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注:成、幼蟲均能危害,成蟲以危害瓜葉、花、幼果為主,幼蟲以危害瓜根為主。
黃足黃守瓜,別名守瓜、黃蟲、黃螢等,屬鞘翅目葉甲科,喜食菜瓜、黃瓜、絲瓜、苦瓜、西瓜等葫蘆科栽培,也危害十字花科、豆科、茄科蔬菜。是瓜類苗期毀滅性害蟲。成、幼蟲均能危害,成蟲以危害瓜葉、花、幼果為主,幼蟲以危害瓜根為主。
1. 為害特點
成蟲取食幼苗、葉和嫩莖和果實。成蟲取食葉片時,以身體為中心、身體為半徑旋轉咬食一圈,然后在圈內取食,在葉片上形成一個環形或半環形食痕或圓形孔洞。嚴重時葉肉吃光,并咬斷瓜苗,造成死苗。也食害花和幼瓜。
幼蟲在土中咬食瓜根,導致瓜苗整株枯死,低齡幼蟲為害細根,3齡后蛀入主根及靠近地面的幼莖,鉆食在木質部與韌皮部之間,使地上部分萎蔫枯死。也蛀食貼地面生長的瓜條,引起瓜果內部腐爛。
2. 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約9毫米,長橢圓形,除前、中、后胸及腹部腹面為黑色外,蟲體其他部位為黃色,前胸背板長方形,有一波浪形凹溝。
卵。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黃色,表面有六角形蜂窩狀網紋,近孵化時灰白色。
幼蟲。初孵白色,以后頭漸變為褐色。體長圓筒形,老熟時體長約12毫米,頭部黃褐色,前胸背板黃色,體黃白色,尾端臀板腹面有肉質突起,上生微毛。
蛹。長9毫米,裸蛹,乳白帶有淡黃色。
3. 發生規律
成蟲稍有群集性,喜陽光 ,飛翔力強,有假死性。成蟲取食葉片時以身體為半徑旋轉咬食一圈,再食圈內葉片,在葉片上留下環形食痕或孔洞。
雌蟲一生交配多次。交尾1~2天開始產卵,每雌產卵250~400粒。卵大多成堆,或散產于寄主根際附近濕土凹陷處。產卵時對土壤有一定的選擇性,最喜產在濕潤的壤土中,黏土次之,干燥砂土中不產卵。
產卵多少與溫濕度有關,20℃以上開始產卵,24℃為產卵盛期,此時,濕度越高,產卵越多,因此,雨后常出現產卵量激增。
幼蟲孵化后即鉆入土內,尋找寄主組織為害,先吃支根、主根及莖基。3齡后蛀入主根或近地的根莖內部上下蛀食,一株食盡后又食他株。老熟后即在為害部位附近作土繭化蛹。
在我國不同地區1年發生代數不同,南方3~4代,北方1代。以成蟲潛伏在向陽的土縫、草堆和枯枝落葉處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氣溫達10℃越冬成蟲開始活動,4月中下旬成蟲陸續從越冬寄主遷至瓜苗上危害,對剛出土的瓜類幼苗危害最大。
一年中黃守瓜在5月中旬至8月田間數量最多,危害嚴重。由于黃守瓜成蟲具有遷飛性和假死性的特點,在防治上對于連片的瓜地一定要注意做到群防群治,才能取得最佳防治效果。
4. 綜合防治
(1)農業防治
提早移栽,用溫床育苗,提早移栽,待成蟲活動時,瓜苗已長大,可減輕受害。摘除部分雄花花蕾。雄花初現蕾時,摘除部分雄花花蕾,可提高產量,減少成蟲。合理間作,瓜類與甘藍、芹菜及萵苣等間作可明顯減輕受害。
(2)人工捕捉
在瓜苗較小時,不宜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因為用藥后一般只能維持1~2天,第三天成蟲又飛來了,又得用藥,這樣頻繁用藥,會使瓜類幼苗產生藥害,又增加生產成本。
可在早晨植株露水沒干時,成蟲活動不太活躍,不易飛翔,可人工捕捉,如果成蟲正在雜草上取食,連草帶蟲一起拔除。
(3)網捕成蟲
將白色紗窗布剪成(50~60)厘米×(30~40)厘米方塊,縫成高30~40厘米、直徑15~18厘米的圓筒,一端縫合。
于幼瓜苗出土后1~2天內,在每穴幼苗周圍插4根直徑1厘米左右、高40~50厘米的小竹竿(或小木棍),竹竿入土深10厘米左右,然后將開口的一端向下罩在四根小竹竿上,罩住幼苗,紗窗布下端用土塊壓緊不留縫。幼苗莖蔓長30厘米以后揭去。
