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發生的故事真是美麗動人,而又無比凄美,這都有有關風流皇帝唐玄宗與楊貴妃之間的故事,不過這些故事流傳至今,對西安的文化歷史、經濟生活以及當今人們的愛情生活都產生了巨大深遠的影響。
不來這里,真的不知道這里發生了那么多有趣的故事,不過這些故事的代價都是挺大的,一場“安史之亂”,讓楊貴妃被逼自縊身亡,唐明皇差點丟掉了大唐江山。
難道你不想知道中國石榴樹栽培的歷史,在中國石榴樹最早是栽在哪里?華清池的唯一一棵“成精”的千年石榴古樹就是楊貴妃親自種下的,楊貴妃為什么喜歡看石榴花,吃石榴果,穿石榴裙?“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怎么來的?石榴為何成為西安一重要經濟產業?西安市的市花為何又是石榴花?當今的男女青年求愛時為何愛說“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就從這顆“千年成精”的古樹說起。
我拍攝的石榴果實,晶瑩剔透,果實飽滿,溢彩流光,甜甜酸酸,緋紅似火,象征愛情紅紅火火,家庭多子多福,生活甜甜蜜蜜。誰不想擁有這樣美好幸福的生活呢?
這一趟我們真的沒有白來,帶著一些的疑問,在導游小姐的提示下,一步步揭開了這些神秘的面紗并找到了答案。
從我拍攝的照片和下面的截圖提示文字中,也可以了解一些有關上述問題的大概。
1、中國石榴石栽培有2000多年的歷史。
中國的第一棵石榴種,就是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帶回來的。關于石榴的來歷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張騫奉漢武帝之命出使西域13年之久,不遠萬里帶回石榴、葡萄,胡桃,西瓜,葫蘆等種子。
石榴首先在當時的帝都長安上林苑、驪山溫泉宮種植。據漢上林令虞淵追憶,上林苑其時栽植奇花異卉達三千株,內有“安石榴十株”。因得到漢武帝的喜愛,爾后又命人將石榴栽植于驪山溫泉宮,供皇子、后妃們觀賞用。但那時種植的石榴樹都沒留存下來。直到唐朝唐玄宗時期因得寵的楊貴妃喜歡石榴,才得以大面積種植推廣。
相傳,武則天十分崇尚石榴。因此,石榴栽培在唐代進入全盛時期,一度曾出現石榴“非十金不可得”和“榴花遍近郊”的盛況。至今馳名中外的臨潼驪山北麓長達15公里的石榴林帶的形成,以及臨潼石榴的出名,與驪宮園林的淵源不無結緣關系。今天的臨潼被譽稱為“石榴城”。
2、這是一顆已“成精”的石榴樹。
這棵石榴樹盤根錯節,樹干遒勁,年代雖久遠,但仍然郁郁蔥蔥,每年開花結果,深得游客喜愛,樹干造型奇特,好像被能工巧匠所雕琢,凸起的部分被游客摸得油光發亮。
據記載,石榴樹一般只存活200年,楊玉環當年栽種且唯獨剩下的這顆石榴樹,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每年還能結下4枚左右飽滿的石榴果實,你覺得它神奇嗎?我覺得它已長成了千年“石榴樹精”。這真是一個傳奇的“活化石”。不是“風水寶地”不會有這樣的神奇出現。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任何人。我們對自然應始終存敬畏之心。
也許這棵樹,已成為古代皇帝這個行宮御苑的靈魂和當今華清池庭院一個美麗的風景。
3、“一年紅”的來歷。
楊貴妃為何喜歡看石榴花,吃石榴果,穿石榴裙?
石榴花開嬌紅似火,特別艷麗好看。
很多人只知道楊貴妃“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典故,卻并不知道“一年紅”的來歷。
每年10月到次年春天,唐明皇就要帶楊貴妃來這里祝一段時間,楊貴妃喜歡親手摸一摸一成熟的石榴果,并將粉紅額胭脂留在了果實上,于是看著紅紅的石榴果,唐明皇李隆基就將這棵樹起名為“一年紅”。真是人得寵,樹跟著沾光。即“人紅樹也紅”。
石榴果特別有營養價值,內含鞣花酸,具有美容效果,解酒,抗衰老,而楊貴妃又肌膚如玉,特別講究美容,女人一旦失去容顏,對皇上就失去吸引力了。
穿石榴裙也是楊貴妃的最愛,穿著這樣的衣服,自然有一種艷麗如火的感覺。不然,怎么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此時近70歲,而楊貴妃36歲左右,真是花開燦爛的時候,加上石榴裙的打扮,簡直就是一顆閃亮的明珠。用現在話說,就是受人追捧的“明星”。
一時間,楊貴妃成了一個愛穿“石榴裙”的“明星美女”,而且還深受皇帝的喜愛和寵幸。自然,其他的妃子是不能穿“石榴裙”的。因為,這成了她的“專利”。
不過楊貴妃哪里知道,這種尋歡作樂把李隆基和自己都給害了,說實在的,也不能全怪楊貴妃,李隆基也被美色沖昏了頭腦,自古以愛,一個巴掌拍不響,更何況是“云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游夜專夜。”呢?
