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歡聚晚宴題記
文久遠 2012年8月18日
2012年8月12日晚六時,汪祖德、方志遠、趙明代表江西師大、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在外專樓白鹿廳設宴款待歷史系1978級學友涂金海、何大進、陳解生、姚東萍、喻尊濤、閔智均、蔣洪、鄧虹8人,對歷史系78級學友畢業三十周年聚會表示祝賀,同賀者還有77級學長王延藻、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于書記、學弟肖承罡、學生吳有明夫婦等人。鄧虹首先代表全班同學向汪老師表示謝意,連干三杯白酒以示誠意;閔智均亦以啤酒為媒,祝汪老師永遠健康,祝趙明、王延藻學長持續發展,祝方志遠、于書記領導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走向興旺發達!!!
經過多年的改革開放,宴會的主要內容已經從吃好喝足,變成了在吃喝的過程中交流思想感情;在這次晚宴的交流過程中產生了兩位中心人物,一位是方志遠,一位是汪祖德。
方志遠來自人文薈萃的吉安,年少好學,在農村下放時便知種田好、讀書好,乘恢復高考之機先借讀南昌分院,再拿碩士博士學位,終成國內有數的明清史專家,筆耕不綴,著述頗豐。除此之外,方志遠還是全國人大代表,在人大會議上具有發言權和建議權,滿懷憂國憂民之心,經常在具有可行性的問題上,質疑政府行為的不妥之處,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席間道來,妙趣橫生,因所述內容屬于國家機密,恕不外傳;其后又在某人的誘導下,坦承心中永遠的傷痛----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剛留校時,方志遠學問好長相好,足可在歷史系的同齡人中排名前三位;但好景不長,何大進、陳解生兩位大帥哥相繼留校,學問不論,在長相方面卻把方志遠排擠出前三位,而要提升長相,卻不是通過后天努力就可以辦到的!于是乎只能在學問上下功夫。到了1994年,方志遠學問小成,名聲漸盛,何大進、陳解生相繼調出江西師大,方志遠學問長相并重,又可在歷史系的同齡人中重新排進前三位,此傷痛始能釋懷。今天晚宴,方志遠又與何大進、陳解生兩位老帥哥相逢。時隔近二十年,長相容貌與之相較,仍然略顯不足,舊傷已釋,又生新痛,唯有苦笑而已!何大進、陳解生連忙賠笑敬酒,閔智均贈以“鶴發童顏”美譽,眾人笑不可抑,方志遠表面笑納,心中卻暗自決定:今后席間相逢只談學問國事,不比長相容貌,以免再度刺激脆弱的心靈。
汪祖德是我們的第二任班主任,來自被譽為中華最美鄉村的婺源,生于1938年,今年已壽過孔夫子。他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擔任歷史系領導以后,與時俱進,善用各項資源,引領歷史系走上改革開放道路;退休后又自創外國小語種教學補習班,為自我增色,為外交出力,退休生涯過得非常瀟灑滋潤!如今的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兵強馬壯,教學并重,桃李遍天下,遺澤傳數代,汪祖德功不可沒!今天師生重聚,汪祖德更顯得精神矍鑠,只見他身穿黑色無袖衫,露出兩條白練也似的胳臂;光看這兩條胳臂,細皮嫩肉,皮膚白皙,五十歲左右的男人誰不羨慕?再看頸上臉面,皺紋極少,斑點全無,六十歲左右的男人難以普及;后看腿腳,才發現七十以上的男人也有不便之處------一只腳服從指揮,另一只腳卻自由散漫,是以行走之間,踩盡不平之處,方得平衡之道!汪祖德在聽說本班定下每十年間逢八慶賀進校、逢二慶賀畢業的聚會規劃后,表示愿意在2018年聚會時贊助黑色無袖衫若干件,先把上半身統一起來,用以遮掩身軀的多余脂肪,展示胳臂的完美曲線;方志遠不甘后人,當即表示愿意在2022年聚會時贊助紅色沙灘褲若干條,把下半身也統一起來,以示遵從孔夫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之教誨;至于2028年以后聚會,是否有人提供鞋襪以統一立場腳步,提供帽子以統一思想意識,非預約不能前知也!!!
歡快交流之時,無人想要拍照留念----照片是留給旁人欣賞的畫面,此情此景銘刻赴宴各人腦海,卻是無法與他人共賞的!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罷宴后與各位握手告別,我獨自漫步回家,是夜為陰歷六月廿五日,抬頭不見望月,唯有一片清輝撒下,卻難以知曉這到底是太陽還是月亮送給地球的禮物。此時酒足飯飽,心情大好,放眼望去,燈光與清輝相映,萬物有形而朦朧,方知在自然與社會中有我不多,無我不少。知曉了太多的歷史人物與事件,理解了太多的人間悲歡與離合,心中已無哀愁悲傷,亦無激情理想,這或許就是孔夫子的“六十而耳順”要求,抑或是莊子的“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的至人無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