玖靜歷史講廊關注
2021-03-31 17:16大圖模式
如果問你,考古學是不是中國的本土學科?可能很多朋友會覺得毫無疑問——一定是是,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物質文化遺存,產生考古是很正常的事兒,再加上如今各大媒體都在宣傳考古,大有將考古視為“國學”的趨勢,所以大家會理所當然覺得考古是我國的“特產”。
然而實際上,考古學是一門正兒八經的外來學科,它的引入,還跟一位瑞典人有關。
大圖模式文化大盜華爾納
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以田野發掘和科學技術為基礎的近代考古學在中國還沒有出現,而在歐美等國已經相當成熟了。另外,彼時的中國還沒有完備的護照申請系統、文物保護法律和監管措施,但卻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于是吸引了大量外國學者前來“拓荒”,有什么能比降維打擊更能事半功倍呢?
在魚龍混雜的探險家隊伍中,跟斯坦因、伯希和、華爾納等人相比,瑞典人地質學家、考古學家安特生絕對算是一股清流,為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帶來過實在的幫助和影響。
找礦卻意外考古
安特生,全名約翰·古納·安特生,1874年出生,于1901年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獲得地質學博士學位。作為一名優秀的地質學者,他曾經多次前往南、北極考察,主編《世界鐵礦資源》和《世界煤礦資源》。
安特生在中國
1914年,經中國地質調查所負責人、地質學家丁文江的推薦,并考慮到瑞典是少有的對中國沒有政治野心的西方發達中立國,北洋政府決定聘請安特生擔任農商部礦政司顧問。雖然那時年過四十的安特生已經是瑞典地質調查所所長和母校教授,但他還是毅然決然地辭了職,接下了來自中國的offer。
“忘記了多少次為具有悠遠歷史和迷人故事的神奇土地的贊嘆喝彩,也難怪斯文·赫定能在中國取得如此輝煌奪目的考古成就”(斯文赫定是瑞典另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考古學家和探險家,中國樓蘭古城、喀拉墩遺址的發現者,也是安特生的同校學長),懷著這樣的憧憬,安特生滿懷期待,希望自己也能在中國建功立業。
大圖模式斯文赫定在中國
不過人生大多數時候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的。北洋政府之所以聘請安特生,是希望他能幫助中國找到豐富的礦藏資源,借此發展工業。在安特生就職初期,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他主導發現了張家口龍關山鐵礦,還協助中國地質學者設立科研機構。可惜沒過兩年,民國大總統袁世凱去世,中國進入軍閥混戰的局面,地質工作所需的經費也停止撥付,安特生的工作進入了停滯期。
不過他沒有氣餒,既來之則安之,地質考察干不了,那就轉型做古動物化石和考古學研究吧。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安特生在中國成為了一位考古學家,而且居然成為了中國考古學的開端。
安特生的考古成就
歸納起來,安特生最主要的貢獻一共有三:
首先,安特生是周口店北京猿人的主要發現者之一。1918年,美國化學家在周口店附近的雞骨山發現碎骨頭,引起了安特生的注意,他專門前去考察。1921年,他建議奧地利古生物學家師丹斯基“鎖定”雞骨山開展挖掘,不論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放棄。由于他的預見和堅持,1926年大家終于確認周口店化石中存在人牙,完成了“古人類全部歷史上最有意義、最動人的發現”。
大圖模式周口店的發掘
其次,安達生是仰韶文化的發現者。1920年,安特山的助手在洛陽以西帶回的大量石器讓他留意到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次年他和師丹斯基、中國學者袁復禮前往石器的源頭——仰韶村發掘,找到了大量精美彩陶,這是中國第一次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安特生為它取名為“仰韶文化”。
大圖模式基于當時有限的材料,安特生在比較了仰韶彩陶和西方、中東等地彩陶后,認為中國彩陶是從西方經新疆傳入,提出了著名的“中國文化西來”假說。
從學術角度評價,安特生的觀點是錯誤的,但并不能算“有罪”,然而那時的中國本就積貧積弱,安特生的假說更是刺激了中國學者們的自尊心,因此中國早期的考古學家們無不竭盡全力嘗試糾錯,在特定年代里還嚴厲批判安特生。最終,中國學者們經過不懈努力證明了仰韶文化出自本土。而實際上安特生本人也在對河西走廊眾多遺址仔細考證后,結合新材料實事求是地修正了自己過去的觀點,肯定了中國史前文化的自成體系。
大圖模式最后,安特生將西方考古學理論引進中國,同時積極地把已經在歐美使用百年的田野考古技法向中國學者推廣。在古代中國只有金石學的歲月里,學者們所得文物或從祖輩繼承,或從他人處購買,絕無自己親臨遺址發掘所得,使文物成為一個個單獨的藏品,因此錯失了大量文化信息。而安特生帶領大家下地,教大家使用手鏟等專業的考古工具,推廣勘測研究方法,組織并指導中國學者們完成真正意義上的考古發掘。
在那個年代,深深迷戀中國文化的外國學者很多,甚至真心熱愛中國文化的也不少,但像安特生這樣尊重、友好并且對中國人民懷著真摯感情的學者十分罕見。在抗日戰爭爆發后,安特生在自己的《中國史前史研究》里寫道:“我真切地希望這個硝煙彌漫的世界能夠很快迎來和平,整個中國也能沐浴在和平之中”,在中國的那些年是安特生先生生命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他心中永遠的眷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