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來襲,氣溫下降,門診接待的頭暈、眩暈患者明顯增多。很多人都把頭暈與眩暈當成一回事,其實,頭暈與眩暈是有區別的。那么,眩暈需不需要治療呢?
頭暈、頭昏、眩暈、暈厥的區別
眩暈是一種運動錯覺或幻覺,以傾倒的感覺為主,或感到自身晃動、景物旋轉,發作時,患者睜眼時感覺周圍物體在旋轉,閉眼后感覺自身在旋轉,常伴有惡心、嘔吐、出冷汗、心率過快或過緩、血壓升高或降低,甚至伴有腸蠕動亢進和便意頻繁等。眩暈主要是發作性的,客觀上并不存在而主觀上卻感到自身或(和)外界物體在旋轉或翻轉的一種感覺(運動性幻覺),通俗來說就是感覺“天旋地轉”,有的是感覺自己轉,有的是感覺周圍轉。
頭暈主要感覺是以在行立坐臥等運動或視物之中間歇性地出現自身搖晃不穩的一種感覺。
頭昏表現為頭昏昏沉沉和不清醒,不伴有視物旋轉,多由全身性疾病或神經癥等疾病所引起。感冒時,就可能有頭暈的病征,有疲憊、頭暈、作悶征狀。這種感覺,可以稱為“頭暈”。昏主要是以持續性的頭腦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一種感覺。這種病變的部位主要是主管人類高級神經活動的大腦皮質,有時候腦供血不足也會有這樣的感受。
暈厥,為大腦一過性缺血、缺氧引起的短暫的意識喪失,突然摔倒,而后很快恢復清醒。對暈厥不可忽視,應及時救治。暈厥發生的最基本原因是暫時性腦供血量不足。
眩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臨床常癥狀之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
引起眩暈的原因
一是神經系統病變。如腦缺血病變、小腦病變、腦部病變、腦外傷、某些類型的癲癇等。此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以及某些患有神經疾病的人,也會常常感到眩暈。二是一些內科疾病。如高血壓病、低血壓病、各種心腦血管病、貧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常出現眩暈。三是頸椎病。由于長期姿勢或睡姿不良,造成頸椎增生、變形、退化,頸部肌肉扯緊,或動脈血栓,頸動脈供血受阻使腦供血不足,是眩暈的主要原因。常有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有沉重感。
眩暈伴隨哪些癥狀預示大腦出現問題
一、眩暈多呈突發性旋轉性眩暈。睜跟時自覺周圍物體沿一定方向與平面旋轉,或左右搖晃感。閉目時上述癥狀減輕。病人常伴有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出冷汗及血壓下降。數分鐘或數小時后自然緩解。癥狀消失,轉入間歇期。間歇期的長短因人而異,有終生只發作一次者,也有反復多次發作者。
二、眩暈發作時多突然耳鳴加劇,間歇期耳鳴程度自然減輕或消失。
三、頭脹滿感。眩暈發作期間,部分患者有患側頭部或耳內脹滿感、沉重、壓迫感,或耳周圍灼熱感。
眩暈必須要治療嗎?
眩暈患者發作期會出現旋轉、嘔吐,同時還會造成迷路,引起耳鳴、共濟失調等危害性。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引起思維下降、頭痛癡呆、腦血栓、腦溢血、半身不遂、中風偏癱,甚至猝死。
中老年患者,多次發作可影響腦血管調節機能及大腦微循環,加重腦供血不足,誘發腦梗塞等癥。
坑邊、井邊、過馬路、旅游登山等正常活動由于擔心美尼爾氏綜合癥突然發作,都成為危險活動。所以醫生提醒中年人一定要特別注意休息和睡眠,避免過度疲勞。美尼爾氏綜合癥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性期里小心活動,盡量臥床休息,免得因為眩暈而導致摔傷、骨折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