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名人扇面賞析

725 策杖訪友圖 春江放棹圖 山林幽居圖 林泉隱廬圖 層巒巨嶂圖 煙波漁叟圖 夏云野舍圖 溪山幽居圖 白云紅樹圖 清溪獨隱圖 聽琴圖 溪山深秀圖 扇面 冊頁 (十二開) 設色金箋


成交價

RMB  53,760,000


 HKD  62,511,628


USD  8,064,000


EUR  5,913,600


題識:兩旬方一出,門外事紛拏。魚躍春波淺,鳥爭林日斜。老夫傾竹葉,穉子捉楊花。獨坐聊乘興,猶堪感物華。弘治辛酉春三月,偶過鄰家,留以小飲,歸而作此。沈周。

鈐印:啟南

題跋:此便面為先祖聽颿樓集石田扇冊十幅之一。吳荷屋前輩跋云:冊中宏治辛酉一幀是其至者。即此幀也。《池北偶談》記吳匏庵嘗蓄一銅雀瓦硯,為某公拔劍擊碎。時石田在座,乃援筆于便面作《擊硯圖》。崇禎間,有都司胡琳者,游吳中以十金得之,珍惜甚,至以為殉。此扇雖未若《擊硯圖》之知名,而著墨無多,一種蒼古渾厚之氣,自不可及。實近日鑒藏家中所罕者。寶鐄。

鈐印:潘寶鐄印、菽堂

鑒藏印:季彤心賞、歸弆望瓊樓、季遷珍藏

題識:花瓣隨波汩汩流,震方新鑿自然幽。浣花風景只如此,恠底先生慣放舟。吳郡唐寅為先生畫。

鈐印:禪仙、唐子、南京解元

題跋:此便面為先祖聽颿樓集六如山水花卉扇冊十二幅之一。樹石效李唐,而舟中人物則仿公麟,于沈郁中露奇峭,于濃厚處見清曠。書法雖宗吳興,而有褚河南神韻。此冊舊有吳荷屋前輩題云:如此才終老,乾坤亦愴神。吾廬雙病鬢,芳草一閑身。四海風塵大,三冬筆硯親。可憐遺墨在,余事僅詩人。并稱此冊為子畏絕作,出文、沈上。洵不虛也。恨不攜此扇詣(其墓)桃花庵,酹其墓,狂歌:君不見五陵豪杰墓。無酒無花鋤作田。二語,瞪目大叫曰:桃花仙人何在?使六如有知,亦當以枝山、張靈輩視我也。潘寶鐄。

鈐印:潘寶鐄、菽堂

鑒藏印:聽颿樓藏、錫塘真賞、季遷珍藏、寶鐄

題識:丙寅冬日寫似爾新先生。吳振。

鈐印:吳振、吳振

題跋:吳振字振之,號竹嶼,又號雪鴻,華亭人。此扇氣韻秀潤,瀟灑生動,是直探云間宗旨,而非徒貌其皮膚者。菽堂。

此幀為先祖聽颿樓集明人山水扇冊二十幅之一,丁亥歲從吳氏購回。孫,寶鐄謹識。

鈐印:潘寶鐄、寶鐄印信

鑒藏印:季彤翰墨、寶鐄、季遷審定、季遷珍藏

題識:丙辰夏五寫似衷癸先生。魏克。

鈐印:魏克之印

題跋:魏和叔之克,考叔弟,更名克上元人。此扇是更名后所畫,故筆法尤蒼勁。其畫樹里河流,渾渾灝灝,一氣貫注。用筆如流星飛電,龍驥所不能追,是和叔生平得意之作。顧文莊稱其與兄考叔,筆法秀美,姿顏軟媚,有不勝羅綺之態。猶以褚書比瑤臺嬋娟,殊覺不于倫也。潘寶鐄識。

鈐印:菽堂

鑒藏印:菽堂審定神品、瓊笈、季遷珍藏

題識:己未冬日,陳煥。

鈐印:陳、煥

題跋:陳煥字子文,號堯峰,吳人。于侯延賞為私淑弟子,而延賞畫以王黃鶴為宗,故此扇綿密處亦大有黃鶴筆意。望瓊仙館主人。

鈐印:寶鐄私印

鑒藏印:藏之望瓊仙館

題識:西塞山前張志和,扁舟來往逐煙波。江湖滿地元無主,輸與高人占獨多。征明。

鈐印:征、明

題跋:此畫扇為先祖聽颿樓集明人畫書扇冊二十四幅之一。其平遠閑逸之趣,多出蹊徑外,實得力于趙承旨,而點法蒼蒼莽莽,尤能參以吳仲圭氣韻。較他作仿趙千里燕穆之輩,尤覺高渾者。寶鐄。

