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加節制地吃零食有損健康,中國有句古話叫“適可而止”,再好的東西也不要吃太頻繁。工作族飲食不規律、餓肚子容易得胃病,亂吃東西胃病同樣找上門。切忌空腹大量吃含咖啡因的咖啡、可樂、巧克力,對胃的傷害是極大的。
個案:天天可樂巧克力 7歲女童患胃潰瘍
前日,中央電視臺新聞播報了一則少見的病例,臺灣一個7歲小女孩因酷愛吃零食,患上胃潰瘍。家長介紹,這個小朋友尤其愛好可樂和巧克力,幾乎每餐都要吃。她一天能喝一大瓶約1250毫升可樂,吃一大塊巧克力。等到有吐血癥狀才發現得了嚴重胃潰瘍。
醫師解析
甜食+咖啡因
刺激胃酸分泌引潰瘍
可樂、巧克力有兩個共同點:甜、咖啡因含量高。而甜食、咖啡因會刺激胃酸過度分泌,久而久之,確實能引發胃炎、胃黏膜糜爛,情況嚴重時胃潰瘍就形成了。尤其空腹喝含咖啡因飲料,更易造成胃酸過多、傷害胃黏膜。其實,有胃病的人都知道自己要戒咖啡少吃酸少吃甜,不然很容易誘發胃病發作。茶葉雖然也含有咖啡因,但含量不如咖啡高。所以,胃有問題,淡茶還是允許喝的,但濃茶就不適宜了。
年關將至,家庭聚會多,孩子接觸到各種零食的機會也多,家長應限制孩童對含咖啡因食物(如巧克力、咖啡、濃茶、紅牛)的攝取量。如果愛吃孩子出現胃痛、嘔吐癥狀,應馬上帶其就醫檢查。陳延說,胃潰瘍的主要癥狀是胃痛、反酸,發展到吐血說明潰瘍侵犯到了胃的血管,上面個案中的小朋友吐血才看病,需要住院治療。
胃潰瘍其實是種常見病,但小孩很少有嚴重胃潰瘍,除飲食刺激外,一般情況下,兒童胃潰瘍通常是服用對胃刺激性較強藥物(如阿斯匹林、消炎痛、保泰松、糖皮質激素)等,或感染幽門螺桿菌造成腸胃炎所致。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通過“口-口”途徑,“手-口”途徑傳染到人體內。所以,家長要讓孩子培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喝生水,不要吃未煮熟的生食或未清洗干凈的水果,多人吃飯時實行分食制或使用公筷和公用湯勺。
吃零食不節制,消化功能受損
那么,除了咖啡因對胃的影響外,陳延表示,不加節制地吃零食,還會影響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為,不加限制地吃零食,消化道和消化腺始終得不到休息,打亂了胃腸道蠕動和消化腺分泌的規律,容易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這時,人容易出現上腹不適、疼痛、腹脹、呃逆、惡心、嘔吐等癥狀,還有些人會有排便不暢、便秘、腹瀉、排氣增多等問題。此外,毫無節制地吃太多零食還會干擾正餐,讓孩子變得食欲不振。如果從正餐中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素,對孩子的發育是不利的。更別說有些高糖食物帶來齲齒、肥胖等問題,油脂食品帶來性早熟問題等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