最終,還是兒子和女友的方案讓兩位老人欣然接受:待凡凡婚后在汕頭安定下來,就把外公外婆接到一起生活,反正我和老公再過幾年退休之后也要去給兒子帶小孩,到那時,我們一家人就可以團聚在一起了。
2017年6月,兒子和準兒媳走上工作崗位。兩個月后,我和老公利用假期幾次到汕頭,幫兒子選購了一套130多平的婚房。2018年五一節,我們為兒子操辦了一場隆重的婚禮,并把父母和公公都從老家接來見證他們心愛的孫兒的幸福時刻?;槎Y過后沒幾天,公公就回老家了。懂事的兒媳看出外公外婆對凡凡的不舍,主動提出讓他們就留在汕頭生活。母親似乎動了心,但父親說,生活習慣都不同,會有很多不便,還是要讓年輕人有自己獨立的空間。我跟老公于是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在汕頭再給父母買一套房子,讓他們跟外孫生活在一座城市,既可以互相照顧,又不會干擾各自生活,豈不是兩全其美?
這個方案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贊同??墒牵业男睦飬s不免打鼓:剛給兒子買房裝修就差點剝了我一層皮,緊接著還得再選一套房子,再裝修,還得幫父母搬家。更重要的是,為給兒子買房裝修辦婚禮,加上還給兒子買了一輛車,我們的積蓄已所剩無幾,再買房子只能按揭,快五十歲了還得做房奴。丈夫看出我的焦慮,安慰我說,別擔心,有我呢。孝敬父母不能等,我們咬咬牙就挺過去了。
送父母回山西后,我們就開始再次跑各個樓盤,最終在距離兒子家10公里左右選中了一套92平的兩室一廳尾盤房交了訂金。接著,我和老公分別提取公積金,我向單位請假加調休,頻繁地在無錫和汕頭之間往返了兩個月,總算把裝修搞定了。
2019年10月初,我回大同幫父母搬家。從此以后,我們全家再也不用分隔三地,遙遙思念,我們夫妻和兒子再也不用在春節加入春運大軍來回趕火車趕飛機。更重要的是,父母有了兒子照應,我也不用每時每刻擔憂他們孤單寂寞或身體有恙了。
然而,新的問題很快接踵而至。僅僅一個月后的一天,我給兒子打電話時得知,就在前一天,父親搭公交去沃爾瑪超市購物,結果因為對當地環境陌生,在轉乘時迷了路,坐錯了方向,只好打了一輛出租車回家。父親認為出租司機繞了路,雙方發生了爭執。我后怕又上火,趕緊叮囑兒子,以后每個周末都開車帶外公外婆去一趟超市,把該買的生活用品一次性買齊,千萬不要讓他自己出去了。但丈夫說,這樣一來,又會給兒子增加負擔,畢竟他們小夫妻工作很忙,還有岳父岳母同樣需要不時看望,要我不要給兒子太大壓力。好在兒子兒媳都很懂事,毫無怨言。
除了環境的陌生和語言溝通的不便,飲食也是父母面臨的一大障礙。吃慣了山西面食的他們,面對滿大街的米粉米線毫無食欲,母親就自己動手做刀削面,但卻無法買到正宗的配料,父親總是說怎么也趕不上在老家吃的。很快,我最擔心的冬季來了。父母再也看不到皚皚白雪,而是從未見過的冬雨。一下起雨來,屋里屋外感覺濕漉漉的,父親的腿本來就不好,遇到雨天就更不舒服,母親在一個冬天過去之后,也患上了關節炎,我不得不請假過去陪母親住院治療了半個多月。而這次回家,也讓我更加體會到了移民異鄉的年邁父母那深深的孤獨。
見父親每天把電視調到山西衛視,尤其每天必看山西省新聞聯播,我不免感覺有點無聊,便勸父親不要老是悶在家里看電視,可以去小區棋牌室打打牌什么的。母親說,我和你爸不是沒去打過牌,是人家不跟我們玩兒。這里的打法和老家不一樣,我們想學又聽不懂他們講話,后來就不去了。晚上,我小心翼翼問父親,爸,如果實在呆不慣就回山西吧?母親接過話說,哪有那么容易回去,房子都賣了。父親搖搖頭,不折騰了,都這把年紀了,還能活幾年……我再也忍不住,跑到衛生間淚如雨下。我想讓父母的晚年幸福,不是讓他們過一天少一天地打發時光,坐等生命消失。可是,我真的給了父母幸福嗎?
臨走之前,我跟兒子去花卉市場買了幾盆花,又去寵物市場買了一條小型寵物狗,也許這些可以幫他們排解孤獨和寂寞。離開家返回無錫的那天,父母依依不舍把我送到小區門口,目送兒子開車送我去機場。我心痛萬分,悲淚難忍……
2020年4月,兒子打電話跟我說,前段時間公司要派他到加拿大工作兩年,這是個很好的晉升機會,但他都沒跟我們商量就放棄了這個機會,兒子說,我出國的機會以后還有,可外公外婆是千里萬里來投奔我的,我不能丟下他們。兒子的懂事再次讓我心酸不已:這些年,我上顧老,下顧小,可顧來顧去,自己身上的包袱越來越重,也讓親人活得都不輕松。本來讓父母移民養老是想讓他們安度晚年,不成想結果卻如此尷尬。我到底怎樣做才能讓父母幸福,讓兒子無憂,怎樣才能讓整個家庭的幸福圓滿呢?
梁瓊一家,每個人都是那么善良,那么為對方著想,彼此心甘情愿為對方付出??墒俏覀兛吹?,最終他們每個人都活得不輕松。梁瓊的中年危機,也是當下中國社會大多數中年人的共有危機和尷尬。他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山大。記者采訪時曾問梁瓊,有沒有想過把父母送到養老院,既可以免除空巢的孤寂,又能夠減輕子女的負擔。但梁瓊說,首先,我們家是一個十分注重親情的家庭,父母必須有子女的陪伴。其次,從目前我國養老院的管理現狀來看,我也不放心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去。
梁瓊說,出于關心父母,她平時很是留意各種有關老年人的報道。她給記者歷數了最近幾年發生在黑龍江、安徽、河南等地幾家養老院的各種事故。盡管只是極少數,但這些連安全都無法保障的養老機構事故,還是讓子女不放心把父母安置在那里。
去哪里養老,選擇怎樣的養老方式,已經成為擺在越來越多人面前的一道選擇題。親愛的網友們,你們對今天的故事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因保護當事人隱私,人名、時間和地點均做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