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lián)系客服
2019.01.22
1. 常言說得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第一印象固然很重要,但它只是“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只是認識的起點,而不是終點。好印象來自平時細節(jié)里,所有人都不會固定不變,總會不斷向前發(fā)展變化。生活中,好多刻骨銘心的印象,都來自于小細節(jié)。看好一個人與看穿一個人,始于細節(jié),終于印象。
2. 外圓內(nèi)方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最為經(jīng)典的處事哲理之一,值得我們?nèi)W習和繼承。一個人想要做外圓內(nèi)方不是那么難,難就難在要能夠堅持時時、事事做到。為人處世,要講求方法,講求分寸。而外圓內(nèi)方,則是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tǒng)為人之道。懂得了這個道理,就能在與人交往時會更加自如了。
3. 人生,是一場盛大的遇見,若你懂得,就請珍惜。生活,簡單一點。愛情,簡單一點。人生,簡單一點。喜歡就是喜歡,錯了就是錯了,過去就是過去,沒什么大不了,我就是我,我的生活,只有我能夠做主。該來的自然來,會走的留不住。不違心,不刻意,不必太在乎,放開執(zhí)念,隨緣是最好的生活。
4. 腳步匆匆,歲月匆匆,人生的旅途永遠都是那樣的匆忙。時光確像沙漏一般,看似不經(jīng)意地流淌著,卻是在彈指之間。時不我待,無須在意別人的評說,只要你去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無須去在意別人的眼神,只要是走自己的路;無須有過多的抱怨,那樣會使自己的心更累。無論走在何處,無論怎樣走,都應該讓自己覺得快樂,但是不要去迷失自己。
5. 世間一切事物,皆有緣而來,該來的來,該去的去。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很多事情,不是我們強求就可以改變結(jié)果的,學會順其自然,凡事隨緣,就會少了很多的煩惱,也許還會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驚喜。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若已經(jīng)盡心盡力了,剩下的一切隨緣,順其自然。
6. 佛說:眼前的一切都是我們過去種因所結(jié)下的果。得到了是你該得到的,用不著得意。失去了是你該失去的,用不著懊惱。得失是緣,何不淡定斯然。達摩祖師云:若得榮譽好事等,是我過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喜風不動,定在慈悲,自然吉祥如意。
7. 豁達,是一種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的大智若愚。豁達的人,永遠瀟灑、坦蕩、熱情、開朗,不卑不亢。學會豁達,就要學會淡泊,甘于寧靜,甘于平凡,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不以位卑而自賤,不以平凡而傷痛,拋卻急功近利之欲望,摒除胡思亂想之雜念,踏踏實實自自在在做事,誠誠懇懇坦坦蕩蕩為人。
8. 我們應思惟自己的過去、現(xiàn)在,以及為我們準備好的事——如生、老、病、死等,如何避免被它們折磨?我們或許可以不用太擔心,但應保持觀察,直到覺知它們的實相為止。那時,一切痛苦都會消除,因為我們將不再執(zhí)著。
9. 情緒,是智慧不夠的產(chǎn)物。問題能帶來情緒,但是情緒不解決問題。發(fā)脾氣是本能,控制脾氣是本領。當你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你就是優(yōu)雅的;當你能控制自己的心態(tài)時,你就是成功的。
10. 越是不能放下的,越容易失去;越想抓住的,越消失得快。越想擁有的,常不屬于你;越想把握的,常已失去。越是看重的,越得不到;越是在乎的,越抓不住。那些想要的東西,大都不在你的身邊,人生總是在為滿足無休止的欲望而追逐著患得患失。只有懂得放下,才能把握當下。
11. 行走于塵世,我們需求的其實不多,最重要的,莫過于一顆安寧的心。心安則神定,可于大廈將傾而不亂,狂瀾即至而無懼;神定則慧生,迷象叢生能覓出路,危難時候善尋妙招;慧生則徹悟,原來幸福不過是一種理解,快樂不過是一種心態(tài);徹悟則有得,那些看開的、看淡的、看透的、看破的,皆是人生大收獲。
12. 如果你不能給予別人百分之百的話,你總是會懷疑別人是否給予了你百分之百。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到百分之百呢?雖然我們深知猜疑這東西最傷感情,可是還是會不斷地忍不住地猜。疑心是對他人的不信任,對自己的不自信。對彼此的折磨,對感情的褻瀆。這是一個心魔,世界上沒有對與錯,只有因和果!
