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輝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華師大教材八年級上冊第八課的內容。五四運動的爆發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則是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共產黨,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人生理想。因此,我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并用問題教學法調動學生的熱情,基本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課后我及時對每個教學環節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受益匪淺。
一、課前反思:
按照最初的設想,我讓學生完整閱讀一遍教材,個別重點段落要求學生閱讀一至二遍,加強理解和記憶。這一目的基本實現。根據課件的板書內容提示,要求學生查找書本解決重點和難點,但只有部分學生達到要求,這是教學中的一個敗筆。因為這是中考最容易點擊的考點,必須讓所有學生理解記住,才能保證中考少失分或不失分。
二、課間反思:
1、圍繞教材重難點層層設疑,合理地安排學生的合作探究活動。
我采用對比法和層層提問法突破重難點,列出表格,提出問題,讓學生仔細尋找、篩選答案,之后我用通俗、簡潔的方案解答問題。
2、理論聯系實際,以現實問題促進課堂教學。
學生感覺歷史太遙遠,缺乏實用性,如果我們讓學生從歷史的角度思考更多的現實問題、熱點問題、國內外時政,一定可以更好地促進歷史教學。日本要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直被亞洲各國所關注,將本課的相關知識與現實聯系起來,可以更好的解決學以致用的老問題。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此以后,中國共產黨肩負著領導全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民族獨立的重任,新中國的成立,終于實現了黨和人民的夢寐以求愿望。此后,共產黨又成了祖國現代化建設的設計者和領導者,一次又一次帶領全國人民取得現代化建設的巨大成就。只有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才能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少講、精講才能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
最初設計只講解五四運動的口號、過程、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共產黨成立的意義。但在講課過程中還是過多講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敘述了一戰的時間、雙方、結果、戰后巴黎和會等。現在反省自己覺得在這節課里不宜講這么多,而且語言也不精練。其實這樣處理更好:一戰后,在法國巴黎和會,英、法、美、日等國無視中國主權,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特權轉讓給了日本。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解決問題即可。
三、課后反思:
1、本課教學較好地體現初中歷史課程標準的要求,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新課標要求歷史課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盡量選用豐富的資料,既能豐富教學內容,讓又學生感受革命的激情,。這節課我采用多媒體教學,結構設計簡練,內容生動,例如節選的動漫圖片學生看得非常認真也很開心,不但可以達到開闊眼界的效果,還可以有利歷史知識的積累。
2、本節課因其內容理論性強,比較抽象,特別是對五四運動的意義和中國共產黨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圍繞這些難點,在教學中我和同學一起對舊民主主義革命時,三民主義對中國的影響、資產階級革命的結果、資產階級的政治軟弱性等方面進行分析,從而得出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能迅速傳播,為什么能成為當時思想的主流,為什么無產階級要求建立自己的政黨,這都是歷史的選擇,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它反映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3、進一步提高課件制作水平。課件內容是精彩否,充分顯示老師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今后,要更加熟練ppt技術,更要學習新的軟件知識,進一步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例如動畫效果、音頻視頻的剪輯、flash的使用等,只有這樣才會把更精美的課件展示給學生。
4、課上訓練時間少,學生學習效率不高,這節課最大的失敗之處就是沒有使學生鞏固練習。鞏固練習時間至少要占課堂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時間。也就是12至15分鐘。練習是為了發現理解和記憶的不足,達到掌握和記憶知識點的目的。
“教”的目的是“不教”,如果我們能時刻注意“授之以漁”我想課堂的效率一定會迅速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