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霧滿攔江
(01)
牛二緊揪住楊志說道:“我偏要買你這口刀。”楊志道:“你要買,將錢來。”牛二道:“我沒錢。”楊志道:“你沒錢,揪住灑家怎地?”牛二道:“我要你這口刀。”楊志道:“我不與你。”牛二道:“你好男子,剁我一刀。”楊志大怒,把牛二推了一交。牛二爬將起來,鉆入楊志懷里。
這是《水滸傳》中的一段。
影視劇《新水滸傳》楊志
楊家將后裔楊志,顏值不高,藝業過人。他在人生落魄之際,被迫擺攤賣祖傳寶刀,卻不料遇到了牛二。
牛二,碰瓷專業人士,訛詐第一高手。業務模式主要是耍無賴,如果你不服,那就打死他好了。如果你不敢殺人,就得認慫被他訛詐。
楊志賣刀,被牛二各種惡意糾纏,又是逼楊志做全場的“產品演示”,又是逼楊志殺人,又是逼楊志殺狗——最后牛二鉆入了楊志的懷中。
楊志是個糙爺們兒。被另一個糙爺們鉆入懷中,引發了楊志的生理不適。
忍耐底線被擊穿,楊志揮刀,瞥準牛二的脖梗,噗!一切OVER了。
圍觀群眾高聲叫好。
唯有法律,不為此喝彩。
(02)
楊志斬殺牛二之后,書中有這么一段被人忽視的描寫:
推司覷他是個身首的好漢,又與東京街上除了一害,牛二家又沒苦主,把款狀都改得輕了。三推六問,卻招做一時斗毆殺傷,誤傷人命。待了六十日限滿,當廳推司稟過府尹,將楊志帶出廳前,除了長枷,斷了二十脊杖,喚個文墨匠人刺了兩行金印,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那口寶刀沒官入庫。
這段描寫說了些啥?
第一個,楊志殺了牛二,必須償命,死刑當斬。
第二個,大家同情楊志,徇私枉法。把楊志被牛二欺負,改成了楊志也不是個東西,是在和牛二互毆時打死牛二。只有這種情況,楊志才能逃過死刑。
第三個,要做成這件事兒,限制條件是牛二家里沒人。如果有個“牛婆”出來,楊志必死。
那么問題來了,明明楊志是被欺負慘了,這種情況他反要死刑。可當枉法者把案情篡改為他也是個潑皮時,楊志反倒可以活下來,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法律默認所有人,都是高智商的人渣!
如果你不是,就得死!
(03)
來看看楊志慘遭牛二欺凌時,他有多少應對策略?
第一策略,殺!
就是書中所寫,楊志忍,忍,一忍而再忍,終至忍無可忍。揮刀問情,斬殺了一意求死的牛二。
這是楊志策略,也是所有看客欣賞的。
所有人,都認為牛二該死。
只有法律跟大家死杠。
所以這個策略,成為最差的。成名英雄,竟要為個無賴付出性命。
第二策略,慫。
立即跪在地上,雙手將祖傳寶刀舉過頭頂,甜甜的叫聲牛爺爺,我惹不起你,這把刀你拿走吧。
沒有人會選擇這個方案,太窩囊了,憑什么?
但這仍是個方案,至少法律認為這是個可選項。
第三策略,逃。
惹不起你,還躲不起你嗎?
楊志可以懷抱寶刀,發足狂奔。他是練家子,登萍渡水履險如夷,牛二根本追不上他。
其實這才是多數人的選項,避免了第一策略的慘重代價,又不像第二策略那樣丟人現眼。
第四策略,比潑皮更潑。
楊志可以一拳把牛二鼻子捶爆,迅速的抓一把血,抹在自己臉上。然后往地上一躺,死狗一樣一動不動。再花錢找個游醫,開個特級傷殘證明。到了法庭公堂,就可以把牛二送進大牢。
多數人不會這樣選,因為大家不熟悉潑皮行業。
第五策略,智。
《水滸傳》中的魯智深,在大相國寺看菜地,遭遇了與楊志同樣的境遇。而且魯智深的情況更嚴重,來了十數個潑皮,想把魯智深掀入糞坑。
當時魯智深,他一沒殺,二不慫,三不逃,四不潑,而是勇敢的沖上去,把眾多的潑皮掀入到糞坑中,然后肆意羞辱。最終潑皮臣服,認魯智深做大哥,買來酒肉孝敬魯智深。
魯智深吃到的酒肉,是用他高過法律的智力換來的。
所以梁山上的一百單八將,他是那個唯一成佛的人。
楊志也可以,他的身手不在魯智深之下,只要把牛二誘到沒有監控的地方,死捶之,羞辱之,牛二就會反過來管他叫爹。
但楊志沒有選擇智力含量最高的策略。
他真的不想動腦,選擇的是最省大腦模式。
大腦省下了,人生成本就上來了。
這就是楊志的遭遇。
(04)
世上本沒有法律。
沒有法律也是一個默認——默認所有人,都是好人。
但有人殺人。
于是有了法律,法律修改了人類社會默認狀態,不再認為大家都是好人,而是認為大家都是人渣。所以有句話,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當你和人渣平等時,你已被賦值為一個人渣。
初時的法律極粗糙。昔年漢高祖劉邦入關中,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那時候的法律就三條,默認所有人,都是低智力的人渣。
但高智力人渣出現,讓法律原有的設置不再生效。為避免這類人逃脫制裁,法律最后一次修改出廠設定。
這一次的默認值是:法律面前,所有人都是高智商的人渣!
人們寄望于法律懲惡揚善,但這不是司法公平的本義。一旦區分善惡,法律面前人與人就不平等了。平等一定是把圣人視為渣人,而不是把渣人視為圣人,因為圣人稀缺而渣人過剩,平等之線必須向人品下方平移。
所以法律即不承認善惡,也不承認人品,更不承認現實中的智力落差。這就是楊志明明被牛二欺負慘,但法律不認的原因。法律認為楊志與牛二是平等的,而且楊志在與牛二的沖突中,至少有五個選項,可楊志卻選擇了最差的,所以他必須要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
(05)
講這個故事,是為我們的人生畫出一條自由線。
這條線,有兩個要素:
第一個,你必須要洞悉人性的暗黑。
就是你要知道,你遇到的人性底線有多低。他的底線有多低,法律就會認為你的底線也這么低,不然你跟人渣就不平等了。如果你不肯了解這一點,那么你的認知距離對方底線有多大差距,你就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第二個,讓自己的認知,高過法律默認線。
法律默認所有人都是高認知者,在遭遇麻煩時都有無窮的策略應對,且都會選擇最優策略。楊志不認這點,遭到法律暴錘,被迫遠走梁山。現代人如果不認這點,一樣也需要為自己的冥頑付出代價。
法律認知線,其實是我們認知的地面。我們立足的大地,要求我們洞穿上面沒蓋,下面沒底的人性深淵,同時要精熟各種策略戰術。沒有達到這個底線的人,一定是活得特別累,特別累。因為他把自己埋在了土里,如鴕鳥把腦殼鉆入泥沙,被厚重的污濁所覆壓,必會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只有你從這個底線下鉆出來,才會俯瞰一切,輕松自如,才會獲得振翅高空,一飛沖天的自由。
(*本文圖片均來自于網絡)
霧曰
一項能力,如果你沒有掌握,就會一輩子磕磕碰碰,不斷的被拌倒在同一個地方。
一旦你掌握了這種能力,就再也碰不到類似的事兒了。
因為你的斗志、能力,殺氣,從全身彌漫出來,大家還指望你幫他們打開局面,混口飯吃,誰敢惹你?
去年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