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貿(mào)圣佳春拍:一波明清銅爐集錦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6月7日(周五)?20:30? A廳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6月7日(周五) 15:00??B廳

方物—古代文人書房長物

6月7日(周五) 19:00??B廳

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三層

竹里房櫳一徑深,靜愔愔。亂紅飛盡綠成陰,有鳴禽。

臨罷蘭亭無一事,自修琴。銅爐裊裊海南沉,洗塵襟。

竹林清筑,小爐焚香,是君子之居;飛檐疊拱,鼎爐生煙,乃廟堂氣象。古人香事離不開各式香爐,素雅脫俗者,雍容端莊者,銅綠金黃,秋梨蒸栗,紛然不可勝識。此中藏爐之樂,亦非片語只言可及。

lot1360?清早期 謙謙家藏款壓經(jīng)爐

早在先秦時期,古人即有薰燒香草以驅(qū)蟲避穢的傳統(tǒng)。至漢代,與熏香習俗相配的香具也發(fā)展成熟,陶制或銅鑄的薰爐已十分常見,其中尤以博山爐最為著名,唐代仍有“漳宮舊樣博山爐,楚嬌捧笑開芙蕖”之詩句,可見香爐在我國的源流之深。唐宋時期,香爐的發(fā)展被兩股文化潮流裹挾至高峰,一是佛教的傳入與普及,二是世人階層興起并占據(jù)了審美的主流。陸游詩中嘆“石磑霏霏雪,銅爐裊裊云”,亦可見香爐在宋代文人間已經(jīng)是常見的書房長物。

明清的宣德爐則將古代銅爐的發(fā)展推向高潮。狹義的宣德爐一般指明宣德三年,由明宣宗責成內(nèi)廷工匠,參照宮內(nèi)所藏宋代瓷爐、《宣和博古圖》及《考古圖》所鑄的一批銅爐。據(jù)《宣德彝器圖譜》記載,這批銅爐不僅形制古雅經(jīng)典,且用料為進口風磨銅,經(jīng)十二煉方能成器,故質(zhì)地細膩精純,更兼有金紅栗黃各式皮色,備受追捧。今人考據(jù)宣德銅器時,往往質(zhì)疑《圖譜》的成書時代,但明代宮廷銅器中有一批質(zhì)地精純、皮色鮮亮的優(yōu)質(zhì)黃銅器,卻是不爭的事實。

lot904 清乾隆局部鎏金獸面紋朝冠耳爐

自明中晚期至清代,仿制宣德爐的生產(chǎn)繁盛不絕。尤其康雍乾三代,宮中設置鑄爐處,按皇帝旨意照樣作爐,所鑄宣德爐形制仿古,質(zhì)地精純,不亞于明代銅爐。此外宮中造辦處亦在形制、皮色上有各式創(chuàng)新,可謂承古而出新。故明清以來,各界藏家皆以優(yōu)質(zhì)宣德爐為珍品,對其器型、皮色、款識的鑒賞研究亦興盛之極。本次中貿(mào)圣佳推出的一批明清銅爐,品類豐盛,源流清晰,可稱是諸位銅爐藏家的饕餮盛宴。

lot904?

清乾隆局部鎏金獸面紋朝冠耳爐

L: 19.1cm, H: 16.5cm, Wt: 3310g

RMB: 5,000,000-6,000,000

款識:大清乾隆年製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lot904 清乾隆局部鎏金獸面紋朝冠耳爐

精銅鑄爐,表面燒古呈深褐色,器型作朝冠耳式,盤口束頸,圓腹下承三蹄足,上腹部出一對高聳朝冠耳,器型渾圓端正。爐身滿刻紋飾,爐口及雙耳窄面裝飾浮雕回紋,雙耳中央裝飾方形鏤空,鏤空處上下內(nèi)側(cè)裝飾祥云,外側(cè)裝飾蓮花圖案,腹部飾仿古的變形獸面,紋飾外緣雙線高浮雕,中央深陷鎏金,十分特別,三獸吞蹄足,浮雕獸面卷髯怒目,獸口大張,獠牙清晰可見,十分生動。整爐紋飾凸起部分皆以鎏金裝飾,與燒古皮色對比鮮明,極富層次感,是乾隆仿古爐之佳器。爐底去地陽文'大清乾隆年製'六字楷書款。

故宮寶華殿前的“三足寶鼎青銅大香爐”

