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大家也許并不是感到陌生,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離不開每一個王朝的努力與奮斗,正是有了他們的出現(xiàn),才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而秦王朝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圖1
在過去,由于封建思想以及制度的影響,喪葬制度與文化都非常的繁瑣,但幸運的是,在現(xiàn)如今的社會中,我們發(fā)現(xiàn)了很多古時候的帝王的墓室,也正是這些墓室以及史料的記載,我們對過去的喪葬制度以及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是在1975年的時候,因為一位陜西農民在蓋豬圈時,發(fā)現(xiàn)了一些比較奇怪的事情,正是這件事情,引起了考古學家的注意,于是在考古學家的努力下,在這座古墓挖出了186具遺骸,而且這些遺骸的形態(tài)各異,當時的氣氛非常的詭異。
經過不斷地研究與調查,歷經十年,考古學家終于找到了這座墓室主人的真實身份。
說到這里,也許大家的內心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好奇,想要知道這位農民在蓋豬圈的時候,到底做了什么,才會引起這位考古學家的注意。
圖2
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尸骸呢?難道他們都是陪葬品嗎?這位墓室主人到底有什么樣的身份呢?在了解這些之前,我們不妨先去了解一下什么是屈膝葬?
何為屈膝葬?
“屈膝葬”從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將離開的人,將他們的雙腿彎曲,然后裝進棺材,這就是屈膝葬。
其實,屈膝葬的真正含義就是人死之后所擺放尸體的形式。
圖3
之所以死者會選擇以“屈膝葬”這種姿態(tài)進入墓中,這其中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因為這是由死者生前的身份所決定的,這些使用這種姿勢進入墓中的死者,他們身份就一般都是地位卑賤的奴隸。
除此之外,對于死者使用“屈膝葬”,還有另外一種說法,那就是與人們在平時的生活習慣非常的相似,因為不論是在過去還是在現(xiàn)當代社會中,我們一般在床上休息或者是晚上睡覺的時候,我們就會將自己的下體蜷縮起來,因此,為了讓死者更舒服,才會出現(xiàn)這種喪葬姿勢。
還有一個原因也非常的重要,死者之所以會選擇用“屈膝葬”來安葬自己,意思是將自己體內的靈魂進行阻擋,再加上這樣的姿勢,非常像嬰兒蜷縮在母親肚子里的樣子,因此,彎曲下體再進行下葬,不僅僅有壓住邪靈的意思,而且也有盡快投胎轉世的意思。
圖4
對于“屈膝葬”的看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信仰,就會有不一樣的解釋。但是,要說這屈膝葬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是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
曾在2013年的時候,西安市臨潼區(qū)曾發(fā)現(xiàn)了三具以這樣的姿勢,進行墓葬的人,經過考古學家的研究與推斷,發(fā)現(xiàn)這些人的身份都是普通的老百姓,并沒有什么特殊之處。
其實,在2013年之前,我國的考古專家就已經發(fā)現(xiàn)過以這種姿態(tài)進行喪葬的尸骸。
農民因蓋豬圈,發(fā)現(xiàn)古墓
這件事情還要從1975年說起,當時這個古墓的發(fā)現(xiàn)地點是在陜西省鳳陽縣南指揮村,而且發(fā)現(xiàn)這座古墓的人并不是考古專家,而是一位當?shù)氐拇迕?/strong>。
