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網絡上曝光,高鐵上出現“霸座”事件接二連三 ,此事炒的沸沸揚揚,看似一件小事,實則是國民素質的體現。
時下有人認為守規矩人吃虧,不守規矩人占贏,誰守規矩,誰是笨蛋。社會總是默認那些不守規矩(規則)的人。
事實到底是怎樣呢?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還是遵守規矩(規則)的,只有少數人破壞規矩,試想最常見的交通規則要遭到破壞和挑戰,你想想最后會是一種什么后果,必然會影響大家交通行駛,嚴重會導致車毀人亡,性命攸關,你還敢違背和破壞嗎?
不守規矩,大家都會受害。
雖然,也有少數司機就是搶道、占道、逆向行駛、酒后駕駛、超速行駛、夜間行車一直打遠光燈,給別人制造障礙等破壞規矩行為,這些都需要在交通中加大監管及處罰力度。而當前最應該重視的是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違背規矩(規則)的行為,看起來是小事,而養成壞習慣就是影響國民素質提升的大壞事。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讓人們生活美好,讓社會文明進步,必須讓民眾素質在遵守規矩和規則中不斷提升。
發達國家及我們周邊有些國家在這些方面做的不錯,就不單獨舉例了,本文只針對我們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提高認識,采取切實措施,加強改進,讓國民素質在規矩(規則)約束中得到整體提升。
1、何為規矩和秩序?
規矩,本指數學中的兩種工具,比喻為一種標準法度。實際中是指為了維護事物正常運行秩序,保障事物按規范運行而制定并要求執行的一些規則要求(條條框框)。
規矩(規則)有破有立,破舊立新,但又不能反復無常,要遵行客觀規律及實際情況變化。規矩是人制定的,也是用來約束人(包括制定規矩的人)的行為的。反對制定潛規則。
秩序是指按照一定規矩(規則)行事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狀態,是嚴格執行社會規矩(規則)的良好反映。
守規矩(規則),才有好秩序。好秩序是國民素質提升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具體表現。
2、破壞規矩的表現及危害
(1)破壞規矩行為主要表現為:
違背道德:違背社會公德及職業道德的行為。
違背法律: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與法律背道而馳,以身試法,違法犯罪等行為。
不守紀律和規章制度:無視紀律和制度,搞特殊化;置身紀律和制度之外,我行我素,違反和破壞紀律和各項規章制度的行為。
潛規則:做一種反正常規矩和規則的行為。是一種利用打規矩擦邊球或變換規則而損害他人利益的行為和方式。
違背和破壞客觀規律的行為:這種行為影響惡劣,破壞性強,且長久。
(2)破壞規矩行為的危害
破壞社會正常運行及生活秩序。
無視道德法律及制度的尊嚴,有損社會文明進步和公序良俗的建立和維護。
損人害己,危害社會。
侵犯他人正當權利,損害他人利益。
對社會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同時影響人們價值觀的形成,使國民素質降低及社會文明和諧倒退。
違背和破壞客觀規律,最終受到規律的制裁。
前不久,號稱“本世紀最強的超級臺風”——“山竹”瘋狂登陸香港等地后,兇猛前所未有。山竹的風眼比香港都大,每小時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600多顆廣島原子彈,人們對自然的肆虐,“無能為力,只有等死”。
很多網友驚嘆:人類半個世紀向海洋扔掉的垃圾,大自然不過半天就還回來了。人類因不守規矩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傷害),導致許多珍稀鳥類和魚類等海洋生物滅絕,海洋生存環境惡化,后果觸目驚心。
實踐再次證明,違背規律(規矩、規則)終將受到無情的懲處和制裁。
3、如何守規矩,護秩序
(1)遵守道德:道德是社會約束民眾心靈和行為的規則。
(2)遵守法律:是國家約束國民行為,保證社會正常秩序的強制性的規則。
(3)遵守規章制度:是組織內部約束全體成員言行的規則。
(4)遵守紀律:是組織、機構、團體(團隊)約束成員言行的規則。
(5)遵守秩序:要求所有人要維護和保證規矩(規則)的執行和秩序的穩定,讓所有人都是良好秩序的守護者和受益者。自覺與破壞秩序的行為作斗爭。以遵守秩序為榮,破壞秩序為恥。
(6)養成良好行為習慣:行為和習慣雖具有極強的個性化和自主性,甚至有時與規矩相沖突,如行為桀驁不馴、放蕩不羈、我行我素,不服管治等,但也要遵循規矩,做到入鄉隨俗,遵遵紀守法,明禮誠信。要養成良好的習慣,要讓良好的習慣適應和體現規矩和規則。
(7)保守內心的善良和正直。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堅守自己的內心的善良和真誠,保守內心是一種境界和可貴的品質。
(8)從我做起,嚴以律己,立即行動。人人都遵守規矩,執行規則,社會文明秩序就會更加美好和諧。人們的素質自然就會進步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