13.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識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心為萬惡之首,心為萬善之根,心為執(zhí)著之主,心為解脫之本。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心是苦樂覺受之前提,心是佛果菩提之依處。心是念念妄想和無念無妄想的全體,心是因緣果報和緣起性空的本來面目。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妙明不思議!
14. 幸福,就是有一個讀懂你的人;溫暖,就是有一個愿意陪伴你的人。人總有脆弱的時候,并不需要太多的浪漫和語言。累了,有一個擁抱可以依靠;痛了,有一句懂得可以舒緩。
15. 人生要有三“得”: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這三“得”,實際上乃是古往今來成大事者不可或缺的精神氣質(zhì)和處世準則。有了這三得,你可以在浮華中守正,在矮檐下蓄勢,更可以在機遇中爆發(fā)。這三得,是一座指路成功的燈塔,更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16.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萬物應時而生,人生隨緣而止。懂得知足,人生常樂。人生的悲苦,不是擁有太少,而是欲海無邊。擁有再多,若感覺不到,便是虛設。知足者,心悅于當下的擁有,擁有雖少,卻樣樣實在。賞盡春花,再想秋月,心有余閑,幸福常在。
17. 通透,就是隔著前塵,把后世看到岑渺;就是隔著喧囂,把自我沉到闃寂;就是按下妄念,心無所執(zhí);就是明白什么叫非分和僭越,而從此不越雷池一步。知深淺,方可無悲喜。物我兩忘,才能冷暖自度。通透的人,未必活得繁花似錦,但一定過得安靜平和。人生活到最后會發(fā)現(xiàn),其實,安靜平和,才是真正的繁花似錦。
18. 得到需要的,是福;貪求過多的,是累。人生的需求如同吃飯,只能吃兩碗的飯量,如果貪圖飯菜的香味多吃兩碗,不但不能正常享受多吃的好處,相反,倒會因為胃承受不了而帶來痛苦。可見,得到未必就是享受。不要和別人攀比,學會不貪婪,不奢求,平和寧靜,知足常樂。
19. 人生活的就是個過程,生命里,總會有來來去去。沒有誰的一生能一帆風順,人生只不過來往走一遭,是來圓緣,在無奈面前,不如轉(zhuǎn)換一個角度,抱定一顆平常心,不盼望,不刻意追求,得到是一份驚喜,失去不去計較。——恒月法師
20.別把自己看得太高,這個世界離開誰都行;別把自己看得太低,這世上你獨一無二。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使命,不用和別人比,好好活自己。所有被送遠的時光,其實是對生命一種默默地提醒,生活接下來的事情,一定會有更多值得思考的意義,不在能知,而在能行。——恒誨法師
21.生命是一場故事,善意是它的規(guī)律,雖然生活里有許多瑣碎,恰恰是生活的考驗,是不是會觀察,是不是善于思考,懷一份溫暖敬畏的心去生活,好好活著,不要讓自我的固執(zhí)和愚蠢,降低幸福的態(tài)度。了解世界,更需要深刻的了解自己。——恒愚法師
22. 一個無字,讓多少人焦慮忐忑,一個有字,讓多少人欣喜若狂。多少才算無,多少才算有。多少錢才算富,多少房才算夠住。窮其一生苦張羅,到頭去,有和無,何曾有區(qū)別。拓展自己的心,讓它能夠包容更多的缺點,包容更多的不足,甚至包容更多的傷害和痛苦,當心寬廣時,你的天空才真正的遼闊,你的世界才現(xiàn)出它真正的面貌:無限的風光,無限的美好。——恒秋
23. 空是一種冷靜,是一種對煩惱的反思,用冷靜的心,去聽世界的聲音,世界并沒有缺乏和損壞什么,是自己的內(nèi)心出現(xiàn)了偏離,并沒有誰傷害自己,是自己傷害了世界。——恒唯法師
24. 只要心態(tài)正確,幸福無處不在。人生是個多面體,迷茫的人只看到了一面。有人走路嫌辛苦想乘車,有人嫌乘車太悶想走路。其實,既能從優(yōu)越的生活中感受幸福,也懂得從苦日子里品味快樂,才算真正地懂得了生活。仰起頭來,能看到幸福,低下頭去,還能看到幸福,才算是明白了人生的真諦。幸不幸福看心態(tài)。——恒誨法師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