圖5
在那一天,這位村民小趙打算將自己的豬圈再修補一下,但是小趙就遇到了一個難題,因為他家用來砌墻的土,不夠用了,于是他悶悶不樂的在地上坐了一會。
忽然心生一個妙計,因為忽然想起來有一個地方有很多土,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用,于是他為自己壯了壯膽子,就推著車去了這個地方,而這個地方就是我們之前所提到的古墓。
在到達這個地方后,小趙并沒有多想,只管挖土。
可是挖著挖著,小趙就發(fā)現(xiàn)了一些異常。因為這里土的顏色與自家用的土的顏色,形成了非常的鮮明的對比,因為自己平時用的土都是呈黃色的,但是現(xiàn)在他所看到的土都是呈紅色的,而且這種紅色非常的鮮艷。與此同時,他還發(fā)現(xiàn)了很多碎石。
圖6
看到這樣的場景后,小趙就隨便裝了一些土之后,他就立刻推著車子離開了。之后,小趙并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而是在和自己鄰居聊天時,說起了那塊土的顏色。
就這樣,小趙的話很快引起了一位考古學家的注意,覺得這片土壤下面一定有不為人知的一面,于是,他立刻就將這件事情上報給了陜西的考古隊。
其實,也就是在這一年里,這只考古隊的成員曾在陜西省寶雞市的一些地區(qū)尋找過有古墓,但是卻都一無所獲,可誰知,竟然會從一個村民的口中,得知古墓的消息。
在經過討論與決定之后,他們立刻來到了鳳陽縣南指揮村,進行勘察和檢測,以此來證實這片土地之下,是否有古墓。
圖7
首先,考古工作人員先對這些隨時進行了檢測與研究,以此來研究出這些石頭的來源。
經過檢測,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這些碎石,是由于人工夯制而形成的,在得出這個結論后,考古人員覺得這片泥土下面,可能是還真有一個巨大的古墓,在經過討論之后,考古人員立刻決定行動。
進行勘察,發(fā)現(xiàn)巨大墓地
當時,考古人員定下的發(fā)掘時間是從1976年開始的,當時主要負責此次挖掘行動的負責人就是陜西考古隊的副隊長田亞歧。
與此同時,此次活動會引起社會以及媒體記者的關注。媒體記者特地對此次的負責人進行了采訪。
圖8
在采訪中,負責人田亞歧表示:“我們經過對地面的勘探與檢測,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奇特的現(xiàn)象,這里的地下的古墓工程呈四方形構成,而且這個工程古墓的占地面積也非常的寬闊,基本上和兩個籃球場的大小一樣,面對這一切,我們考古隊員的心情都非常的激動,因此,我們猜測這地下極有可能是一個古墓。”
在采訪過后,考古隊立刻對這些底下的古墓進行了挖掘,從清理墓道到打開古墓的大門,考古隊廢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在幾個月后,考古隊終于大概了解了這個古墓大概的結構。
不得不說,這個工程在過去建設的時候,的確費了很大的力氣。因為這個工程大概深達24米,不得不說,這個深度的確讓人驚訝,因為這個深度大概有八成層樓高,整體的結構呈中字型的臺面。
圖9
如此的宏偉壯觀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越往下發(fā)掘,考古人員就更加確定在這個地下一定是一個巨大的古墓。當時考古負責人田亞歧在看到這個場景后,就感嘆地說道:“如此形制,這肯定是一個古代君王的古墓。”
可誰知,正當大家都非常高興的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fā)生了,因為考古隊員在發(fā)掘的過程中發(fā)生了一件令人吃驚的事情,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兩百多個洞,而這些洞都是過去的盜墓賊所留下的,這時,考古隊員非常的擔心,因為他們覺得這里有這么多盜墓賊留下的洞,那么古墓里的東西會不會受到破壞呢?
