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撂荒
(1)土地撂荒含義
①土地:包括農戶確權承包的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高標準農田、其他耕地等。
②撂荒:就是“撂”+“荒”,“撂”是放、扔、拋的意思,而“荒”是指荒蕪。因此“土地撂荒”是指對耕地不再耕作,任由土地荒蕪。
(2)土地撂荒的原因
①被動撂荒
我國土地撂荒分布不均勻,南方比北方撂荒多,其中以重慶、江西、四川、貴州、廣西、甘肅等地撂荒情況最嚴重,農民被動撂荒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a.耕地條件差:南方地區多山地、丘陵,坡度大,耕地面積小且零星分散,生產條件差,難以實現機械化。
b.交通等基礎設施落后:由于耕地破碎,各地塊分布較遠,農產品運輸困難,且農機具無法發揮正常作用,只能靠人力扛挑等傳統方式。
c.土壤條件差:我國西南多喀斯特地貌,土層薄,土壤肥力低。
d.自然災害多發:山區多發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導致無法繼續種植,迫使農民撂荒。
②主動撂荒(社會經濟因素為主)
a.勞動力短缺: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許多青壯年外出務工,導致農村土地無人耕種。
b.農產品收益低:由于生產成本持續升高,使農民經濟收益下降,進而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3)土地撂荒有何影響
(4)減少土地撂荒的措施
①發展特色農業,增加農民收入
政府統一管理,鼓勵農民開發特色農產品,同時發展旅游業,提高農民經濟效益。
②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
公司為農戶提供技術支持,合作社進行統一指導工作,進而實現規模化耕作,降低單位面積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方面,可以通過道路修建改善交通條件;另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大科技投入,開發適合山地耕作的小型農機具等;同時,還可以通過合理施肥和改良土壤改善農田生態環境。
④政府出臺政策,補貼扶持農戶。
2.土地流轉
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戶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戶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權,轉讓使用權。 土地流轉原因:①工業化、城市化發展,農村人口減少,土地撂荒;②土地碎片化嚴重,機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農業生產附加值低;③農民種糧積極性不高。
土地流轉能夠有效改善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進一步激活農業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為農業規模化、集約化、高效化經營提供廣闊空間。另一方面,構建和規范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流轉機制,可以使農民更充分地參與分享城鎮化、工業化的成果,促進農民獲得財產性增收。
【高考曾這樣考過】
(2023·1月浙江卷,22~23)近年來,我國多地積極實施“小田變大田”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將“一戶多塊地”改造為“一戶一塊地”,并通過土地流轉,促進土地向種糧大戶集中。完成1~2題。
1.“小田變大田”土地整治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流轉費用上漲 B.勞動力成本上升
C.飲食消費結構升級 D.耕地分布不平衡
答案 B
解析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轉移,勞動力成本上升,耕地撂荒和棄耕現象嚴重,B正確;為了提高土地流轉的積極性,政府積極對流轉土地種糧大戶給予資金補貼,耕地流轉費用有所降低,A錯;該舉措主要為保證我國糧食安全,與飲食消費結構升級關系不大,C錯;該舉措主要在耕地集中地區實施,“小田變大田”后,利于機械化耕作,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減少勞動力需求量,降低生產成本,與耕地分布不平衡無關,D錯。
2.該項土地整治可以( )
A.增加農業經營主體數量
B.提高農業生產多樣化水平
C.緩解耕地非糧化的傾向
D.減少農村勞動力流出數量
答案 C
解析 該項土地整治可以減少我國耕地撂荒和棄耕現象,能夠緩解耕地非糧化的傾向,C正確;小田變大田,利于機械化耕作,減少勞動力需求量,促進農村勞動力流出,減少農業經營主體數量,A、D錯;小田變大田,便于農業規模化、專業化生產,降低了農業生產多樣化水平,B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