朝冠耳爐之器型歷來為宮廷專用,其朝冠耳往往寓皇家威嚴之意于其中,今日在故宮殿前陳設中仍然可以見到各式朝冠耳爐。寶華殿前即有一尊“三足寶鼎青銅大香爐”,立于漢白玉須彌座上,其形制紋飾盡與本品相仿。寶華殿是清宮正殿佛堂區(qū)中主供釋迦牟尼佛的一處佛堂,清代皇帝每年數(shù)次在此拈香行禮,足見此式朝冠耳爐具有極高的等級規(guī)制。本拍品與寶華殿前銅爐相比,尺寸頗小,且于紋飾上施鎏金裝飾,是以精巧之處更甚之,應是按殿前大爐的形制縮小鑄造的掌玩小爐,極具收藏價值。


lot963

清康熙-雍正四方壓經(jīng)爐

L: 27.3cm, W: 15.5cm, H: 12.3cm, Wt: 4410g

RMB: 2,800,000-3,500,000

款識:宣德年製

著錄:《金玉青煙—楊炳禎先生珍藏明清銅爐》,國立歷史博物館,頁266,圖214。

展覽:日本熊本美術館封面。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此爐取精銅煉鑄而成,質(zhì)地堅密,爐身精心養(yǎng)煉出棗紅皮色,上布褐斑若石榴皮,渾然天成。其形作四方,平口外侈,承短束頸,出鼓腹圜底,至腿足漸下漸收,四足則又外撇,足內(nèi)側(cè)圓弧凸出似獸蹄,模仿家具羅漢床中常見的蹄足樣式,頗具力量感。爐頸出一對鋬耳,環(huán)卷收于爐腹,使爐身重心上提,配爐下高足,顯得端正大方。整爐比例協(xié)調(diào),線條起伏婉轉(zhuǎn),置于案上而視之,既有素正之法度,亦具婀娜之風姿,賞心悅目。

歡迎關注公眾號:《曬藏會》?后面精彩繼續(xù)

lot963 清康熙-雍正四方壓經(jīng)爐

清宮鑄爐之中,鋬耳壓經(jīng)爐常見,方爐亦非稀有。但如本品這般,以高足方爐之器型,配壓經(jīng)爐之鋬耳者,則實屬罕見。其形制或源于《圖譜》中所記之臺式爐,但相比之下,此爐線條更為流暢簡潔,有明清家具般的精煉之感,應為清初仿照古器而創(chuàng)制者。其爐底“宣德年製”篆款,工正嚴整,修磨圓潤,亦是清代宮廷造辦處鑄款之風格,使整器更添“內(nèi)廷恭造”的精致氣息。


lot961?

清初棋耳活環(huán)鉢式爐連座

D: 15.8cm, H: 15.4cm, Wt: 2825g

RMB: 1,000,000-1,200,000

款識:宣德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此缽爐銅質(zhì)精潤,持之沉重異常,可以感知其銅密實程度,音輕妙韻,為十數(shù)遍精銅所不能為。造型若寶珠,飽滿渾圓,爐口起弦紋,內(nèi)膛見旋紋,輔首置于爐身最寬處,狀若棋子,懸扣雙環(huán),素凈無比。此種修飾在常見宣系中所見極少,其型讓人產(chǎn)生無限遐想。底部處理更顯功力,其底僅寸余,微凹圓潤,中部嵌款,底款方正嚴峻,與爐型圓潤產(chǎn)生強烈對比。皮色蟹殼青,古香古色,厚澤細膩,微撫即亮,微溫即潤。宣德二字,鑄后修刻,隱見刀痕。方正嚴峻,儀軌森嚴,為明末清初典型官作款式。其下黃銅器座,與器底嚴絲合縫,渾然一體,顯為原配底座,能留存至今而不失,實為難得。


lot962

清康熙康熙六十年製蚰耳爐

L: 17.5cm, H: 6.9cm, Wt: 1391g

RMB: 1,000,000-1,200,000

款識:康熙六十年製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本品取精銅鑄成,質(zhì)地堅實細膩,色如棠梨而內(nèi)蘊青灰,皮殼亮麗,若有精光斂于其中。爐作簋式,垂腹渾圓,內(nèi)收于矮圈足,兩側(cè)置一對蚰龍耳,耳勢渾圓,發(fā)于頸而收于腹,為整爐添一分高挑之感。觀此爐線條簡練流暢,造型比例皆取法明代《宣德彝器圖譜》中所載之“蚰龍耳彝爐”,雖上下無一雕琢痕跡,但其形端正,其色燦然,撫之滑潤,叩之音清,亦是賞之不厭的案頭雅器,實得宣銅鑄爐之真諦。爐底削磨光亮,中心方框內(nèi)減地陽刻“康熙六十年製”楷款。

