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族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強勢而好戰的種群,專家曾專門研究過這個民族,留下的文獻中無不流露著這個民族在當時的輝煌和燦爛,下面便是這個民族由鼎盛期建立政權到朝代消亡的過程,強大的民族就這樣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公元1114年可謂是遼腹背受敵的一年,這一年,對外,完顏阿骨打起兵攻打遼,本來這場并不受上位者重視的戰爭卻逐漸失控了,最后皇帝親征也不得不以遼失敗告終,自此金朝建立,完顏阿骨打上位并自封金太祖。同一年,遼也經歷了內亂,雖然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內部已經分裂。此后東京也發生了一場大叛亂,戰火蔓延了兩年,老百姓們痛苦不堪,趁著這個時機,遼東京和沈洲都被金朝奪去,在1117年女真族打上門的時候,遼軍未戰已敗,便連忙退守長春,此時御營都統謀劃著廢帝新立并且擁戴耶律淳為皇帝。
為了能夠擁戴這位新帝,他殺使者謊報皇帝,并招募兵火,與金軍積極作戰,但還是失敗了,因此退守于北京。在天祚帝被金兵追擊失蹤后,宰相和一些其他大臣們便擁戴耶律淳上位。這位新帝本來是不愿意的,但是官員們積極勸說,以朝中無主事人百姓受苦為因勸服了他。他登位后,大赦天下,卻沒想三個月后就病逝了。
耶律淳病逝后,他的妻子蕭德妃把握朝政。一年之后,燕京被占領,在慌張之下,蕭德妃去投奔天祚帝卻因謀反被殺。在1125年時,天祚帝被金人俘獲,遼朝滅亡。梁王自立北遼,不久被殺,后來僅僅19個月的北遼滅亡。經歷過四個皇帝的北遼,在位的3位皇帝都是短命的,在位最長時間的居然是第四位皇帝蕭德妃。
雖然朝代滅亡了,但是契丹族還存在著。在戰爭中幸運被赦免活下來的契丹貴族召集殘部在新疆稱帝,并控制著蒙古高原和新疆東部,為西遼。這位皇帝當時力主耶律淳上位,在和蕭德妃一起投奔天祚帝的時候,卻逃過一劫,在預料到北遼滅亡的他慌張出逃,逃到今蒙古國境內自封為王,他是遼朝開國皇帝的八世孫,順理成章得到了契丹百姓的擁護成為天佑皇帝建立自己的朝代。
后來,這位有著野心的皇帝不滿足于當前的疆域,開始擴張,并且更換了都城地址,建于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在1141年與塞爾柱帝國聯軍的戰役勝利以后,占領中亞,聲名遠揚至歐洲。附近的朝代和國家紛紛臣服于西遼,在他去世以后,西遼仍是不停對外擴張,長期的戰爭使得國家兵力衰弱,最終經歷剩下三代皇帝以后被篡國。
不斷強大的蒙古國最后滅了西遼,而由天佑皇帝率領的這部分契丹人融合于當地了,而不服輸的契丹貴族前往波斯建立了新的政權,最后被吞并了,這是這個民族在歷史上建立的最后一個政權了,后人起了一個名字叫后西遼。
而那部分北遼原來的契丹族人就被迫成為了金朝的百姓,由于建立金朝前飽受了契丹族的壓迫和歧視,在統治中原地區后,為了報復這些人,一些契丹人被迫遷徙遠離中原,同時遼的國姓被改成低下的姓氏,如果碰到有才的契丹人或者契丹貴族,便賜予女真族的國姓來籠絡這些人。
強勢興起的蒙古人在統一中國的過程中,鼓動契丹族加入滅金和南宋的戰爭,而契丹族對于女真族滅亡自己國家并壓迫民族的行為十分不滿,于是積極參與這場清繳的戰爭并且戰功赫赫。有人研究契丹民族的地域分布發現,本來主要處于內蒙古東北三省地區,隨著蒙古人的東征西戰,契丹人開始遍布全國各地,在各個邊境駐防,當官娶妻生子穩定下來。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專家發現達斡爾族及云南部分姓氏為契丹后裔,而達斡爾族與契丹人有著最近的血緣傳承關系,這是由DNA技術發現的,因此十分可靠,這個新聞公之于眾時引起了巨大反響。
由于在隨著元代人出征的時候,有的保持著偏大型的族群存在,有的則為單體,而達斡爾族就是保存下來較大的族群延續下來,由于契丹族一直都是外婚制,后者已經與當地人融合了,所以說,即使有著較大的族群,純粹的契丹人已經不存在了。
在歷史上曾經轟動一時的強大民族就這樣消失在時間長河中,不復存在了,也是令后人十分惋惜和感嘆,但是我們卻依舊可以通過古書,史料以及遺留下來的東西中,去想象這個民族的光鮮歷史和它的豐富經歷。
參考資料:
【《遼史·兵衛》、《遼史·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