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學生小的時候,都充滿了無窮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教育真正的意義,應該是鼓勵學生如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優勢,而不是千篇一律的用考試成績衡量每一位學生是否優秀。
語文作為基礎學科,對于學生來說可謂是“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有的學生從小就博覽群書,寫作文的時候從來都是文思泉涌,也有學生除了語文課本以外,很少看課外書籍,寫起作文來自然不啻云泥。
很多小學生最開始學習寫作文,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內容可寫。只能用湊字數的方式,勉強達到作文要求的最低字數標準。頂多能拿到及格分數,要是遇到語文老師心情不好,很有可能會被要求重寫。
而那些課外知識豐富的學生就不同了,他們會用自己獨有的思維方式,把看似毫不相關的、不同學科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看起來天馬行空,卻又妙趣橫生,老師看完也會深表佩服。
近日各地氣溫攀升,一小學生便把天氣寫進作文。他沒有直接說溫度有多高,自己有多熱,而是要感謝兩個人。開篇便引人入勝,猜到開頭也猜不到結尾,這是寫作文的最高境界。
原來學生想要感謝的兩個人,一位是空調的發明者,另一位便是射掉9個太陽的后羿。足以說明該學生閱讀基礎廣泛,從科學常識到寓言神話都有所了解。第一段沒有一個“熱”字,卻又句句不離“熱”字。
不僅如此,后面學生的腦洞更大,真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連網絡用語也信手拈來。“曬房曬車曬幸福,那都不是本事!”老師看完頗有共鳴,現在外面的氣溫,敢出去曬太陽才是真正的《孤勇者》吧。
最后學生對批改作文老師的一句“哪涼快哪呆著去”,簡直是話糙理不糙,老師備受感動,直接給了個滿分。這學生無論是智商還是情商都遠超同齡人,前途不可限量,老師都想拜學生為師了。
如今中小學生的教育環境有了很大的變化,學生課余時間除了能通過閱讀課外書增長知識以外,網絡也是學習的圣地。家長只需要正確引導,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廣知天下事,學習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由于網絡信息量比較大,很多學生受網絡語言環境影響,寫作文就像寫段子一樣,讓老師和家長哭笑不得。如果看到一位老師,在辦公室批改作業時笑得前仰后合,不要懷疑老師在摸魚,他很有可能正在批改學生的作文。
一篇小學生的日記,記錄了學生在養老院門口玩耍時的一段見聞。起因經過結果交待得清清楚楚,結尾還有反轉。老師也分不清是現實真事,還是學生抄來的段子,但是結構完整挑不出毛病,老師也只能直呼學生太有才了。
還有一位小學生筆下的《我的爺爺》,老師也不敢相信這個“老牛吃嫩草”的故事是真事,但是學生邏輯清晰,思維連貫,字跡也很工整,老師也給出了滿分。
大語文時代來臨后,語文的主課地位得到了穩固提升。作為各大考試中分值最高的科目之一,想要提高語文分數,作文分數成了關鍵。
要知道現在學生的考試題型越來越靈活,更偏重于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還有各學科綜合運用的能力。這就要求學生不能光啃書本,還要廣泛涉獵各類興趣愛好,才不至于在作文中無話可寫。
就拿今年高考作文來說,如果學生平時不看四大名著,對“圍棋三手”知之甚少,定然會在考場上茫然無措,根本不知道從何入手。相反,那些平時閱讀興趣廣泛的學生,就能在考場上游刃有余。
語文學科重在積累,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看得多了自然下筆如有神。家長與其給學生報補課班提高成績,不如多帶學生去圖書館坐坐。
起先可以不用限制圖書的類別,讓學生看自己感興趣的書,培養讀書興趣為主。然后再逐漸擴大閱讀范圍,這樣學生的綜合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對學習其他學科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在頭條搞創作#
今日話題:如果讓大家以《熱死了》為題寫一篇小作文,大家會如何寫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