康熙六十年,皇帝舉辦萬壽節(jié),高壽節(jié)日宮廷上下極為重視,宮廷制作了一批材料、工藝皆精的宮廷器物,此爐即是其中一例,其年款修磨工正,字承明代臺閣體書之雅氣,確有康熙官款之風格,頗有收藏研究之價值。


lot964?

清雍正銀描金獸面紋三思爐

D: 5.6cm, H: 5.3cm, Wt: 282.8g

RMB: 700,000-900,000

款識:雍正年製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此爐直壁深腹,爐身起三道弦紋,光素無耳。爐壁厚薄適中,銀質(zhì),弦紋間以描金工藝裝飾獸面紋,底刻“雍正年製”楷書款。深腹爐為明代以降最為流行之實用爐,一般內(nèi)盛香灰,用于直插枝香。此爐型制按《沈氏宣爐小志》,為桶爐。另爐身為竹節(jié)形爐與三弦爐融合,既有自然之象,又符法爐之意。《宣德彝器圖譜》中亦有記載此式爐形,稱“三元太極爐”,據(jù)載其形制來源于“姜鑄三元太極爐款式”。此爐又有法桶之名,暗喻「法統(tǒng)」,而爐身三道弦紋,乃警喻慎言謹語,三思而行。今公私收藏中的三思爐屢見不鮮,但多為素面雙獸耳之形制,存例可參照《金玉青煙》第202頁所載之獸首銜環(huán)竹節(jié)式爐,其爐形與本品極似。但本品無耳,且通體錯銀描金,器型紋飾皆莊重素穆,款字清晰規(guī)矩,實為珍稀佳品。


歡迎關注公眾號:《收藏大家族》?后面精彩繼續(xù)

lot960?

清康熙戟耳筒式爐

L: 12.4cm, H: 6.1cm, Wt: 1230g

RMB: 180,000-250,000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璀璨⑤—中國書畫及古代藝術珍品夜場

此爐取精銅所鑄,尺寸不大卻頗墜手,叩之有清音回蕩,爐皮作淡棠梨色,燦燦若斂金光于其中,打磨光潤更添璀璨。整爐作筒式,平口直腹,略微內(nèi)收,下承外撇圈足。爐壁兩側(cè)置一對戟耳,線條圓弧內(nèi)收,與硬朗平正的腹壁形成對比,為整爐添一分清雅風韻。整爐造型方正,比例協(xié)調(diào),線條中自有一份端莊法度,雖爐身上下不著一絲雕鑿痕跡,卻更將其皮色外形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置之于書房案上,更添書卷氣息。爐底減地陽刻“大明宣德年製”篆書方款,款文字跡古樸,線條簡潔方正,與爐形甚為相合。相似器型者,可于王世襄先生之珍藏中見得數(shù)例,其端莊正直之氣息與本品一般無二,亦是王世襄先生珍愛之雅物。


lot1359?

清早期? 唯以煙霞自適缽式爐

D:13.8cm, H:7.4cm, Wt:904.2g

RMB: 600,000-700,000

款識:唯以煙霞自適

方物—古代文人書房長物

精銅鑄爐,銅質(zhì)精純,皮殼色若熟栗,潤澤內(nèi)斂。銅爐通體光素,作缽式,唇口豐肩,弧腹下收于小平底,形成上闊下窄之勢。整爐造型簡約,但線條圓弧流暢,器壁厚薄適中,持之墜手,叩之音清,內(nèi)蘊端正古樸之氣,甚合明清文人的審美意趣,是文房案上之佳玩。爐底減地陽刻“唯以煙霞自適”六字篆文私款,刻文工整端正,金石味頗濃厚。明清銅爐多見各式私款,是當時世家門第的自用款識,用以注明家藏出處或是寄托志意。此款文出自唐代王績之《答刺史杜之松書》,其中有“淵明對酒,非復禮義能拘;叔夜攜琴,唯以煙霞自適。”一句,頗能代表王績隱逸求真的魏晉風度,尤具意境。


lot1360?

