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克拉克瓷?
1602年,葡萄牙克拉克港和The Santa Catharina號商船先后從中國販運大宗中國商品(主要是中國明朝萬歷時期的青花瓷器),均被剛剛成立不久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截獲。這些瓷器分別被運到荷蘭米德爾堡和阿姆斯特丹拍賣,即獲利甚巨,這一次“商貿事件”轟動了歐洲,也大大刺激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經營中國商品,尤其是中國陶瓷的欲望。當時因不明這種瓷器的具體產地,這些來自中國萬歷時期燒制的外銷瓷器,是截獲葡萄牙克拉克港出發的商船得來的,在荷蘭首次亮相拍賣市場,歐洲人就把這種瓷器命名為'克拉克瓷'。
荷蘭東印度公司商船 16——17世紀
東印度公司定制紋章瓷盤局部圖
據國外有關檔案統計,從荷蘭東印度公司建立到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02—1695)販運到歐洲的中國瓷器竟達2000萬件(包括明清時期的青花、五彩和廣彩瓷器),銷往歐洲的瓷器中有純中國風格的產品,也有為適應歐洲生活風俗和審美習慣而燒制的西方風格產品,還有中西風格融為一體的產品。
明代 克拉克瓷麒麟圖盤
這種獨具特色風格的瓷器,就要提到明代隆慶開海禁。由于明初洪武初年,征服詔令“片板不得入海”,實行海禁政策,海外貿易受到嚴重限制。直到1667年明代隆慶元年,宣布對外開放,廢除海禁,允許海外貿易與通商,從明代萬歷開始,外銷瓷開始行銷海外,大受歐洲人的喜愛。
克拉克瓷,并非由荷蘭人首次帶入歐洲,早在16世紀,這類瓷器由葡萄牙商人帶到葡萄牙和西班牙。在當時,這兩個國家的君主都擁有這類瓷器,還在皇宮里開辟有專門的展室。
國外海上打撈克拉克瓷的船只
自從克拉克瓷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重要商品,其價格在歐洲市場銷售有所下降,中產階級和一般市民階層都可以擁有這類來自遙遠的東方瓷器。盡管克拉克瓷不再是只有皇家享有的奢侈品,但歐洲人對它的鐘愛仍一直有增無減,這種專項貿易一直延續到了清代雍正、乾隆之際。據荷蘭人C.J.A.Jorg披露:乾隆三十九年荷蘭東印度公司運到英國的瓷器尚達到近40萬件,其中克拉克瓷應不再少數。
二、克拉克瓷器發展經歷了幾個時期?
第一時期(1550-1570),克拉克瓷器邊沿和弧腹處沒有紋飾;
第二時期(1560-1580),克拉克瓷器有裝飾的邊沿和未裝飾的弧腹;這兩個時期是克拉克瓷器的初始階段,還沒有開光紋飾,但是裝飾主題和技術手法,都是跟后來瓷器的結構和器形保持一致。
第三時期(1575-1590),克拉克瓷器有了開光,內壁有了開光裝飾。
第四時期(克拉克瓷器是帶狀和珠狀垂飾紋樣的小開光依次把大開光分開。
第五時期和第四時期類似,但是在盤中心的一圈圓形裝飾里引進了很多菱口形裝飾,偶爾一部分邊沿上的小開光會填充。
第六時期(1605-1625),卡拉克瓷器把邊沿的開光精簡為圓形或者近似圓形的開光;菱口裝飾繼續存在,但是更多用費具體的動物圖案的象征性主題做為裝飾。
第七時期(1625-1640)卡拉克瓷器菱口型紋飾被淘汰,類似郁金香紋飾的圖案出現,這種郁金香花在之前的幾個時期都沒有出現過。
明萬歷克拉克瓷蓮鶴紋盤
三、克拉克瓷的特點是什么?
克拉克瓷紋飾在承襲當地陶瓷藝術、民間藝術、中國傳統水墨畫表現技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產生了一些獨到畫法,以中西合璧的藝術風格再現于陶瓷藝術品上,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所以說,克拉克瓷是東西文化交融的產物,更是適應外銷需要而產生,指向性銷往歐亞大陸的瓷器。
克拉克瓷青花官居一品紋盤 首都博物館藏
克拉克瓷的特點是寬邊,青花瓷為多,在盤、碗的口沿繪分格及圓形開光的山水、人物、花卉、果實等。克拉克瓷的生產可分萬歷至清初和康熙兩個時期,前者為開光的青花瓷,后者則胎薄。 萬歷克拉克青花盤使用浙料繪畫,有翠藍、灰藍、淡藍幾種色調,運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個色階,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礎。畫師們熟練地運筆,無論勾、點、染皆隨心所欲,自然灑脫。凡是勾勒圓圈,皆是用兩筆拼湊而成,這也是明末清初瓷畫的一個特點。這種花卉圖案具有典型的歐洲風格的青花瓷器,也是中國青花瓷器在歐洲的叫法,專指這種深得歐洲王公貴族喜愛的外銷瓷。
明代 克拉克瓷花果紋盤
“開光”又稱開窗,在景德鎮的老藝人中又稱“開堂子”,這是陶瓷美術常用的裝飾方法之一。為了使器物上裝飾變化多樣,或突出某一形象,往往在器物的某一位置留出某一形狀(如:扇形、菱形、心形等)的空間然后在該空間里裝飾花紋,稱為“開光”。即在器物的顯著部位以線條勾勒出圓形、方形等形狀的框架,框內繪各種圖案,如山水、人物、花卉等,起到突出的主題紋飾的作用。
克拉克瓷的造型均為薄胎,盤有圓口和菱花口兩種,以圓口為常見。寬板沿,淺弧腹,平底,圈足。大小不等。紋飾分為三組,底心描繪有主體紋飾,有花卉、花籃、禽鳥、龍鳳、奇獸、山水、人物多種。主題紋飾除花卉、花籃時有異域風格外,其他圖繪均為中國傳統風格,主體紋飾外圍是連弧紋一周,通常出現六連弧、七連弧、八連弧不等,連弧內填繪榴實紋、萬字紋、忍冬紋等,此為第二組紋飾帶。第三組紋飾字連弧以外到盤口間,以開光形式為特色。根據盤的大小,有八開光都都二十開光不等。開光形式有扇形、菱花形、蓮瓣形、橢圓形等,常常有大開光、小開關光相間形式,開光之間的間隙填繪榴實紋,開光內繪有桃實、佛手、荔枝(諧音利子)及雜寶和四季花卉,分別寓意多壽、多福、多子。
青花花鳥紋開光瓷盤 清康熙
克拉克瓷的繪畫用筆荒率自然,逸筆草草,無拘無束,幾乎不見一絲拘促的怯筆,顯現出繪畫者的心態師傅從容閑適,不求工而自工布圖滿而不密,繁而不亂,雖然屬于滿密式布局,但圖像之間卻疏可走馬,有透氣感,視覺效果甚佳。
克拉克瓷青花花鳥紋開光盤局部
青花徽章題字紋花卉紋克拉克碗 17世紀
克拉克瓷的青花發色濃重,略有發黑或發灰現象,十分純正濃艷瓷少見,有些青花發色藍中閃紫,采用了國產青花鈷料與進口的回青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緣故。
青花松鶴延年圖開光瓷盤局部 明末清初
克拉克瓷青花開光花藍紋盤
克拉克瓷青花雉雞梅花紋盤 首都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