鈐印:寶鐄印信

鑒藏印:潘氏鑒藏、香垣鑒古、伍氏儷荃平生真賞、寶鐄

題識:野舍時雨潤,山雜夏云多。庚子四月八日為六虛閣主人寫,枝隱閣頭陀吳彬。

鈐印:吳彬之印、文中子

題跋:吳彬字文中,莆田人。明神宗朝以能畫授中書舍人,歷工曹。《畫史會要》稱其山水布置絕不摹古,最為出奇,蓋北派也。文中每見魏珰擅權之旨,則批評而訾議之,被邏者所偵,逮縶削奪。與公家懷賢注、楊忠烈疏者同一奇節。何吳氏之多清流也。余嘗見其桃園(長)圖長卷,與此扇用筆正同。曾為長歌以紀之,附錄于此:當頭委鬼持太阿,十三君子遭織羅。黃芝璀璨出牢狴,天啟奇酷逾秦苛。采虹橋客古奇士,欲鋤奸閹無斧柯。手批偽旨褫逆魄,發指眥裂恣詆訶。余將怒筆寄繪事,避秦仙境圖漁蓑。熹宗童昏擅削墨,安有樓閣同嵯峨。生祠義子遍宇內,武陵何處逃風波。茄花滿地慘紅血,仙源路絕對薜蘿。豐碑駢儷瑞圖筆,千秋唾詈何足多。楊左吉光數行墨,永與此畫劫不磨。慈仁廟市客氏刺,一錢不值誰摩挲。己丑孟春潘寶鐄識。

鈐印:潘寶鐄印、菽堂

鑒藏印:伍元蕙儷荃氏、聽颿樓藏、寶鐄、季遷珍藏

題識:包山陸治。

鈐印:包山子

題跋:包山山水務出其胸中奇,以與古人角,(奇)雄偉秀拔,自成一家。此扇寫碧山紅樹,正弇州山人所謂“秋骨秀削者”。其妙處上逼李營邱,馬、夏而下無論矣。公種菊,支硎山、趙晉齋常為吳荷屋前輩述吳人言:公故宅中每清風皓月,公之神時來游其地,人或見之。觀此畫,恍睹公簪履于支硎山云氣間也。望瓊仙館主人。

鈐印:寶鐄私印

鑒藏印:聽颿樓藏、含青樓、潘寶鐄、菽堂審定神品、香垣鑒古、儷荃秘玩、季遷珍藏

題識:白云紅樹。為元燠詞兄畫于秣陵,姚允在。

鈐印:姚允在印

題跋:簡叔畫不輕為人作,人有持多金往山陰購之者,不能得其一水一石。此扇白云紅樹是流寓秦淮時所作。西風長板,一抹寒煙,令人想見六朝景物。至其作樹之偃仰疏密,向背濃淡,曲盡其妙,無一筆不合李營邱法。周櫟園《讀畫錄》稱其盡萃諸家之長,而出以秀韻。洵不虛也。光緒己丑正月二十三日,菽堂識。

鈐印:潘寶鐄印

鑒藏印:望瓊仙館鑒藏、菽堂審定神品、季遷珍藏

題識:辛酉初夏寫似翼燕詞丈。王綦。

鈐印:王綦私印

題跋:王綦字履石,吳郡諸生。此扇蕭疏數筆,所謂略寫形似不拘拘于畫法者。望瓊仙館主人。

鈐印:椒堂

收藏印:藏之望瓊仙館、季遷珍藏

題識:仇英實父為懷梅先生制。

鈐印:十州僊史、實父、仇、英

題跋:實父畫向以發翠毫金,絲丹縷素取勝。此扇特出以古雅閑澹,兩美人大有梁武祠畫像遺意,其余襯景亦草草若不經意。平日杰作如《九歌》、《山鬼圖》,《洛神圖》諒不能如是之高妙。扇為先祖聽颿樓集十洲人物山水冊十幅之一。丁亥夏始從吳氏購回。寶鐄識。

