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教育部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會上,教育部考試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孫海波就今年高考的一些重大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梳理一下孫海波主任的回答,可以看出,今年的高考將會呈現出這么3個特點 :
1.在命題原則上,“穩”字當頭。孫海波主任表示,今年的高考命題將保持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的相對穩定。
2.在命題的總體思路上,將突出三個重點。孫海波表示,今年的高考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高考,同時是高考改革深入推進形勢下的高考,因此,命題的總體思路將從三個方面重點展開。這三個重點是:鑄魂育人、落實改革、確保穩定。
3.在能力的考查上,加強對關鍵能力的考查。
把這三個特點落實到高考語文上,今年的高考語文試題將會以這3個面貌出現在考生和世人面前。這3個面貌是:基本面貌不會變,局部會有微調;鑄魂育人是總的指導思想,將貫穿全卷;突出關鍵能力的考查。下邊筆者結合近幾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做一具體分析。
這里所謂的“基本面貌不會變,局部會有微調”從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孫海波答記者問上看,是指試卷結構、題型題量、考試難度基本保持不變,但在個別題型上會根據高考改革的進程做出微調,有可能出現新的題型。具體來說:
1. 試卷結構基本不變。這就意味著今年的高考語文試卷在結構上依然會呈現出四大板塊的基本格局。這四大板塊是: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語言運用和作文;現代文閱讀依然包括論述類文章閱讀、實用類文本閱讀和文學類文本閱讀;古詩文閱讀依然包括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鑒賞和古詩文名句默寫;語言運用依然出5道題:前3道不變,后兩道變化;作文依然是任務驅動型的新材料作文。
2. 題型題量基本不變。現行高考語文試題的題型從考查目的和考題性質上看,基本題型有三種:閱讀題、語用題和作文題;從考題形式和要求上看,基本題型有6種:選擇題、填空題、翻譯題、簡答題、改錯題和寫作題。這兩類9種題型今年應該不會變。
現行高考語文試題的題量共四道大題22道小題,這種題量今年應該也不會變。
4. 局部會有微調。從我們目前能得到的信息看,局部微調可能會體現在這么兩個方面:一個是語言運用題的后兩道題,即全卷的第20題和第21題;一個是文言文閱讀題可能會出現一道主觀表述題。
就前一個方面而言,乃是高考語文試題一貫的表現!說得詳細一些,歷年的高考語文語言運用題共出5道,前3道基本不變,后兩道一直在變,今年在這個方面應該還是這種情況。
就后一個方面而言,教育部考試中心在今年3月份給實施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福建、浙江、江蘇等三個省份命制了一套復習樣題,樣題中文言文閱讀題設計了一道主觀表述題。那么,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年的文言文閱讀題也會這樣來考?應該說可能性很大。
什么是“鑄魂育人”?“鑄魂”就是“鑄”中國魂,“育人”就是育中國人。說得詳細一些,就是鑄有中國魂、中國心的中國人,這樣的中國人必須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寶貴的革命文化和先進的社會主義文化融進自己的血液中,落實到自己的言行中;這樣的中國人必須有甘愿為祖國富強而獻身的犧牲精神和英雄精神;這樣的中國人必須有自覺抵制西方反華勢力的宣傳和引誘的斗爭精神。
“鑄魂育人”將怎樣體現到全卷中呢?就閱讀題而言,在選擇閱讀材料的時候,試題會緊扣那些能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寶貴革命文化、先進社會主義文化,且富有時代性、典型性和多樣性的閱讀材料來供學生閱讀答題。
就語用題而言,試題材料的選擇同樣會扣住這一特點,但同閱讀題的材料相比,在具體形式上會精微得多。
就作文題而言,試題提供給學生的審題材料及材料蘊含的話題同樣會沿著這個方向設計,并更具時代性、典型性。對此,筆者已經寫有多篇文章做過專門論述,有興趣的讀者可關注立恒語文,搜索查看。
就語文學科而言,哪些是關鍵能力呢?筆者以為,就是《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語文核心素養”。《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表述這個概念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言實踐活動中積累與建構起來,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語言能力及其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思維方法和思維品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語文核心素養的內涵《標準》認為主要包括: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
結合近年來教育部考試中心提出的“一體四層四翼”的高考評價體系和高考語文試題的主要特征,高考在具體考查中會突出這么幾種能力: 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審美鑒賞的能力等這些適應未來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所需的至關重要的能力。
今年的高考語文如何來考?6月19日教育部的舉辦的新聞發布會可說是將基本格局已經呈現在了考生面前。筆者依據這個發布會所梳理出的三個方面6個關鍵點就是今年語文高考的基本面貌,對這個面貌相信大多數高三老師和考生并不感到陌生。因此,高三的學子只要按照老師先前安排的路子,認真復習、扎實努力,相信今年高考定能取得圓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