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宋朝曾在汴梁和杭州設置官窯,但前者如今已難覓其蹤,后者出土之物也難以復原,于是我們說官窯,便從景德鎮說起。
1
宋——賜名景德
“景德鎮屬浮梁之興西鄉,土宜于陶。宋景德年,始置鎮,奉御督造,因改名景德鎮。”——《景德鎮陶錄》
宋真宗趙恒
公元1004年即北宋景德元年,一個小鎮由于燒出上好的瓷器,宋真宗將自己的年號“景德”賜予它。
2
元——浮梁瓷局
元代 青花人物故事武松打虎罐
元代統一全國后,忽必烈王朝在景德鎮設置了專為皇家燒造瓷器的機構——浮梁瓷局,從此后直到清代,一套更為完整的官窯制度在這里延續了六百多年。
元 釉里紅云龍紋大口梅瓶
浮梁瓷局是當時統轄全國貢瓷的惟一官方管理機構,如今廣為人知的釉里紅,元青花,卵白釉樞府瓷,皆為其燒造。
3
明——御器廠
明嘉靖 五彩魚藻紋蓋罐
公元1369年即明洪武二年,朱元璋將浮梁瓷局改建為御器廠,采取“官辦民燒”的形式,專燒進貢的瓷器。
明成化 斗彩雞缸杯
明代官窯陶瓷業蓬勃發展,上承宋元,下啟康乾,各時期都有亮點品種,如永樂甜白、永宣青花、成化斗彩、嘉萬五彩等。
4
清——御窯廠
清代在完善御窯廠的情況下,廢除匠藉制度,由地方官兼理陶政。清代是中國制瓷史上的集大成時期,其制瓷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清康熙 郎窯紅釉刻乾隆御題詩膽瓶
清代官窯不僅有許多知名的督陶官如郎廷極、唐英,更誕生了郎窯紅、琺瑯彩等特色品種。
清康熙 粉紅地琺瑯彩開光花卉盌
清代康乾年間,中國陶瓷業在瓷器裝飾方法、造型設計以及制瓷技術等方面,集過去所有制作之大成。清后期,官窯逐漸沒落。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花神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