鈐印:菽堂氏

鑒藏印:倚尌吟軒、季彤鑒定珍藏、寶鐄、季遷珍藏

題識:壬戌春寫似良貴詞丈。高陽。

鈐印:高陽、秋甫

題跋:高陽字秋甫,四明人,初善花鳥,畫石亦妙形似。后避地金陵,改畫山水,更有名。此幀為先祖聽颿樓集明人山水扇冊二十幅之一,丁亥歲從盧氏購回。寶鐄謹識。

鈐印:菽堂伯子

鑒藏印:寶鐄、季彤曾觀、季遷珍藏

說明 《明人金扇集冊》集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陸治、吳彬、魏克、吳振、陳煥、姚允在、王綦、高陽明代十二家所作山水、人物金箋扇面于一冊。其中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巨擘在美術史上被稱為“明四家”,他們在藝術上較全面地繼承了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題材廣泛,技藝嫻熟,開創一代新風,引領了明代中期吳門畫壇的風氣,為后世畫家和藏家追法、寶愛。冊中所畫山水,既有險峻的北方山川,清雅秀潤的南方景致,也有閑適幽靜的田園小景,集中展現吳門地區的文人生活和情趣。

此冊每頁對開有潘寶鐄題跋,跋中詳述畫家小傳和畫作的流傳。潘寶鐄,字鳳鏘,號椒堂,番禺(今廣州)人,同治十二年(1873)舉人,光緒二年(1876)二甲進士,改翰林庶吉士,散館授編修,兼功臣館纂修。以工于書,奉派惠陵掃青差。光緒五年(1879)充廣西鄉試副考官,得人稱盛。后歸主講禺山書院、粵秀書院,名士多出其門。死后門人在粵秀書院建祠祀之。墨梅師湯貽汾,亦能畫牡丹,酷愛書畫收藏,藏畫樓曰“望瓊仙館”,著有《望瓊仙館詩鈔》。

冊中有五開為聽帆樓舊藏,“聽帆樓”為潘寶鐄的祖父潘正煒(1791-1850)的書齋名。潘正煒,字季彤,一字榆庭,號聽帆樓主人,室名清華池館。清嘉道間廣東番禺(今廣州)人,曾任觀察使,為聞名海內外的廣州十三行商人兼大收藏家,饒有資產。復被其父、兄輩中科舉書香之儒雅風流,嗜鑒賞,建聽帆樓庋藏所收歷代金石文物。著有《聽帆樓書畫記》、《聽帆樓續刻書畫記》等。

其中第二開、十一開題跋曰“丁亥歲從吳氏購回”,丁亥年為1827年,而潘寶鐄題跋中兩次出現“乙丑”年,光緒乙丑為1885年,說明至少從1827年到1885年這近六十年間,潘寶鐄極力在其祖父潘正煒舊藏散佚后極力搜求,并補入新增,才有今之《明人金扇集冊》,足見此冊金箋扇面冊搜集之難。

競投本件拍品,請與本公司有關業務人員聯系提前辦理特殊競投號牌。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展覽:“宋元明清中國古代書畫大展(二)”,保利藝術博物館,2010年10月。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畫家,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是明中葉畫壇上四大藝術家(另三人為文徵明、唐寅、仇英)之一,人稱江南“吳門畫派”的班首,在畫史上影響深遠。

吳振,明代畫家,字振之,華亭人。畫山水秀潤,宗法黃公望,為董其昌所賞識。其畫能接云間正派,每繪一圖,不愜意輒投之水火。萬歷三十七年嘗作梅花書屋扇,現藏故宮博物院。

陳煥(1786-1863),字淖云,號碩甫,又號竹師,晚年號南園老人,江蘇長洲人。先后師事江沉,段玉裁,專治《毛詩》,《說文》,著《毛詩傳義類》(亦稱《毛雅》)十九篇。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詔,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擅長詩文書畫,學畫于沈周,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吳彬,明代畫家,福建甫田人,流寓金陵。萬歷間,以能畫薦授中書舍人,歷工部主事,嘗于都門閱邸報。山水布置絕不摹古,佛像人物,形狀奇怪,逈別前人,自立門戶。白描尤佳,脫唐宋規格,筆端秀雅,遠即不能當道子,近亦足力敵孟俯。款字多用篆書。神宗故稱賞之,御府有藏,外傳甚少。

