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就是注重行為教育,側重“行”;言教就是注重語言教育,側重“知”。兩者結合起來就是“知行”教育或“言傳身教”,但“身教要重于言教”。
經常見有些孩子反駁父母,“你們要求我這樣做那樣做,你們呢?”說的讓父母啞口無言。
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怎么去做到呢?
1、言行一致
言行一致是一條首要原則。要求家長、老師和孩子都要做到,所說與所做保持一致。做了不一定要說,但說到就一定要做到,并且要做好。
學生每天的學習內容要吃透,作業要完成,這些無須多說,是孩子每天的學習目標、計劃,一定要不折不扣完成。
2、以身作則
家長、老師都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一言一行,做好孩子或學生的表率。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老師一定要先做到。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和擔當精神。
不讓孩子沉迷玩游戲,家長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游戲。
有個家長來向我訴苦,說孩子不聽話,逆反心里很重,性格孤僻,經常關在屋子里玩游戲,怎么辦?
我問他,“你們每天在做什么?是否經常關心孩子,與孩子交流。”她說:“我經常上晚班,每天晚上很晚回家。”我建議她,為了孩子應該換一份白天上班的工作。我又問她,“那孩子的父親呢?”她說:“孩子的父親除了給孩子做點晚飯之外,上班回家后也是常常關在房間里玩游戲,跟孩子很少交流談心。”這下我明白了,這個孩子平常嚴重缺少關愛,而且當父親的沒有很好的身教,孩子也跟父親一樣喜歡上網沉迷游戲,只能在網上與游戲交流,而嚴重脫離了現實世界的交流。
老師、家長讓孩子尊老愛幼,老師也要尊重孩子,一視同仁,不應語言粗俗、行為粗魯。家長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鬧矛盾、吵架。
家長要關愛孩子,但也不要遷就或過于溺愛孩子。否則容易助長孩子養尊處優,不守禮法,過于自私的壞習慣。
3、樹立榜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利用先進典型人物事件作為榜樣來教育孩子。但樹立的榜樣一定要真實、具體、突出,具有學習性和教育性。學校所選出的班干部、學習標兵、三好學生等都要遵循嚴格的程序和標準,要讓學生感到心服口服信服。
4、動手實踐
多實踐,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教育家陶行知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教育要從書本的到人生的,從狹隘的到廣闊的,從字面的到手腦相長的,從耳目的到身心全顧的。要讓學生從書本知識里走向生活實踐中,從校門里圈著的小世界,走向校門外廣闊的大世界。
要深入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學習領悟,比如:讓孩子養成愛勞動的習慣,讓孩子學做飯、學種花、種菜、學會花錢理財等,讓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和交流活動,讓孩子多交有益朋友,學會獨立生活和思考,學會獨立解決學習及生活中的困難問題。
5、修身養性
家長要帶領孩子注重自身修養、鍛煉心態,培養健全人格精神,參加各類積極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培養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
多帶孩子旅游及郊游,讓孩子身心融入大自然,對自然產生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道法自然。
學校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類有益文娛活動,在不影響教學和學習的前提下,鼓勵學生成立“讀書小組”、“小記者”、“小攝影”、“小主持”、“小歌手”、“小作家”、“小幫手”、“愛心公益小隊員”等各類興趣活動小組。讓學生成為一個見義勇為、助人為樂、明禮誠信、遵紀守法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