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心理組開過一個解答職業問題的帖子。可回答到最后我有點崩潰了——我發現很多問題是類似的,其中最典型的一個就是:“我不知道我喜歡什么,我不知道我擅長什么,我很迷茫,求指點。”
蒼天,回答這樣的問題基本要走一遍“我是誰,從哪兒來的,去哪兒”的哲學思辨,我hold不住了。
我一直認為在強大的自我實現意識面前,性格、學歷和拼爹都是浮云。但后來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也許很多人并沒有特別強烈的自我實現的沖動,平平安安過日子就挺好。一般來說,目標明確、意志堅決的人很少求助我,這不意味著他們沒有困惑和痛苦,只是他們會想出各種辦法自己踢掉職業道路上的小石子。可是無論如何,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國度,一個用35年走完了100年發展的激烈變動的時代,真心安于平淡是非常少見的品質。
職業規劃是個好詞,坦率地說有很多友商靠它來掙錢,所以這個詞早已經被用濫了。更坦率地說,我也想過用它掙錢,但后來發現還是掙企業的錢比較容易。非常非常坦率地說,做職業規劃是要與時俱進的,不是做一次管一輩子;而且職業規劃做得好與不好,與本人的價值觀人生觀關系很大——他人建議得再好,再替你著想,如果不是你發自內心要做,就一點兒意義也沒有。這就像再牛逼的肖邦也得李云迪來彈,我怎么擺弄出來的也都還是彈棉花的聲。
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進入職業的初期迅速找到目標和方向。那么,反過來想想,既然沒有方向,往哪個方向走不是走?!走著走著就知道自己喜歡和擅長什么了,感情都可以培養,更別提技能和經驗了。基本上,走進一項工作有點像開始玩一個游戲,選擇一個角色之后就可以組隊打怪刷經驗升級換裝備什么的——但誰也沒有規定一旦選定角色就不能換,也沒說不讓玩小號,更沒人攔著你把技能點加在什么殺招上。
想好了再走固然是美好的,但如果沒想好,先走著。走著走著,就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