陸治(1496-1576),明代畫家,字叔平,號包山,吳縣人。曾從師祝允明、文徽明學書畫。陸治工詩文,善行、楷書法。繪畫學文徵明,善畫花鳥、山水。花鳥以工筆見勝,得徐熙、黃筌遺意,勾勒精細,敷色清麗,有妍麗派之稱,與陳淳并重于世。他的山水既受吳門派影響,也吸取宋代院體和青綠山水之長,用筆勁峭,景色奇險,意境清朗,自具風格。

姚允在,明代畫家,字簡叔,會稽人。善山水,學荊、關,筆墨道勁,思致不凡。小幅愈佳,但自矜其畫不多為人作。嘗有人持多金至越購之者,竟不能得其一水一石,為一時名流推重。

王綦,明代畫家,字履若,一字履石,吳郡諸生。性狷介,杜門以畫自娛。與山水,結構奇幻,人物、樹石、花鳥,略寫形似,不拘泥于畫法。

0935 宋 秋林散牧圖 扇面 鏡框 水墨絹本

成交價

RMB  11,318,300

 HKD  13,300,000

USD  1,702,400

EUR  1,330,000

藏印:滄州司馬、筱居審定、卞令止鑒定、弢園珍藏、圖書府鑒定印、定府珍藏

說明 注:宋人畫動物,尤其熱衷畫牛,并非簡單畫出形象,而是賦予感情與詩意。宋代禪宗興盛,有以《十牛圖》教理,普明禪師詩云:一回入草去,驀鼻牽將來。而今仰首低頭,舉足下足,無不合道矣。初初時慮走失,而今趁亦不去,殆臻不退轉者歟?

此幀《秋林散牧圖》,正表現了詩中的心性無染,自在遨游的意境。勾勒暈染,整體帶來了明快自然的氣息。參考上海博物館藏的《柳下雙牛圖》和《秋庭乳犬圖》,無論技巧氣氛,與此畫一致相通,應屬同時期畫作。

0244 1665;1670;1671;1684;1686年作 山水 花卉扇面 冊頁 (十二開) 設色金箋成交價

RMB  12,320,000 

HKD  12,320,000

USD  1,577,465

EUR  1,199,611

款識:△杏林園。為又老侄賀,叔氏壽平。△一峰老人天隔水層石壁。白石翁有本致佳,此圖略近之,惲壽平。△蔣子玉度屬畫珠樹交枝圖,為九皋二兄鑒之,東園壽平。△辛亥春二月,為美中道兄寫,南田惲壽平。△北苑神氣沈郁。非時史所能知,為又繩年道兄鑒,惲壽平。△濕云散靈雨,一洗華陰碧。山心悅鬼斧。彩翠閃空壁,蛇盤上嶺半。烏道去天尺,其下有滄浪。悠哉吟風客,庚戌閏二月,惲壽平。△子久浮嵐暖翠圖意,甲子秋,壽平。△馬和之意,為孔昭親丈,壽平。△青鳳梭翎,丙寅初春,南田壽平。在甌香館之制。△葉比瑯玕翠。花猶雪后紅,天寒還有此,不讓后凋松,東園壽平。△殘雪虛堂曉霧收,閑將筆法問丹邱。此中未覺天機遠,墨雨金池洗白鷗。臨柯敬仲,為子野道翁鑒。惲壽平。△李唐寒山溪屋,乙巳臘月,陵惲壽平。

鈐印:正叔(朱文)、壽平(白文)、惲格(白文)、正叔(白文)、染翰(朱文)、惲格(朱文)、惲(白文)、壽平(朱文)

鑒藏印:石渠寶笈(朱文)、石渠定鑒(朱文)、寶笈重編(白文)、乾隆御覽之寶(朱文)、乾隆鑒賞(白文)、嘉慶御覽之寶(朱文)、樂壽堂鑒藏寶(白文)、宣統御覽之寶(朱文)、寧壽宮續入石渠寶笈(朱文)、三希堂精鑒璽(朱文)、宜子孫(白文)

題簽:惲南田扇面集珍。

說明 惲壽平畫藝解讀

中國藝術研究院?徐書城

清初的畫壇,占主流地位的是所謂“四王吳惲”文人畫派。“四王”為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與吳歷、惲壽平或并稱“清六家”,前五人均擅山水,而惲壽平則以花鳥畫名于世。惲壽平亦工山水,其藝術水平絲毫不遜于他的花鳥畫。本文介紹的《惲南田扇面集珍》冊,其中十幅為山水,兩幅為花卉。此冊為清宮舊藏,《石渠寶笈·續編》著錄。

