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殷商最后的人祭
我們先來復原一場殷商最晚期的人祭儀式。
殷都宮殿區以東數百米的后岡,是一個很密集的的商人聚居區。1959年,考古隊在這里發掘出一座奇怪的“墓葬”,它和正常的商代墓很不一樣,是水井一樣的圓形而非長方形穴,坑內沒有任何棺木痕跡,只有25具尸骨凌亂地堆疊在一起,伴隨出土的,還有青銅禮器和兵器以及紡織物、糧食等等。
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推測,這是一處特殊的貴族墓葬,墓主可能生前犯了罪,不能享受正常的埋葬禮儀,但仍殺了24名奴隸以及用了貴重的銅器陪葬。
1960年,考古隊在整理這座“墓葬”的時候發現,第一次挖掘并沒有挖到底,在半米深的土層之下,還有第二層尸骨,共29具。于是,便建了一座亭子為其提供保護。但有些考古學者心中還難免有疑惑,是不是第二層尸骨之下還埋藏著什么。
后岡H10祭祀坑第一(最上)層和第二(中)層尸骨照片

到1977年,考古隊又進行了第三次發掘,發現第二層尸骨之下,還有半米厚的堅硬紅褐土,然后是第三層尸骨,共19具。這一次才算挖到了底。也就是說,這座圓坑墓穴共有三層,掩埋了73具尸骨。發掘者認為,這應該不是墓葬,而是一座祭祀坑。
在后岡圓坑之前,考古隊在殷墟王陵區和宮殿區已經發掘上千座人祭坑,都是邊長兩三米的方形坑,一般埋10人左右(尸骨或人頭),而且都只有一層,從未發現過多層人祭坑。
1959年發掘第一層時,根據出土銅器造型以及上面的銘文特征,有學者判斷它屬于西周早期。后來,隨著殷墟發掘日漸增加,人們才意識到,原來商代末期已經有這些造型的銅器和銘文——它屬于殷商王朝謝幕前夕,很可能是紂王時代的一次隆重獻祭儀式。
這個祭祀坑的發掘記錄比較詳細,從中我們可以發現,整個獻祭過程井然有序,包含著當時的商人對于高級別人祭禮儀的理解,而被殺戮者也給自己做了充足的準備。
讓我們按時間順序再現祭祀全過程,并通過分析諸多細節,復原祭祀場上曾經發生的一幕。
后岡祭祀圓坑編號H10,從深灰色的生土層中挖出,地表的坑口直徑2.2米,向下稍有擴大,底部直徑2.3米,全深2.8米,上面一半都是填土,三層尸骨都在下半截,分層清晰。可以說,從一開始,后岡H10圓坑就是為了隆重的獻祭儀式建造的,雖然我們已經無法完全解讀它蘊藏的理念。
后岡祭祀坑H10剖面圖

坑壁平整光滑,坑底平坦堅硬,應該是被修整夯打過。操辦人先在坑底鋪了一層很薄的小石子和砂土,再鋪墊一層20-30厘米厚的黃土。黃土中有被掩埋的碎片,是打碎了的幾只陶制炊器、食器,如鬲、簋、罐。
然后開始殺人。第一輪殺了19人,身首完整的只有2具,被砍掉了小腿或腳的有5具,單獨的人頭骨10枚、上顎骨1塊、右腿1條。能分辨出有青年男子和女子各3名,成年男子2名,兒童4名,嬰兒2名。4名兒童皆尸體不全,缺下半段:1名從小腿以下被砍去;1名從大腿以下被砍去;1名只有頭骨;1名被斜向攔腰砍斷,只剩了上半身和右側骨盆。兩名嬰兒都只有頭骨。單獨的上顎骨屬于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牙齒很整齊。有一名20歲左右的青年男子側身蜷曲,朝上的右胯部有60枚海貝(商人用作錢幣的貨貝),可能是用線穿起的一團或是裝在腰間的布袋里,此外,他的身下也還有些散落的海貝。
尸體和頭顱沒有臉朝上的,或朝下,或側方。這些跡象表明,殺祭先是在坑外進行的,然后再把人頭和殘碎的尸體扔進坑內,此外,應該還有人在坑底負責調整,雖然未必堆放十分整齊,但要保證尸體的臉部不能朝上。大部分死者的軀體并未被扔到坑里,所以坑內單獨的人頭較多。至于留在上面的尸身作何用處,且看后面的細節。
第一輪殺人結束后,儀式主辦人向坑內灑了一些朱砂(導致尸骨被局部染紅),然后進行填土,這次填的是紅褐色土,厚0.5-0.6米。接著開始第二輪殺人。
這次至少殺了29人,身首相連的19人,單獨的頭顱9枚,沒有頭的身軀1具。尸體呈各種姿態,俯身、側身、仰身、直身、蜷身都有,單獨的人頭都貼著坑壁東南側連續擺放,臉朝下,頭頂貼著坑壁。能分辨出有青年男子8人,兒童5人。
這一層隨葬海貝的人更多。一名男青年胯部有兩串,共31枚。編號27的,俯身,呈稍扭曲的姿態,身材較長,伸直后可能超過1.8米,胯部右側有海貝三堆,分別是20枚、10枚、5枚,可能本是3串。這三堆下面還有散落的16枚。
這層的兒童,除了一人缺失下肢,基本是完整的全軀,有一人乳牙還尚未脫落,胸前掛一枚玉珠飾。
