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鬣狗 又名褐鬣狗,棲息于非洲南部的干旱區(qū),熱帶和亞熱帶稀樹草原和荒漠地帶。
中文名:棕鬣狗
英文名:Brown hyena
學名:Hyaena brunnea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動物綱 Mammalia
目: 食肉目 Carnivora
科: 鬣狗科 Hyaenidae
屬: 鬣狗屬 Hyaena
種: 棕鬣狗 H. brunnea
體長:130-160厘米;
肩高:70-80厘米;
尾長:25-35厘米;
重量:37-43公斤。
一般頭部、上背、肩部等毛色較淺,其他部位較深,四肢外側有橫行的棕褐色與白色相間的條紋。
棕鬣狗,頭大,額寬,耳長。它的長而濃密的毛發(fā)和尖尖的耳朵。
具有強大的牙齒和下巴,使其能夠粉碎骨頭,并在取食具有很高營養(yǎng)價值的骨髓。
從頸背部至臀部都有發(fā)達的鬣毛,可達30厘米長,在激動時能高高聳起,好像體型突然變大了一樣。
易混淆的物種對比
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有時白天也出來覓食。經常跟隨在獅、獵豹等猛獸的后面流浪徘徊,以便隨時飼機撿拾它們獵捕到的食物,但獅、獵豹等對這些貪婪的“尾隨者”非常討厭,常常對其進行威脅,有時甚至把它們捉住或殺死。
棕鬣狗的食性極雜,幾乎什么都吃,其中包括一些瓜果、蔬菜等,但更主要的是撿食原野上的殘骸腐肉,有時也獵食一些小動物,在海濱活動的有時還會吃被海浪推上來的鯨等動物的尸體。它的上下顎和牙齒都堅強有力,頰齒和咬肌都特別發(fā)達,顯得極為強悍,能咬碎巨大的非洲水牛或斑馬等動物頭部和腿上最粗壯的硬骨和肉塊。它的消化功能也很強。
棕鬣狗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jié),雌獸的懷孕期約為3個月,雌性隔20個月后可以再次繁殖,每胎產1-5仔,幼仔一生下來閉著眼睛,8天后眼睛就睜開了。約30個月左右性成熟,壽命為12-15年。
棕鬣狗,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的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南非。
棕鬣狗生活在一些大的保護區(qū),其中包括:納米布-諾克路福、納米比亞埃托沙國家公園、南非和博茨瓦納的卡拉哈迪國際公園、博茨瓦納的馬卡迪卡迪國家公園、南非東開普省的Shamwari禁獵區(qū)和博茨瓦納中部卡拉哈里禁獵區(qū)。
博茨瓦納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全球棕鬣狗數(shù)量在非保護區(qū)發(fā)現(xiàn)的比例顯著上升,這些動物也可以容忍在某些情況下的土地利用發(fā)生的變化(肯特和希爾2013年)。棕鬣狗在博茨瓦納和納米比亞均勻的分布在牛養(yǎng)殖場的周圍,有54.5%的農場主報告發(fā)現(xiàn)了棕鬣狗的存在。要努力增加教育農民和牧民一個事實,棕鬣狗對牲畜造成的風險很小,這樣有可能加強保護這些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