惲壽平(1633-1690),江蘇常州人。本名格,字壽平。后以字行世,更字正叔,號南田,別號甌香散人、白云外史、云溪外史、東園草衣、青蓑釣隱、白云溪漁等。他不僅能畫,兼善書法論文,故有“南田三絕”之譽。前人曾記述他之所以致力于花鳥畫創作的起因:“(壽平)好畫山水,力肩復古,及見虞山王石谷,自以材質不能出其右,則謂石谷曰:“是道讓兄獨步矣。格妄,恥為天下第二手,”于是舍山水而學花卉”(張庚:《國朝畫征錄》)但事實上惲壽平并沒有舍棄山水,他一生中除了花鳥畫之外,同時創作了大量山水畫。而他自謙山水畫水平不如王石谷,亦不一定是事實。論技巧之熟練高超,王石谷的山水畫是當之無愧的,但王原祁曾戲評之為:“太熟”,言外之意似乎嫌他缺少秀雅靈動之致,而這一點又是惲南田的山水畫的獨到之處。其實,不少清人這都已指出,如秦祖永說:“南田翁天姿超妙,落畫獨具靈巧秀逸之趣,為當代第一”,又云:“南田翁秀逸之趣的六大家中第一”(《桐蔭畫訣》)。錢松更指出:“南田風淡青緣,風致蕭散,似趙大年,勝石谷多矣”(《松壺畫憶》)。近人鄭午昌又曰:“惲壽平一丘一壑,超逸高妙,石染纖塵,其氣味之雋雅,實勝石谷。(《中國畫面 全史》)”。黃賓虹說得更為明確:“南田山水浸謠宋元山水諸家,得其精蘊,每于荒率秀潤之致,逸韻天成,非石谷所能及”(《古畫微》)。

然而,從中國繪畫史的進化發展的角度來看,惲壽平的所謂“沒骨”花卉畫的成就,更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正如清·邵長蘅所說:“正說‘沒骨’寫生,不用墨筆勾勒,而渲染生動,濃淡淺深間妙,極自然”。

回顧一下花鳥畫的歷史沿革。大盛于宋代的花鳥畫,主流一直是在帝皇宮廷之內。在當時皇宮所創辦的宮廷畫院的一些御用畫家筆下,其基本的描述技法是以纖細柔弱的墨筆線條勾勒物象的輪廓之后,再用鮮麗的彩色渲染其中。但據史傳記載,有一位北宋初年的宮廷畫家徐崇嗣,卻獨創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新方法,當時的評論家稱之為:“沒骨”法。宋·沈括的《夢溪筆談》卷17中描述它:“不用墨筆(勾勒),直以彩色圖之,謂之‘沒骨圖’……”然而,這種所謂“沒骨”畫法的古代(宋代)作品早已湮失無存,而所謂“不用墨筆,其真面目已不得而知。而發軔于元明以來“文人”的“寫意”花鳥畫則大都以水墨淡彩、草筆抒寫的方法為之。在明代一些文人畫家筆下,這種所謂“鉤花點葉”的方法已構成了一種定式,陳陳相因而易使人厭倦。因此到了清代初年,惲壽平欲另辟蹊徑,別出心裁,就想起了宋代人的“沒骨法”。當時,這種既“舊”還“新”的“沒骨法”。確使人眼目一新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前文言及,北宋人的所謂“沒骨法”早已失傳,其真的面目不得而知。這一點,惲壽平曾明確地指出:“徐熙(應為其子徐崇嗣—引者注)無徑轍可求,殆難取則”,故爾他只能“惟當精求‘沒骨’,酌論古今,參之造化以為損益。”而他在另一本花鳥冊題跋中更明確道出他的創作方法乃是:“斟酌花匠,創作新意;洗脫勾勒,全師造化;研精絢彩,盡態極妍”云云。既然北宋人的“沒骨法”已無徑轍可求”, 惲壽平就只能“斟酌先匠”,并進一步利用“寫生(參之造化)以補其不足。因此他舍棄了明代人可用的水墨“勾勒”方法(洗脫勾勒)而“直以彩色圖之”,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沒骨寫生”的花鳥畫法,復興(復古)了宋代的“沒骨法”傳統。正如清·張庚在《國朝畫征集錄》”中言簡意賅的評語:“斟論今古,以北宋徐崇嗣為歸;一洗時習,獨開生面”。“ 一洗時習,獨開生面“這八個字,確實道著了惲壽平在花鳥畫發展史上重要的創新貢獻。

