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作者
抱莖苦荬菜,頭狀花序上黃色的小花顏色均勻,最大的特點是他們的莖上的葉子是環繞在莖上,“抱莖”由此得名。北京的路邊非常多。實際上,這種菊科植物遍布大江南北,從遼寧到四川,從河北到甘肅。城市路旁的空地上,郊區樹林下,河灘地的雜草叢中,我們都能看到它們。抱莖苦荬菜的花期很長,在整個春天和夏天我們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
“抱莖”的由來,圖片來源:作者
很多同學看到路邊開小黃花,會飛小傘的植物,都統稱為蒲公英了。之所以被統稱為蒲公英,還是因為這些植物的花朵模樣都太像了。每朵花上都是層層疊疊的小花瓣,注意,每個小花瓣都是一朵小花。菊科植物的特征就是眾多小花聯合起來組成了一朵大花,這樣就能大大提升對傳粉昆蟲的吸引力了,“眾人拾材火焰高”的道理在植物界也是適用的。不過不同菊花的小花是有差別的,就拿向日葵來說,小花分為兩種,周圍的舌狀花(因為花瓣像舌頭)負責招蜂引蝶,而中央的管狀花則主要負責生兒育女(向日葵是兩性花)。而抱莖苦荬菜的小花都是舌狀花,一般來說,每個頭狀花序有17朵舌狀小花組成,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數數。等花謝結果之時,都會放出毛絨絨的降落傘。
圖片來源:作者
其實,這些植物有很多明顯的差異。蒲公英的頭狀花序都有自己單獨的花葶,并且它們的花葶是空心的。但是抱莖苦荬菜的頭狀花序通常是聚集在一起的,看起來“小黃花”還挺密集的。另外,抱莖苦荬菜的新鮮花蕊是淡黃色的,這點跟苦菜的黑綠色花蕊有明顯的區別,很容易就能區分這兩個種了。說到底,菊科植物分類本身就是很復雜的事情,要想認清楚每一種,還是需要多看多認。
雖然名字里面有菜,但是抱莖苦荬菜并非好的野菜,葉子又苦又小,沒有太多的的食用價值。如果非要吃,還是去找苦菜和苣荬菜吧。
“物種日歷”(微信號guokrpac)每天一個物種,帶你重新發現你的城市。
點擊“閱讀原文”與自然控們一起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