(4)驅避成蟲產卵法
趁早上露水未干時,在瓜類蔬菜植株的根際土面上鋪一些能驅避黃守瓜成蟲的草木灰、煙草粉、黑籽南瓜枝葉、艾蒿枝葉等,驅避成蟲在瓜類蔬菜植株根部產卵,可減少瓜類蔬菜根部黃守瓜幼蟲的數量,預防黃守瓜幼蟲對瓜類蔬菜的危害。
在瓜苗周圍間種早春蔬菜。在幼苗出土后用紗網覆蓋的同時,在植株周圍撒播莧菜、落葵、蕹菜等早春蔬菜,有阻止黃守瓜成蟲產卵的作用。
(5)集中燒毀
5月中下旬成蟲開始產卵于植株的根部,此時,若收集蟲卵,集中燒毀,可以從總體上減少蟲口數,方法是:趁早上露水未干時,在瓜類蔬菜植株的根際土面上鋪一些鋸木屑、秕糠、麥芒、麥稈、茅草等(就地取材,選一即可)。
鋪后7~10天,小心將草物收集起來,集中燒毀,殺死蟲卵,可減少蟲口總體數量,從而減輕黃守瓜的危害程度。這些草物收集燒毀后,再在植株根部重新鋪草物,依此法類推。
(6)生態防治
可將茶籽餅搗碎,用開水浸泡調成糊狀,再摻入糞水中澆在瓜苗根部附近,每畝用茶籽餅20~25千克。也可用煙草水30倍浸出液灌根,殺死土中的幼蟲。
(7)藥劑驅蟲
可用化學農藥驅避成蟲,農藥不接觸幼苗,既不會使瓜苗產生藥害,又能防治黃守瓜的成蟲,達到保苗的目的。方法是:將一頭纏有紗布或棉球的木棍或竹棍蘸取稀釋倍數較低的農藥,把蘸有農藥的紗布或棉球的一頭朝上,插在瓜苗旁,每蔸一根,注意與瓜苗的高度一致或略低。
待紗布或棉球上的藥干后,再蘸取農藥,插回原處。農藥可選用52.5%毒死蜱·氯氰菊酯20~3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5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20倍液等。蘸取的農藥交替使用,驅蟲效果更好。
(8)化學防治
噴霧防治成蟲:可選用40%氰戊菊酯乳油8000倍液,或0.5%楝素乳油600~800倍液、2.5%魚藤酮乳油500~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劑2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7%三氟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4%甲氧蟲酰肼懸浮劑2000~3000倍液、20%蟲酰肼懸浮劑1500~3000倍液、50%丙溴磷乳油1000~2000倍液、30%毒·阿維乳油1000~2000倍液等防治成蟲。
灌根防治幼蟲:6~7月是防止幼蟲在瓜類蔬菜根部危害的重點時期,此期要注意經常檢查,發現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時,除了考慮瓜類枯萎病外,更要及時扒開根際土壤,看植株根中是否有黃守瓜的幼蟲。
低齡幼蟲為害細根,3齡以上幼蟲蛀食主根后,地上葉子萎縮,嚴重的導致瓜藤枯萎,甚至全株枯死。如發現有幼蟲鉆入根內或咬斷植株根部,及時根際灌藥,可選用90%敵百蟲晶體15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7.5%魚藤酮乳油8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1500倍液、24%氰氟蟲腙懸浮劑900倍液、10%蟲螨腈懸浮劑1200倍液等。7~10天1次,交替使用,效益好。
來源:雨蔬農業,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刪除該文章或更正來源及作者,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