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飯鍋的內膽涂層有毒還致癌,世界衛生組織呼吁停止使用......”
張阿姨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很嚇人的消息,文章里的專家說電飯鍋的內膽涂層是用化工材料做的,對人體有害,甚至會誘發肝癌。張阿姨看完文章后,心慌了,趕緊把文章發到了家族群里,大家你一嘴我一嘴地討論了起來。
@難得糊涂:家里的電飯鍋都用十幾年了,涂層都沒了,現在我還不是好好的!
@春風:還有有一定道理的,我家用的就是不銹鋼的內膽,雖然貴,但是用得放心
@山水人:現在市場賣的基本上是涂層電飯鍋,我想買不加涂層的也找不到!
……
電飯鍋幾乎是家家戶戶都有的電器,可是它的內膽涂層危害真的這么大嗎?小艾今天就好好和大家聊聊。
電飯鍋內膽根據鍋體的材質主要可分為不銹鋼、合金鋼、鋁質和鐵質四種,涂層材料則主要有陶瓷和特氟龍兩種。因為鋁具有受熱均勻、傳熱快的特點,所以目前市面上的最為常見的電飯鍋內膽為鋁質的。
鋁質不能和食物直接接觸,所以在內膽表面會有一層可起到防護作用的涂層。部分不銹鋼內膽為了讓其變得更加防粘,也會使用涂層來隔絕食物和內膽的接觸。
目前最為常見的不粘鍋涂層為特氟龍材質,特氟龍主要是聚四氟乙烯材料,屬于化學惰性材料,這種材料具有潤滑性好、摩擦系數低的特點。
但是目前市面上有些不法商家會使用全氟辛酸銨的加工助劑,這種物質和潰瘍性結腸炎、高膽固醇等疾病的發生存在一定聯系,并且具有一定致癌風險,國家已經禁用。所以日常購買電飯鍋內膽,一定要認準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不要選擇一些三無產品。
值得提醒的是,特氟龍涂層雖然無害,但是在高溫環境下,聚四氟乙烯會分解出碳酰氟,該物質會給肺部帶來強烈的刺激,可導致肺氣腫發生。
了解了電飯鍋內膽后,再來了解下很多人擔心的一個問題,高溫煮飯中的電飯鍋是否會分解出一些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給身體帶來風險呢?
央視新聞曾對此進行過一項實驗,實驗特別邀請了中國家用電器研究所工程師馮雪進行操作。馮雪先從電飯鍋內膽中刮取少量涂層,將涂層轉移到容器中,并對刮下來的涂層進行稱重。
最后將其放置于熱重分析儀上,觀察特氟龍的分解溫度。最終得出結論,特氟龍在達到300℃后才開始分解,溫度越高,所分解的產物也就越多,毒性也越強。
圖源央視網
華中農業大學的王魯峰副教授表示,我們日常煮飯時鍋底部的溫度一般會在110~120℃之間,煮粥時的溫度會更低一些。在這個溫度下,涂層根本就不會發生分解,也不會有什么揮發性的毒害。
即便是電飯鍋內膽不小心脫落,它也不會融進米飯內。退一萬步講,即便是脫落的涂層混進米飯內被人食用,也會隨著體內的廢棄物一起排出體外,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
既然涂層即便是誤食也不會給健康帶來風險,那是否說明已經刮花、脫落的內膽也可以正常使用?反正也不會產生健康威脅,這個想法可行嗎?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再使用涂層已經被刮花或是脫落的了電飯煲內膽。因為涂層一旦發生脫落,鍋的不粘性會大打折扣,很容易會導致食物出現焦糊,影響正常食物的口感;并且,涂層脫落的過于嚴重會導致鋁質底材露出,繼續使用底材暴露的內膽煮制食物,食物內的酸性、堿性物質可能和鋁發生化學反應,長期使用會帶來一些健康隱患。
了解了這么多關于電飯鍋內膽的事情,但是還是不知道具體要用什么內膽比較好。別急,小艾這就來教你選擇。
1、鋁制內膽
在正常使用鋁質電飯鍋內膽,且涂層完好的情況下,不會給健康帶來威脅。日常使用鋁質電飯鍋內膽時,要注意經常觀察涂層的情況,發現大面積脫落建議及時更換。
2、不銹鋼內膽
不銹鋼內膽最好的材質是使用304板材加工制成,304不銹鋼具有不銹、耐腐蝕性能和很好的抗晶間腐蝕性能。但是它的表面不粘性較差,在煮飯的時候很容易粘鍋。
值得提醒的是,日常購買不銹鋼內膽的電飯鍋,不建議選擇售價非常低的,售價低的內膽很可能是采用了一些低端板材制造,這類材料在煮制食物時容易析出一些有害金屬,對健康不利。
3、陶瓷內膽陶瓷具有天然的不粘性、防刮耐磨性和高熱效能,一般不需要額外的涂層就能達到不沾的效果,同時也不會析出有害物質。但是陶瓷內膽價格也相對較貴。
在生活中使用什么樣的內膽,按需選擇即可,注意要購買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在正確使用的前提下,不會給健康帶來額外的風險,無需過多擔心自己嚇自己。參考資料:
[1]《[生活提示]正常使用不粘鍋 特氟龍不會分解》.央視網.2019.12.14
[2]《不粘鍋涂層會致癌嗎?》.中國家庭報.2021.6.1
[3《揭秘:涂層脫落的電飯煲 還能繼續用嗎?》.央視財經.20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