當時,全國人民都看著他倆“墜入愛河,嬉戲娛樂”,不理朝政,誰還受得了?真是“福兮禍之所伏”。
4、“拜倒在石榴裙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唐明皇終日不理朝政,大臣們只怪楊貴妃,獨霸皇上,紅顏禍水,罪魁禍首,難道還能說皇帝的不是?
大臣們于是對楊貴妃不行禮儀,這下楊貴妃不干,很生氣,這不明明瞧不起自己嗎?這還了得。不成了笑話。楊貴妃在皇帝面前撒嬌,生氣,唐玄宗于是就下令,“大臣不給楊貴妃行禮者,格殺勿論!”,而且必須行跪拜禮,這下,楊貴妃更加得意忘形。而滿朝文武百官,則噤若寒蟬,敢怒不敢言,只好以乖乖“拜倒在石榴裙下”解嘲。
這可真稱得上是中國官吏史上一段屈辱的歷史,荒唐而可笑!
楊貴妃這下在人的尊嚴上徹底得罪了文武百官,你猜猜會有好果子吃嗎?因為,這不是百官們自愿的,而是被逼強迫的,甚至出現楊府一家得寵,楊家獨霸朝廷的局面。
大臣們不干,要造反,于是“安史之亂”逼得皇帝倉皇出逃,楊貴妃也跟著逃難。她也知自己罪責難逃,確實“紅顏禍水”,為了保住大唐江山,只好犧牲自己,成全深愛自己的唐明皇,度過這場劫難。
于是,楊貴妃在逃跑的路上,被逼自縊身亡,了卻紅塵所有留戀。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海誓山盟“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終因他倆“入戲太深”而無法“美夢成真”。
歷史給她開了一個莫大的玩笑,要是現在,楊貴妃再活上一次,她還會重蹈覆轍嗎?
發生在這里的歷史故事,真的是讓人深思。想想前面講的“西安事變”,再想想“安史之亂”,難道沒有一點歷史大變革的巧合嗎?雖然背景不同,起因不同,但發生在這里的都是影響中國歷史驚天動地的兩件大事。
5、石榴花成為當今西安的“市花”,石榴成為當地重要的產業經濟。
楊貴妃雖早已作古,但那棵“一年紅”卻在1200多年中歷經風霜,成為華清池的一大象征。也說明這片地方適合種植石榴樹。
石榴進入中國2000多年,自唐以來1200多年在西安一帶廣種石榴,現在這里已成為中國石榴產業園,名副其實的石榴之鄉,也成為當地一項重要產業經濟。
石榴花花紅似火,象征著青春與活力,更寓意著西安這座古老城市紅紅火火,蓬勃向上。
石榴花開爛漫,生機盎然,閃爍著火一樣的光輝,火一般的熱情。艷而不俗,分外好看,曾激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激情。
在古代皇家貴族階層,石榴花在同樣是端午節的驅邪吉祥物。清代來自意大利的宮廷畫家郎世寧于1732年畫了一幅《午瑞圖》。畫面上青瓷花瓶中插菖蒲、艾蒿和盛開的石榴花、蜀葵花。宮中檔案說此圖“端陽節備用”,表明當時宮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石榴等的習俗。
這些更增添了人們對石榴花的向往與喜愛,人們常說五月石榴紅似火,古人又把農歷五月,稱之為“榴月”。驪山之麓,遍布榴園,初春嫩葉抽綠,婀娜多嬌,尤其以五月榴花紅似火,白居易曾贊美“花中此物是西施”。
石榴與西安這座古都結下了不解之緣,象征著成熟的美麗、富貴、多福多壽、子孫滿堂、興盛紅火、生機盎然的石榴花,作為西安市的市花是再合適不過了。
6、最后說說現在“拜倒在石榴裙下”象征著青年追求美好的愛情。
過去已過去,歷史是一面鏡子。
楊貴妃為了美貌、個人愛好和吸引皇上,對石榴情有獨鐘,和風流皇帝李隆基導演了一曲“石榴裙”的鬧劇,差點一發不可收拾。可如今,還是因為石榴樹變成了三件大好事:
一是石榴花成為西安市的市花。
二是石榴樹成為當地一項重要的產業經濟,受益當地人民。
三是石榴嬌紅似火,生機勃勃,果實晶瑩剔透,營養豐富,已成為美容養生食品,而且還成為年輕朋友追求愛情的承諾,崇尚浪漫的象征,表達了一種幸福美好的追求。
四是楊玉環當年種植的一顆“一年紅”石榴樹,已成為這段寶貴歷史的“活化石”和見證。這棵“已成精”的古老的石榴樹,成為華清池一顆耀眼的明珠,一個閃亮的風景。
上圖:據說,天天摸摸這顆石榴樹,會很幸運的。
石榴樹一般只存活200年,楊玉環當年栽下唯獨剩下的這顆石榴樹,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每年還能結下4枚左右飽滿的石榴果實,你覺得它神奇嗎?我覺得它已長成了千年“石榴樹精”。這真是一個傳奇的“活化石”。不是“風水寶地”不會有這樣的神奇出現。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觀點,不代表任何人。我們對自然應始終存敬畏之心。
也許這棵樹,已成為古代皇帝這個行宮御苑的靈魂和當今華清池庭院一個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