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東茶在普洱茶界聲譽不算高,相較景邁、布朗山、易武等炙手可熱的山頭,景東茶就顯得寂寥多了。提起景東茶,經常有茶友談論到:“景東茶相較于勐庫茶,茶味更為柔和,不同于班章茶的霸釅,其獨特的香味以及回甘好的特質,讓人久久迷戀。”
景東,古稱銀生,位于滇西南中部,是普洱市的北大門,也是普洱市的八大古茶山之一。
景東的茶葉版圖,主要是由景東五座古茶山構成——老倉福德古茶山、金鼎古茶山、漫灣古茶山、御筆古茶山和哀牢山西坡古茶山,除了哀牢山西坡古茶山之外,其余四座都屬于無量山系。接下來,筆者就一一為大家介紹景東這著名的五大古茶山。老倉福德古茶山位于景東縣北部,古茶園主要分布在無量山東坡,呈塊狀分布。這里的古茶樹多數與闊葉林混生,茶樹種植密度較為稀疏,人為極少干預,且茶園與國家級無量山自然景區相連,多在村寨邊,從而制成的茶富蘊山野氣韻,湯感醇厚飽滿,苦顯澀弱,回甘稍慢但持久。老倉福德古茶山,在歷史上也甚為輝煌。民國年間,愛國人士羅俊卿為振興實業以救國,而開發老倉福德茶山并創制“老倉茶”。隨后,老倉茶經云南省勤業會審查評定為優等獎。解放后,老倉福德古茶山的茶產業得到長足發展,茶葉面積發展到2萬余畝。近年來,新建2個普洱茶加工廠,發展了29個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和28個茶葉加工初制所。老倉福德古茶山上生產的茶葉每年銷售勐海大益、下關等知名茶企,成為普洱茶優質原料基地。金鼎古茶山位于景東西部,古茶園分布在無量山西坡、瀾滄江北岸的深山密林里。這里的古茶園面積約0.48萬畝,零星分布,多數種植在村寨周圍、村民的房前屋后,樹齡都在百年以上。以金鼎古茶山的茶葉制成的茶,最大的特點就是條索較細短,苦能化甘,且回甘持久,余韻無窮。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普洱茶品質及口感的追求。金鼎古茶山的茶樹,多被茶商用于制造“單株”收藏。其中最為知名的景福鄉雞林茶(JD2006-103),因其茶多酚和咖啡堿含量都比其他茶樹要高出許多,是制成高品質普洱茶和紅茶的原料,茶商甚是青睞。漫灣古茶山位于無量山西坡,有安召、窩落地、中山箐以及王家箐這四個代表古茶園。其中窩落地古茶園是漫灣古茶山中茶質上乘,名氣較大的古茶園。漫灣古茶山早年因茶葉價格低,很多茶園疏于管理,甚至荒廢。近年來,隨著古樹普洱茶熱,這里的古茶樹大多被茶商采摘與利用。這里生產的茶,條索短、色黑,湯質稍薄,苦顯于澀,能化開但稍慢;細品,能感受到山野氣韻。御筆古茶山以中原傳統文化、古傣族文化、古布朗族等多樣文化互相交融而形成的獨特銀生文化,隨著銀生文化的挖掘,御筆古茶山越來越受到外界的關注。御筆古茶山位于景東縣城附近,屬無量山東坡,主要以長地山、五棵樁、菜子地、鄧家、高老莊等古茶園組成,制成的茶條索緊結黑亮,苦較顯,澀短,回甘較好。與另外幾個古茶山相比,這里的茶園管理規范,古茶樹生長喜人,非常適合生產曬青茶與烘青綠茶。哀牢山西坡古茶山現有古茶園約6855畝,樹齡百年以上的僅占753畝,古茶樹主要分布在文崗、營盤、文岔以及龍街鄉的東山、哨村、三營村等地。其中,文岔村還有僅次于邦崴大茶樹的第二大人工種植的過渡型古茶樹——花山大茶樹,年可產茶葉10kg。此茶樹2015年后,單株產值13.6萬元,是普洱市單株茶樹產值最高的古茶樹。龍街鄉和哨村被稱為“茶王村”,村內可采摘的大茶樹有幾百株,其中有株樹高11.9 m的瓦泥大茶樹,樹齡近千年 ,周圍古茶樹連片。以哀牢山西坡古茶山原料而制成的普洱茶,條索黑亮較細,回甘生津持久,口感較為飽滿。景東五大古茶山雖同屬景東茶,但其滋味各異,各有特點,茶友們可根據自身喜好來選擇。景東五大古茶山雖同屬景東茶,但其滋味各異,各有特點,茶友們可根據自身喜好來選擇。(本文系說茶網原創文章,作者:小陳、說茶網思思)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