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為腎之竅,故有“腎開竅于耳”之說。中醫認為,耳的聽覺功能賴腎之精氣的充養。正如《靈樞·脈度》篇說: “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腎主藏精,腎之精氣充足,耳的聽覺才能靈敏。反之,腎虛精氣不充于耳,則將出現耳鳴、聽力減退等; 腎精衰少,則可見耳聾。當然現代醫學認為,造成耳聾的原因很多,有先天性、中毒性、外傷性、老年性,以及疾病引起等,隨著社會的發展,導致聽力下降和耳聾的因素愈來愈復雜,一旦聽力下降,會給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耳聾一但發生,治療也是很困難的,所以應當注意保養。古人為此積累了不少經驗,如提出 “耳無妄聽”、“耳不極聽”等,按摩耳竅就是其中的一種。
耳竅指耳的部位,耳又分耳輪和耳孔。耳竅亦有很多竅穴 (耳門、聽宮、聽會、翳風、瘈脈、顱息等) 和奇穴 (耳孔、耳尖、耳垂、耳殼后等)。
按摩耳竅具有補腎益精、強壯元氣,流通氣血,動腦通髓,增強聽力,活絡通經,祛風散寒等作用。堅持按摩耳竅,不僅能防治兩耳局部的疾病,而且對腎精不足或由其他內臟疾病引起的頭部及耳部的不適癥狀,均有一定的效果。同時,耳竅按摩還可作為一種常用的健腦方法。
操作方法:
兩側耳竅可以兩手同時進行按摩。
①揉耳門 用兩手中指或食指羅紋面,分別按于兩側耳門穴上,由輕漸重地按揉20~30次。具有疏通耳道氣血,鼓動耳膜的作用。
②推耳后 用兩手中指指面,分別置于兩耳后,沿翳風、瘈脈、耳殼后、顱息上下來回各推擦20~30次。具有滋腎養肝,降低血壓的作用。
③擦兩聽 (指聽宮、聽會兩穴) 用兩手中指或食指羅紋面在兩耳兩聽之間,上下來回各擦20~30次,或擦至局部皮膚發熱。
④捏耳垂用兩手拇指與食指分別對捏住兩側耳垂,邊捏邊揉20~30次。具有疏通經氣,療頭面諸疾的作用。
⑤捏耳輪 用兩手拇、食指分別對捏兩側耳輪及耳周各穴。每次捏完各穴為1遍,共捏3~5遍。具有通調臟腑增強聽力的作用。
⑥塞耳孔 用兩手中指指端塞入兩側耳孔深吸一口氣,然后以氣鼓耳孔,鼓后手指迅速松開。具有鼓動耳膜,健腦通髓,防止聽力下降的作用。一般塞耳孔后,會頓覺聽力清楚。
⑦鼓耳心 又稱“鳴天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