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在一天之內勾畫了長安城108坊,隨著精致到地磚的街景展現,史大哥滿腦子的問題,“狼衛從西市跑到修正坊,要走哪條線路?”“右相府為什么設在妓院附近?”能有這些問題,都是吃了沒有地圖導航的虧呀。
今天,史大哥就拿這長安輿圖,說一說不一樣的長安,讓大家在茶余飯后多一點談資。
提起長安,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恢弘大氣,大到什么程度呢?它比同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大了足足六倍,古羅馬城也只有它的五分之一。如果那個時候有航拍的話,差不多是這個樣子。
果然不愧是盛世大唐,不管是美女還是城池,都是XXL的。如此巨大的長安城,一般的方法根本管不過來,如此,“里坊制”便出現了,把全城分為一百多個大型小區,由“長安”和“萬年”兩個物業公司實行全封閉管理,期間穿插有望樓這種人肉攝像頭,治安可以最大限度得到保障。
從輿圖上看,每個里坊皆是四四方方,加上著名的“宵禁”制度,與其說是封閉小區,倒不如說這是一個一個的囚牢,難怪上元節期間宣布解除宵禁的時候人們興高采烈,敢情這是出來放風呢。
那萬人敬仰的大仙燈在哪里看呢?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把自己的宅邸興慶宮當成了統治中心,里面建了一座花萼相輝樓,大仙燈就在此升起,也是全劇的高潮所在。北面是皇城,東面又是皇帝住所,所以長安城的東北方位住的往往都是官紳土豪,而相對應的西南角就是窮苦百姓了。所以劇中的永王在東邊的靖貢坊打馬球,而落魄的狼衛逃到了西南的昌明坊。
由于長安城東西方位貧富差距過大,相對應的兩個商業中心——東市和西市也產生了,現在說的“買東西”一詞就是那個時候演變過來的。東市不必多說,主要賣給達官貴人奢侈品,西市靠近西域,胡人商販居多,魚龍混雜,地下交易也不少,所謂天高皇帝遠,狼衛在西市購買非法地圖的做法,沒毛病。
劇中重要的線索獲取,離不開一個地點,平康坊。作為長安城最大的紅燈區,平康坊乃是各路豪杰聚集之地,消息靈通,適合刺探情報,所以劇中的葛老才神通無比,就連鼎鼎有名的林右相都把住所選在了這,這可真不是他貪戀美色。
總體來說,《長安十二時辰》真的是難得的好劇,尊重歷史,構思嚴謹,要說唯一欠妥的地方,就是張小敬飛馳在房頂上追趕賊人,要知道,皇帝出行的朱雀大街足足寬一百五十余米,就算是普通的坊間道路也有個二三十米,這張都尉都能如履平地左右橫飛,傳說中的“飛賊”鑒定無疑。不過畢竟是影視劇作,爽就完了。不得不說,國產劇崛起有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