氣氛詭異,發(fā)現(xiàn)多具尸體
雖說發(fā)現(xiàn)這么多盜洞是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但是考古隊員們并沒有放棄,因為他們還是很想要知道這個古墓中到底藏著怎么樣的秘密,因此,他們加快了發(fā)掘的速度。
正當這些考古隊員挖到第二層臺的時候,一個面目猙獰,張大嘴的頭蓋骨出現(xiàn)了,不得不說,這個頭骨的出現(xiàn)嚇壞了在場的考古人員。
圖10
在看到這個頭蓋骨之后,考古人員覺得這里不止有一個這樣的尸體,于是他們立刻加快了速度,終于在大家的努力下,他們發(fā)現(xiàn)了二十具這樣的尸骸。
這些尸骸不僅僅擺放的位置非常的隨便,而且他們大多數(shù)面部的表情都非常相似,那就是害怕和猙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些尸骸都沒有棺材。
在看到這些尸骸后,考古人員對此進行了研究與推測,因為在古時候曾在喪葬制度中,有這樣一種不成名的規(guī)定,那就是我國古時候有厚葬這種制度,這些人的身份階級可能有一些底下,因此他們被迫成為了陪葬品。所以這些尸體都會張大嘴,面目的表情猙獰。
這讓考古人員更加的堅信這個古墓的主人一定是一個古代的君王,在經過層層的發(fā)掘之后,考古人員又一次發(fā)現(xiàn)了160具裝在匣子和箱子里的尸骸,而這些尸骸統(tǒng)稱為:匣殉和箱殉。
圖11
經過考古人員的觀察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這些裝在箱子和匣子里的尸體,都環(huán)繞在主棺材的身邊,而且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以雙腿綣縮的方式,被裝在匣子里,也就是我們在之前提到的屈膝葬。
除此之外,經過考古人員對尸骸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陪葬的尸骸與之前的那二十具有非常大的差別就是這些陪葬的人,臉上的表情非常的安逸,沒有一絲一毫的掙扎。
經過研究,考古人員有了一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那就是他們在這些死者身上粘連的毛發(fā)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因為他們從這些毛發(fā)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就是汞和砷元素。
圖12
也許大多數(shù)都不知道,這里的化學元素砷就是砒霜的重要元素,在加上這種元素的特點就是不溶于水,因此,這些人的表情之所以會如此的安詳可能就是在他們離世之前喝下了含有砒霜的毒酒。
在了解這些之后,考古人員對這些人的身份進行了研究與調查,如果說之前的二十具尸骸的身份是奴隸,那么這160具尸體的身份可能就是一些大臣以及墓主的小妾等。
而且這些考古人員發(fā)現(xiàn),這些以屈膝葬的人進行陪葬的人,他們的年齡各有不同,有的已經高齡50歲了,有的年齡還不到15歲,不得不說,這種年齡差真是令人驚訝。
歷經十年,查出墓中的真實身份
看著這些陪葬的尸體,大家都陷入到了一種非常恐慌的狀態(tài)之中,大家的內心對這個主棺材內的墓主更加的好奇,在經過大家齊心協(xié)力地努力之下,主棺材被緩緩地打開,可是令人遺憾的事情時,墓中以及主棺內的很多珍貴的文物都被那些盜墓賊拿走了。
圖13
但是當務之急,考古人員是要搞清楚墓中的人到底是什么樣的身份,首先,考古人員覺得這個墓中的人來自秦朝,因為考古人員的負責人說:
“我們主要是通過這個古墓的朝向來判斷朝代的,因為我們可以結合過去的考古經驗以及古墓的東西朝向,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個古墓屬于秦朝。”
雖說古墓的朝代確定了,但是古墓的主人的身份,遲遲都沒有得到確定。
在歷經十年之后,也就是1986年,考古學家終于找到了墓主人的身份,從古墓的陪葬品來看,這個身份其實也在大家的意料之中,這個身份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第18代先祖秦景公。
當時,在完成古墓的發(fā)掘之后,當?shù)氐拇迕駷榱吮Wo從秦景公墓中發(fā)掘出來的文物,他們特地集資建設了一個遺址的保護館。
圖14
因此,對于村民的這些行為我們應該學習他們身上的品質,為我國文物和遺址的保護,貢獻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也為我國的歷史發(fā)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不得不說,古時候的殉葬制度真的是非常殘忍的,各式各樣的封建等級制度也是令人厭惡的,他們?yōu)榱司醴艞壛俗晕遥杂梢脖蝗f惡的封建制度所束縛。
因此,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我們應該慶幸,我們沒有生在過去的那個時代,而是生在了現(xiàn)在這個幸福的時代里,我們應該去珍惜現(xiàn)如今的幸福生活。
最后一點就是,雖然封建制度是充滿罪惡感的,但是我們對于歷史遺留下來的軌跡,應該要學會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