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俄烏沖突的焦點在北頓涅茨克市戰役,俄軍一直在盧甘斯克和頓涅茨克在內的頓巴斯工業區,取得“緩慢而穩固”的進展。
如果俄方成功接管這些地區,必然會把它看成是一項實質性的政治成果,事關戰爭的走向問題。這解釋了澤連斯基徹底坐不住了,親自到東北部的哈爾科夫前線,這里距離基輔520公里。
澤連斯基從開戰以來本質上就沒有離開過基輔,從他這次極不尋常的出行就能感覺出來,烏東戰役已經對烏軍構成了到底行還是不行的靈魂考驗。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經講得很明白,解放頓巴斯是俄羅斯的“無條件優先事項”。這個意思就是解放頓巴斯是最高目標,絕對要實現,是衡量成敗的關鍵所在,這個沒有商量,沒得談,作為戰爭指標,這個目的達成,其他次要目的就見機行事。
俄羅斯承認這兩地為“獨立國家”,其他烏克蘭領土應自行決定未來。拉夫羅夫認為,他不認為其他地區會想要回歸“新納粹恐俄政權”的懷抱,當地民眾應該決定自己的未來。言下之意,有了“模范州”,其它各州可以抄作業。
拉夫羅夫說,頓巴斯事態和兼并無關,這是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個“主權國家”要求的軍事行動,俄軍是在保衛民眾,幫他們恢復“領土”完整。
人口約十萬的北頓涅茨克是盧甘斯克州最后一個還沒有失守的重鎮,如果被俄軍攻下,盧甘斯克州等于全境淪陷。而俄軍發動軍事行動前,親俄武裝原本控制頓巴斯約三分之一地區,如今盧甘斯克即將不保,頓涅茨克也有一半被俄軍控制。
按照這個趨勢,烏克蘭方面最終也不得不接受頓巴斯全境失守的事實。
這一刻從馬里烏波爾戰役結束就已經能看到了,這是戰爭的必然走向。馬里烏波爾烏軍“投降”是戰爭劇終的開始。
澤連斯基最近表態,他只想和普京一個人談?;?,條件是退回到2月24日前的格局。但在俄軍即將大功告成之前談?;?,澤總籌碼不多,讓俄軍把吃下的吐出來,難比登天。
今天和3個月前,時空已經完全變了。
個人認為,澤連斯基去前線,這次是被美國人踢著趕去的,因為他的演講小視頻,已經不再能扭轉戰局了,這么拖下去,會讓美國長期消耗俄羅斯的毒計破產。對于澤連斯基,美國怒其不爭,不斷給他下“指導棋”,要他立即改變策略,光是口水不解決問題。
按照以前的套路,澤連斯基此行除了一些官樣的行程,很可能還會有一些針對俄軍非常不利的故事跟進,類似于所謂“布查鎮平民屠殺事件”。只不過,相同的橋段不能用兩次,這次美國人會幫烏克蘭究竟會設計出什么,俄軍一定也很想知道。
戰爭天平不可逆地轉變時,俄軍就掌握到了主動權,可收可放。俄軍面臨的選擇是見好就收,鳴金收兵,還是一鼓作氣,重挫烏軍,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畢竟,再發動一次特別軍事行動太難想象了。這次軍事行動將會是普京留給國家最重要的政治遺產,對俄羅斯民族有一個交代。
而擺在澤連斯基面前的幾乎沒有好牌,他沒辦法跟美國發作,遷怒于美國,那選項只剩下如何保留體面,去跟俄羅斯談一個戰后的安排,盡快止損,還是繼續配合美國,無休無止地襲擾俄羅斯。問題是,俄羅斯已經把出血點逐個填上了。
普京還沒有確定收兵的日子,他也在看澤連斯基下一步反應。
要怪也只能怪澤總之前一直太高調,以至于需要他身段柔軟的時候就勉為其難。但有些事情不以個人意志為轉移,如同特朗普再心不甘情不愿,最后還得含恨搬離白宮。
大結局在望。
雖然烏克蘭把基辛格老爺子臭罵一頓,在他過99歲生日時還在臭他,說他對烏方“割地求和”的指導是生錯年代,老糊涂了,腦子瓦特勒。
但姜還是老的辣,人家一眼就看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