清早期? 謙謙家藏款壓經(jīng)爐

D:18cm, H:6.6cm, Wt:1700g

RMB: 550,000-650,000

款識:謙謙家藏

方物—古代文人書房長物

壓經(jīng)爐又稱“押經(jīng)爐”,宣德皇帝用以賞賜佛教寺院,后來寺院多有仿制,成為專門的禮佛之物。此銅爐敞口、微束頸,扁圓腹,下承三乳足,頸與腹部之間飾帶有翹角的鋬耳。爐身及雙耳輕盈,有向上拉伸之感,而乳足較為粗壯,又具沉穩(wěn)之特點,兩者配搭,和諧巧妙。爐身素面無紋,寶光內(nèi)斂,蟹殼青皮殼柔膩瑩潤。爐底外壁鏨刻減地陽文“謙謙家藏”四字篆書款識,結(jié)構緊湊,與爐身風格相一致。此復字款不查,但十分罕見。謙謙也可能取謙謙君子之意。


lot1028?

清早期 榮庵清品款象鼻耳銅爐

D: 12.3cm, H: 8.2cm, WT: 1653.5g

RMB: 1,100,000-1,500,000

款識:榮庵清品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爐平口外侈,束頸,鼓腹,下承三只象足。有“榮庵清品”款。爐身側(cè)雕三只大象頭,紋扇耳,眼炯炯有神,鼻彎曲卷于腹下,其構思精巧,讓人拍案叫絕。此款銅香爐光素無紋飾,色澤醇黃,包漿純厚,做工精美。爐壁厚重,入手發(fā)沉。器形秀雅,仿古三袋足鬲形製,充滿文人好古高雅,崇尚天然的風格。器身裝飾元素循“太平有象”之吉意鋪設,主題風格極為鮮明?!疤接邢蟆币步小疤骄跋蟆?、“喜象升平”,形容河清海晏、民康物阜。爐底“榮庵清品”為私款,私款銅爐屬官宦富貴人家的定造之物,往往都不惜工本,更顯精致。


歡迎關注公眾號:《收藏家大世界》 ??后面精彩繼續(xù)

lot1024?

清雍正 雍正乙酉款桶式爐

D: 10.6cm, H: 8.3cm, WT: 1477.2g

RMB: 900,000-1,200,000

款識:外底“雍正乙酉”;內(nèi)底“劉俊人製燕城施造”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清雍正帝在位時間雖短,對清代宮廷作器的審美影響卻頗為深遠,于銅爐鑄造中亦不例外。雖然雍正四年起實行銅禁政策,民間私鑄銅器被明令禁止,而從檔案及筆記小說記載看,其銅禁政策主要是為了防止民眾私自毀錢鑄器,宮廷銅作之生產(chǎn)并未停歇。故此期銅爐雖較少見,質(zhì)量卻甚高。銅爐唇口平正,筒形腹,腹壁略厚,微斜下收,爐底隨形出三乳足,與爐身渾然一體,整爐不加矯飾,惟以端莊素雅的器型和銅質(zhì)見長,甚合清雍正時期的宮廷審美風趣。此爐底款頗有雍正風格,惟其“雍正己酉”之紀年款文并未見于它處,屬稀見者。另見爐內(nèi)底刻文兩行,注明了鑄爐工匠及施造地點,據(jù)銅爐底款及銘文,可知此爐為雍正七年由劉俊人于燕城鑄得。清故燕城位于京郊,位于現(xiàn)在懷柔區(qū)范各莊附近。查閱清宮銅爐藏器,未見其他記有工匠及鑄地者,故此爐或為清宮造辦處在宮外製造之器,極具收藏與研究之價值。


lot1020?

明崇禎 三足鬲式爐

D: 16.5cm, H: 6.8cm, WT: 1698g

RMB: 600,000-800,000

款識:大明崇禎年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爐敞口、束頸、鼓腹、三足,圓腹光素無紋,造型素雅且樸實靜穆,為歷代文人雅士所好。底部“大明崇禎年製”刻款,筆畫勁健有力,官氣十足。此爐為精銅所鑄而爐壁厚實,銅質(zhì)明亮,器型雖小,然壓手之感強烈,叩之音色清亮,顫越悠揚,非上好佳銅所不能為。蠟茶原皮色,皮色沉厚古雅,百年包漿自然而成,為好古者所青睞,令人觀之忘俗,撫之心怡。此爐精銅良工,妙形佳色,款識工整,為清早期官造之佳器,可珍藏,亦可實用,焚香之余輕盤,光潤可人。


lot1015?

