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ese.cn 2010年02月03日 13:42 39健康網
足浴,俗稱泡腳,是一個很好的養生手段。有言道,春天洗腳,升陽固脫;夏天洗腳,暑濕可祛;秋天洗腳,肺潤腸濡;冬天洗腳,丹田溫灼。
每天堅持足浴,對關節酸痛、失眠、腳癬、腳汗、凍瘡等全身或局部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中醫的經絡學說認為,腳是足三陰經之始,足三陽經之終。人的踝部以下至少有66個穴位。熱水泡腳猶如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氣血運行,溫煦臟腑,滋補元氣,壯腰強筋,通暢血脈,調整陰陽,消除疲勞,增進食欲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人的雙腳有無數神經末梢,其壓覺點與人體各部位和各器官是相連的。
足浴可作為內病外治的療法,也可用于多種皮膚病的治療。藥浴時借助藥力和熱力,可以疏通經絡,調和氣血,達到祛除邪毒的目的。
做足浴時,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水應有一定的熱度,以40~50攝氏度為宜。以腳能忍受為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養生、強身的作用。
水量不可過少,一般應以淹過踝關節為度。每次浸泡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另外,做足浴時不要看書、看電視,這樣容易達到“引火歸元”的效果。
另外,足浴時如在水中適當加些藥物,效果更佳,以下是幾種常用的藥物及其作用。
香榧樹葉l把,用水煎煮,外洗可治腳氣。
大黃、黃連、黃芩、黃柏、野菊花各15克,水煎取汁,泡腳可治春夏癤病。
老鸛草熬水泡腳,可治療膝踝關節麻木痙攣。
白果樹葉煎水洗腳,可防治小兒腹瀉。
經常用芹菜葉煎水泡腳,對高血壓和冠心病患者有益。
生姜熬水泡腳,可治療感冒鼻塞。
苦參、癬皮、蛇床子、蟲衣、紅紫草、防風各10克,水煎取汁泡腳,可防治皮膚瘙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