4945 江亭談古圖 扇面 設色金箋

成交價

RMB  11,500,000 

HKD  14,520,202

USD  1,725,000

EUR  1,265,000

題識:吳趨唐寅。

鈐印:唐寅私印

鑒藏印:廉吳審定、金匱廉泉桐城吳芝瑛夫婦共欣賞之印、宮、南湖書畫扇存、宮子行玉父共欣賞

說明 備注:競得此拍品,附贈民國出版物——《小萬柳堂劇跡》限量復制版書籍一套。

作者簡介:唐寅(1470-1523)自署晉昌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晚號佛氏。蘇州吳中人。弘治十一(1498)年舉應天解元,后應進士,因科場案而被革黜。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被世人稱為“江南第一風流才子”,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大才子(吳門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0299 行書扇面 立軸 水墨紙本 

成交價

RMB  10,235,000 

HKD  12,730,100

USD  1,535,250

EUR  1,125,850

簽條:鄭成功寄黃檗隱元草書七律。是書隱元所住京師龍隱庵藏■野蔣潭為京尹曰所獲也侍明治之■弟四月堂識。

款識:崔嵬洞出云端中涌龍湫畫夜潺。因地欹平成小筑,見山密俸狂瀾。滋培翠等流丹閣,咳唾珠垂滴露。菁涌臨風象緯邊,高奇去致伴以壇。呈似琦公老禪,鄭成功。

鈐印:成功(朱)

說明 日本舊裱

說明:上款隱元:名隆琦,本姓林,福建福清縣人,明末僧人,日本佛教黃檗宗創始者,為其三十二世一代。原屬臨濟宗楊歧派。清順治十一年應日本長崎華僑寺院興福寺主持,中國浙江杭州僧人逸然之請,在鄭成功幫助下,從廈門抵達日本,在京都宇治創建萬福寺,開黃檗宗,生前曾由日本太上法皇授以“大光普照國師”稱號。此件為鄭成功寫贈隱元和尚,日本舊裱,為傳世鄭成功作品中所罕見真跡,殊為難得。 但我們可以和廈門鄭成功紀念館鄭成功手跡石刻作參照(見附圖)石刻在廈門鼓浪嶼與日光巖,兩幅書法均受有學二王的風格,書風瀟灑圓潤,起落轉筆方圓結合,筆勢雄健縱放。從紅金箋質地,印泥,墨色等綜合來分析,本扇面為明末書寫確定無疑,書體結構,行筆轉折,起筆收筆,特點與僅存的石刻版本出自一人。經眾多專家研究一致認真跡。

咨詢價

鄭成功,福建泉州人,17 世紀明末抗清名將,民族英雄,名森,字明儼,號大木,幼名福松,因蒙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世稱“國姓爺”,又因蒙永歷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1661 年,鄭成功趕走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史書記載他“少年聰敏,英勇有為。”11 歲時就已是聰明過人,寫過一文:《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其文中這么說道:湯武之征誅,一灑掃也;堯舜之揖讓,一進退應對也。其師為之贊不絕口。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一位海盜出身的明朝將領,母親為日本人,叫做田川氏。其出生于日本九州島平戶藩,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明紹宗賜姓朱、并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抗清。后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明隆武二年(1646 年)二月,隆武帝(明唐王朱聿鍵)移駐延平府。三月,鄭成功在延平向隆武帝“條陳”:“據險控扼、揀將進取、航船合攻、通洋裕國”,被隆武帝嘆為奇策,封鄭成功為“忠孝伯”,賜尚方劍,掛“招討大將軍”印。在延平設軍事指揮部、水師訓練基地,巡守南平閩浙贛邊關。八月下旬,鄭成功辭別隆武帝,在延平閩江與清軍戰斗,“交鋒不利,率師南下”。“遂密帶一旅遁金門”,以“招討大將軍”之名舉義旗于金、廈沿海一帶。永歷七年(1653 年),隆武帝封鄭成功為“延平公”。永歷十二年(1658 年)正月,鄭成功被明永歷帝晉封為“延平郡王”,后人亦稱鄭成功為鄭延平。康熙元年(1662 年)便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于臺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又建設臺灣,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