清乾隆 四方海八怪龍鳳紋熏爐

L: 17.8cm, W: 11.9cm, H: 17.1cm, WT: 2657.5g

RMB: 600,000-800,000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爐呈倒梯形,斜腹,底四足著地,爐蓋鏤空鏨刻龍鳳紋,爐下腹鏨刻海水八怪紋,爐側(cè)塑獸面銜環(huán)雙耳。熏爐體形碩大,爐蓋上所刻龍鳳,矯健靈活,奔馳迅速,鬢髯鱗角絲理規(guī)整,巧空毫髪,生動有致。流云蒼典柔婉,連綿不絕;龍圓潤明亮,鳳火焰飛舞。江崖海水激蕩洶涌,輝映海水八怪翻江倒海。底落“大明宣德年製”款。爐體運刀精確細膩,磨盤圓熟光潔,不露刀鋒棱角,應為內(nèi)務府高手所製。工藝極佳,銅質(zhì)精純,包漿溫潤,頗為難得。


lot1019?

清早期 灑金九思爐

D: 22.3cm, H: 14.8cm, WT: 4485g

RMB: 500,000-800,000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件爐為筒式爐身,近底處承三蹄足,器身以上、中、下三組,每組三道凸出的弦紋裝飾。局部灑金,金彩色澤斑斕,與凝穆的爐身顏色形成對比,裝飾效果極強。底部有去地方框“大明宣德年製”款。古人善于托物言志,似此爐式以三組共九道弦紋裝飾,代表“九思”,有勸人深思熟慮,切勿莽撞行事的惕勵作用,可謂寓意深遠。


lot1022?

明 石涵氏家藏款蚰耳爐

D: 16.7cm, H: 5.7cm, WT: 1283.3g

RMB: 550,000-650,000

款識:石涵氏家藏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爐造型洗煉,分量沉重墜手。雙蚰龍耳出頸曲折下收于腹部。蚰耳渾圓肥美,粗細適中富于變化。爐身光素無紋,包漿清潤,爐皮色澤古樸自然。爐底中央方框內(nèi)有減地陽文篆書“石涵氏家藏”,整器質(zhì)地精良,栗殼色皮。皮色內(nèi)融,暗淡中發(fā)出晦光,細膩均勻,與內(nèi)部銅色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件銅爐底的“石涵氏家藏”款,在存世的宣德爐中極為稀見,且布局獨特,筆觸爽利。此件造型、皮殼、款識具佳,乃私款爐中之精品。


歡迎關注公眾號:《古美藏社》 ??后面精彩繼續(xù)

lot1023?

清康熙 乃弘家珍甲申製款蚰耳爐

L: 14cm, H: 5.6cm, WT: 1009.7g

RMB: 500,000-600,000

款識:乃弘家珍甲申冬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爐為宣德爐經(jīng)典的蚰耳爐形製,整爐線條沉穩(wěn)端正,平口微侈,束頸鼓腹,底承矮足,兩側(cè)蚰耳發(fā)于爐頸,收于爐腹,法度儼然。內(nèi)堂亦掏旋精細,旋紋細密如髪,可見工藝之精。外表皮殼呈古樸自然的深栗皮色,極具清早期銅爐之風格。加之爐身沉重壓手,可見此爐用料頗精,是爐中佳品。觀此爐之底款,亦有獨到之處。從做工看,可見其底面打磨甚精,不僅光潤細膩,更泛秋梨皮色,與爐身相映成趣。整體微鼓弧起,中心書款。從款文看,“乃弘家珍甲申冬製”之紀年私款,在宣德爐中較為稀見,結(jié)合爐形及款式,可知其應為康熙甲申年(1704年)冬所作。且此款字形及布局皆屬少見,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相同款識未見于其他銅爐之上,使此爐更具收藏與研究價值。


lot1018?

