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樹(Cycas revoluta)又名蘇鐵,又名鳳尾蕉,鳳尾松,裸子植物,蘇鐵科。常綠喬木,主干單一,不分枝。大型羽狀復葉,叢生莖端,長達0.5至2.4米,小葉厚革質而堅硬,羽片條狀,長18厘米,邊緣顯著反卷。雌雄異株,雄球花圓柱形,生雄株頂端,雌球花由多片羽狀大孢子葉組成,黃褐色,邊緣生胚珠。一般7~8月開花,鐵樹的日常養(yǎng)護管理很重要。
一、培養(yǎng)土與換盆
鐵樹宜在肥沃、微酸性的沙質土壤生長。培養(yǎng)土可用粗沙1份與田園土2份,或腐葉土3份與細小的沙石1份,或沙質土2份,與腐葉土1份,另加入少量的0.5%硫酸亞鐵(作酸堿調節(jié)劑用)配制。鐵樹為喜鐵素植物,配制培養(yǎng)土時可滲入少量的鐵屑,或早春將鐵屑放在盆土上或埋于盆中,鐵素逐漸滲入而被吸收,也可使用0.5%硫酸亞鐵,補充鐵質,使葉片堅挺碧綠。
換盆在初春萌芽前進行,小盆1年至2年換盆一次,大盆3年至4年換盆一次,換盆可以換土不換盆,也可以換土換盆,一般鐵樹2年至3年后,苗稍大,才換大盆種植。換盆時先用手敲打花盆的邊緣,再用手握住葉片把花盆側過來連土取出,注意不要折斷葉片,剝去泥球邊緣及上端泥土,應保留三分之一的老土,并適當修剪老根、須根及老葉,保持翠綠挺拔的葉片一般不用修剪。然后放入盆里,在空隙間放入新土,壓實。盆底應多墊瓦片,以利透水。換盆后澆足定根水,把全部盆土澆濕透,盆底出水為止,放于陽臺的陰涼處,十天八天后移到陽光下。
二、澆水與施肥
養(yǎng)護時應保持土壤水分在60%左右,澆水應遵循見干見濕的原則。春夏季葉片生長旺盛時期,特別是夏季高溫干燥氣候要多澆水,早晚1次,并噴灑葉面,保持葉片清新翠綠。抽生葉片的初期,即當新葉抽至10-15厘米時,要節(jié)制澆水同時給予充足的光照,以促成葉片長得既短小又硬朗。入秋后要控制澆水可2天至5天澆水1次,促使葉片長的更為健壯。冬季擺放于室內的盆栽植株,應在晴好的天氣進行葉面噴水,以淋去葉面上附著的纖塵。
鐵樹的根部長有發(fā)達的珊瑚狀根瘤菌,固氮能力強,生長期每月可施1次至2次施復合肥或尿素。尿素最好是用0.2%的水溶液噴施葉片作葉面肥,施葉面肥應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則。每年早春施花生麩1次,花生麩可不用水漚制直接施于盆面上或埋于盆土里。家庭每天煮飯前的洗米水,不要沾有油漬,用桶、盆盛裝,翌日作液肥澆灌,具有一定的肥效。秋末追施1-2次磷酸二氫鉀溶液,濃度約為0.3%,可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
三、修剪與置放
喜溫暖濕潤氣候,喜陽光,也耐陰。生長比較緩慢,每年僅長1輪葉叢,每當新葉展開成熟后,才把下部的老葉剪除,保持2輪至3輪葉片,不用經常修剪。即使是移植上盆或換盆也不用太多的修剪。當葉片受到病蟲害的為害,自然環(huán)境惡劣而黃化、干枯,應及時剪去。
陽臺朝向不同,光照強弱不一樣,影響鐵樹的生長就不同。陽臺朝向南面,最適宜置放盆栽,朝北、朝東的陽臺,也可以置放盆栽,朝西的陽臺夏天下午西曬陽光強烈,炎熱干燥,容易造成蘇鐵焦葉、葉黃現(xiàn)象,不適宜置放盆栽。夏天炎熱干燥的天氣,每天要澆濕幾次陽臺的地面,降低溫度和增加空氣的濕度。蘇鐵擺放居室廳堂里不宜過久,缺少光照,葉子細長,葉片退綠。陰冷的冬天可以在廳堂里擺放時間久一點,當陽光普照之時,再擺放于陽臺上。
四. 溫度與濕度
鐵樹生長適溫為20-35攝氏度,在一般的盆栽條件下,能忍受0度左右的低溫,在濕度的環(huán)境下經逐漸耐寒馴化的植株,最低可耐-10度的低溫。夏季氣溫高,空氣過分干燥,容易引起鐵樹葉片焦枯,應盡量避免烈日暴曬,并且多向地面澆水,增加空氣濕度,多向葉片噴霧水,以防葉子發(fā)黃焦枯。
五、病蟲害及防治
(1)斑點病,為真菌性病害。葉片受侵染后初是淡褐色的小斑,然后蔓延為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直徑為1毫米至5毫米,病斑中央為暗褐色至灰白色,邊緣紅褐色,病斑上生黑色小點,由于病斑間聯(lián)結,便形成一段斑,造成葉片枯死,破碎。高溫多雨的天氣,此病害易蔓延發(fā)生。在防治預防方面,培養(yǎng)土應適帶微酸性的沙質上,夏天多淋清水,病老葉應及時清除。發(fā)病初期噴波爾多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劑6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至10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約隔10天噴1次,效果較好。
(2)介殼蟲。在陽臺栽植養(yǎng)護,通風透光性不夠好,葉片往往容易受到介殼蟲的為害。發(fā)病初期有以下幾種防治療法:①用白酒對水,比例1:2,澆透盆表土,每隔半個月澆一次,連續(xù)四次見效。②用酒精反復輕擦被害的葉片,可殺滅成蟲和幼蟲。③用水棉球浸濕米醋,輕擦受害的葉片,可將介殼蟲擦掉殺滅,也可以使葉片重新返綠光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