0585 1586/1595/1590/1589/1607/1601年作 集珍扇冊 扇面冊頁 (十開) 設色紙本 

成交價

RMB  8,736,000 

HKD  9,961,231

USD  1,310,400

EUR  960,960

款識:

一、一池月浸紫薇花。丙戌夏日寫,云鵬。

二、壬辰冬日為元肇大兄寫,云鵬。

三、仿米元暉筆意,云鵬。

四、乙未暮春春之晦日寫。云鵬。

五、云鵬戲寫。

六、庚寅小春之廿四日作,云鵬。

七、己丑暮春之望仿一峰道人,忍辱生丁云鵬。

八、印款:南、羽。

九、辛丑二月廿二日為幼裁詞文寫,云鵬。后二日見補山礬水仙,九常。

十、胎教圖。丁云鵬制。是扇予廿時汝邵汝恒作送其金親者,今閱此,予年增四十之余,若恍若惚。杜工部云老年花似霧中看,正此謂也。筆法微妙骨力具足,今昔較之伏栃之嘆,豈不感懷。丁未予六十有一矣,四月十四日題,云鵬。

印鑒:南羽父、圣華、云鵬、云鵬之印、丁云鵬印、南、羽,云鵬

鑒藏印:平齋審定真跡,歸安吳云平生珍秘。汪氏柯庭秘玩、柯庭、汪文柏、季青真賞、季青清玩

說明 署年:丙戌(1586)、乙未(1595)、庚寅(1590)、己丑(1589)、丁未(1607)、辛丑(1601)

0121 書法 扇面 水墨箋本

成交價

RMB  7,475,000

 HKD  9,138,142

USD  1,121,250

EUR  822,250

款識:1.右詩為九疇書枝山祝允明;2.右涂夜偶作為九疇書唐寅。

鈐印:祝允明印(白)、南京解元(朱)、唐寅(白)

題跋:此扇惜已殘闕不足玩也,伯郊吾兄哂存。癸卯七月卅日大千弟爰。

收藏印:伯郊藏扇(朱)、大千(朱)、張爰之印(白)、三千大千(朱)

說明 說明:此拍品經張大千收藏并跋。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據傳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時生,故名唐寅。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氣橫溢,詩文擅名,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并稱“江南四才子”,畫名更著,與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稱“吳門四家”。

祝允明,字希哲,號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號“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長洲(今江蘇蘇州)人。他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贊譽,流傳有“唐伯虎的畫,祝枝山的字”之說。并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齊名,明歷稱其為“吳中四才子”之一。

4959 孤舟垂綸 扇面 設色金箋

成交價

RMB  6,900,000

 HKD  8,712,121

USD  1,035,000

EUR  759,000

題識:仇英畫。

鈐印:仇氏實父

鑒藏印:廉吳審定、金匱廉泉桐城吳芝瑛夫婦共欣賞之印、泰州宮氏珍藏、宮子行玉父共欣賞、宮子行同弟玉父寶之

說明 備注:競得此拍品,附贈民國出版物——《小萬柳堂劇跡》限量復制版書籍一套。

作者簡介:仇英(1482-1559),字實父,號十洲。江蘇太倉人。后移居吳縣。擅畫人物,尤精仕女,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艷爽。偶作花鳥,亦明麗有致。與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存世作品有《漢宮春曉圖》、《桃園仙境圖》、《赤壁圖》、《玉洞仙源圖》、《桃村草堂圖》、《劍閣圖》、《松溪論畫圖》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書畫名家:黃鼎【清代】
明邵彌繪畫作品欣賞
筆墨至契 天壤奇寶——四賢山水合卷賞析丨中國嘉德2022秋拍
「北京榮寶2022秋拍」中國書畫·古代專場精品賞析
朱良志 | 石濤與八大山人相關作品辨析
六.明-董其昌書法大全[3]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弋阳县| 乌鲁木齐县| 莫力| 牟定县| 黄冈市| 丰镇市| 民权县| 洪雅县| 略阳县| 南木林县| 宽甸| 乌苏市| 井陉县| 清水河县| 长乐市| 弋阳县| 龙游县| 平和县| 枣庄市| 应城市| 偃师市| 溆浦县| 韶关市| 汝城县| 大冶市| 谷城县| 竹溪县| 桦甸市| 铁岭市| 文安县| 沙湾县| 遂溪县| 广丰县| 嵊泗县| 宜兰市| 邻水| 虹口区| 明溪县| 中超| 加查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