清早期 四方朝冠耳爐

L: 26cm, H: 13cm, WT: 3405g

RMB: 320,000-380,000

款識:宣德年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精銅鑄爐,銅質(zhì)精純,銅色間隱泛蟹殼青色,觀之古樸莊重。銅爐形製四方,敞口束頸,淺折腹,弧底下收,承四枚蹄形足,四足造型敦實穩(wěn)重,承托爐身更顯端莊。爐短邊兩側(cè)各出一枚朝冠耳,雙耳扁平流暢,與器身一體脫蠟整鑄,為爐身增添了挺拔之感,具文人雅趣。爐底精鑄“宣德年製”四字篆書款,款文工整流暢,非尋??炭钏芗?。折腹四方形朝冠耳爐相對稀見,此爐線條張弛有度,棱角分明而不失圓潤,實為案頭雅器。


lot1017?

清早期 玉堂清玩款鬲式爐

D: 15.3cm, H: 7.1cm, WT: 2426.1g

RMB: 300,000-400,000

款識:玉堂清玩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玉堂清玩款爐,傳為嚴嵩之子嚴東樓所有,為其搜集當時流傳于世的高品銅爐鑄款而成。明邵銳所著《宣爐匯釋》一書記載:“玉堂清玩款圓鬲爐……此明嘉靖時江西分宜嚴氏所鑄,世稱‘嚴爐’,款皆篆字?!贝思綘t乃宣德爐中經(jīng)典製式,以精銅提煉熔鑄,通體光潤無飾,爐壁棗紅,皮色斑駁,如幻如虹,裝飾效果極強??诹⑾壹y,束頸起陽線,重心垂中壓手,弧而圓滿雅致。造型素雅且樸實靜穆,金石韻味卓絕?!坝裉们逋妗彼淖址阶w款,鑄后修磨而成,功精韻佳,為穩(wěn)重之器,非尋常官紳所能用。


lot1027?

明 銅鎏金鼎式爐

L: 15.5cm, W: 11.2cm, H: 21.8cm, WT: 2720g

RMB: 250,000-300,000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爐口沿外折,敞口方唇,外壁出戟,雙耳外立,腹部以云雷紋為地,獸紋為飾,獸紋對稱出戟,紋飾繁復,線條流暢,下承獸吞鳥式四扁足,四足外撇,雄健有力,鑄造講究,沉穩(wěn)厚重。通體鎏金,色澤沉穩(wěn)。此爐從造型、紋飾、鑄造諸多方面來看,絕非尋常之族所用。


lot1014?

明 王鳳江製一路清廉手爐

L: 12cm, H: 8cm, WT: 401.5g

RMB: 220,000-280,000

款識:鳳江、王鳳江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爐為黃銅鑄成,作扁圓形,直口圓腹,承小平底,上配鏤空爐蓋,鏤刻一路清廉圖案,網(wǎng)狀地紋上蓮枝交錯,邊沿雕飾層疊山石,頗有典雅氣息,更襯平素爐身之光潔。爐蓋、底皆有刻款,底刻“鳳江”篆文方款,蓋緣刻“王鳳江製”小款。


lot1021?

清早期 沖天耳三足爐

D: 12.5cm, H: 7.5cm, WT: 1140g

RMB: 200,000-300,000

款識:大明宣德年製

集萃—古董珍玩專場

此沖天耳爐為精銅所鑄,質(zhì)地細密堅實,沉墜壓手,皮色黃中略泛蟹殼青,寶氣內(nèi)斂。爐形作圓腹三足,通體略扁,形製端正。爐膛掏旋精細,一對沖天耳高聳略外撇,使其重心集中于中心,有沉穩(wěn)端莊之感。外底鑄款“大明宣德年製”雙行楷款,字形極工整,遠較刻款精細,十分難得。配木質(zhì)三足圈座,三蹄足上刻卷云紋,素雅之形與銅爐相映,亦頗具氣韻。


來源:國營文物商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私款香爐知多少(一)
手爐鑒定(四)
精美明清銅爐展示
文房古玩
嘉德秋拍九大銅爐
【大象視界】孤品重器!這樣兩件奇特銅爐您見過嗎?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饶县| 荥经县| 安阳县| 旌德县| 四会市| 资溪县| 石泉县| 临江市| 武陟县| 太保市| 怀化市| 沿河| 安福县| 铜梁县| 新源县| 乌拉特后旗| 来宾市| 庆阳市| 乌海市| 海伦市| 宜阳县| 平江县| 百色市| 开江县| 剑川县| 永胜县| 眉山市| 陆河县| 石门县| 灌云县| 和林格尔县| 通许县| 朝阳区| 鹤山市| 都昌县| 临清市| 青田县| 东乌珠穆沁旗| 勃利县| 读书| 巫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