有兩名青年(17號和21號,性別不詳)姿勢相同,伏地,朝東方跪拜,平行相隔1米左右,發掘者推測,這兩人姿勢過于規整,應當是被捆綁造成的。21號,頭部右側有一枚骨笄,自下而上插入,顯示頭發盤在頭的右側,可能是處死時發型被打亂了,右手臂佩一枚玉璜,手腕戴一枚穿繩的玉魚,看來比較富貴且重視形象。和他平行伏跪的另一人(17號)沒有飾物。
后岡H10第二層平面圖,17、21號尸骨呈跪伏姿勢
第二輪殺人結束后,主辦人又向尸體拋撒了一層朱砂粉,再撒一層小卵石,大小介于豌豆和核桃之間,平均厚1厘米多,然后再把31件陶器送到坑內,有人在坑底將它們打碎,因為每件陶器的碎片分布都很集中,不像是打碎后扔下去的。有些陶罐的內壁沾著粟米顆粒,有些表面還涂了朱砂。因為堆積著很多死尸,坑底已經不平整,坑內的作業人應該是特意把陶器放在較低洼的地方打碎,使坑底變得相對平坦,再填入0.3-0.5米厚的灰黃色土,混雜有少量炭灰顆粒和紅燒土顆粒,說明地面上正在燒火,可能是燒烤祭品,包括沒有扔進坑內的人軀體。和第一輪相比,第二輪死者的軀體保全的相對多一些。
然后是第三輪殺人。這次殺了24人,全軀的15人,單獨的人頭7枚,無頭的軀體2具,其中鑒定出有青年男子6人、壯年男子3人和兒童4人。這時,坑已經被填滿了一半,僅剩深度約1.5米,所以有些人可能是在坑內被處死的。比如,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3號)背靠坑壁蹲坐,兩手掩面,胸前有海貝一串(13枚),可能是被割喉或重擊頭部致死;一名30歲左右的男子上半身趴在一只銅鼎(戍嗣子鼎)上,右手抓住鼎的口沿;一名十六七歲的少男(11號)雙手掩面俯臥,腰部壓著一件銅斝;還有一名不明性別年齡的(8號),雙手掩面,身體被肢解。
這一層攜帶海貝的死者更多。16號左手腕掛一串,腰間掛兩串,共有一百多枚;18號(少男,十六七歲)臀部有一麻布袋,里面裝海貝300枚以上;17號(少男,十八九歲)只剩一顆頭骨,口中含有3枚貝。上古埋葬的死者往往口中含貝,是入殮時后人放入的,以讓死者帶著錢去往彼岸世界,但17號很可能是自己含進去的,殺人者并不在意他們的錢財,而他只能照顧好自己的往生。這一層中還有好幾處小堆的海貝,已經分不清主人。
所有的青銅器都在這一層。禮器有銅鼎、銅斝、銅爵各1件,兵器有銅戈2件、銅刀1件、銅鏃1枚,不知名的小銅飾物1件。銅鼎上的銘文顯示,它的主人名為“戍嗣子”。
這時已經是獻祭儀式的尾聲,估計坑內作業人員有些懈怠了,所以這一層中有兩人是仰面姿勢,其中一人(15號)下頜被砍落,前額上有明顯的刀砍痕跡,應當是仰面躺倒后,被連砍數刀。
這層幾乎所有尸骨都被染成紅色,應該是第三輪殺人結束之后,主辦人向尸體上拋撒了較多的朱砂粉。又把大量成捆的絲線、麻線、絲綢和麻布放進坑內,還有一堆粟米。這些物品都被放在人頭和尸身之間空出來的位置,似乎是為了填補空間。然后填土。這次填入的是摻雜著大量炭灰、木炭塊的灰色土,有的炭塊直徑10厘米,長4厘米,明顯是燒過的樹枝,還混雜著大量燒過的骨頭(報告沒提及是人骨還是獸骨)和貝殼。這層灰土厚0.35-0.6米,應當是祭祀燒烤結束之后的柴灰和垃圾。
在填入這層炭灰土的同時,又殺掉了最后一個人,他(她)側身蜷縮在坑東壁下,身上灑了大量朱砂,尸骨被嚴重腐蝕,無法分辨性別和年齡。他(她)的身旁有一只陶鬲,似乎是隨葬品。郭沫若曾推測,此人就是墓主,青銅器的主人“戍嗣子”,因為只有他(她)被單獨埋在最上面。但問題是,他(她)的身邊只有一只陶鬲,沒有任何高價值隨葬品,應該還無法完全確定。
殺祭全部結束后,是最后的填埋工作。在炭灰土層的上面,是0.9米厚的塊狀紅燒土層,夾雜著少量陶器碎片,直到把坑填滿。這些燒土塊應當也是燒烤祭祀的產物。
以上就是這場殺人祭祀的整個過程。由此可以判斷,這不是簡單的屠殺,主辦者準備充分,從祭祀坑的挖掘、修整,到每一個殺祭步驟,比如尸身擺放、灑朱砂、填土、打碎陶器、擺放各種祭品……都執行得有條不紊。而且,地面上還在同步舉辦包含燒烤祭品在內的獻祭儀式。這些都說明當時的人對舉辦此類祭祀活動已經很熟悉,有一套相對固定的操作流程。
發掘報告認為,死者都是奴隸。但從物品看,每層中都有人攜帶貨貝(甚至成串的或是用麻布袋裝的大量貝)或佩戴玉飾,這應該是他們給自己準備的“隨葬品”,而這種富裕程度顯然不是奴隸。值得注意的是,殺人者并不覬覦死者的財物,大量作為錢幣的貨貝和高價值的青銅器都被埋葬在祭祀坑中。這在殷墟的眾多人祭坑中非常少見。
最上一層死者的身份最高,有1件象牙棒和5支象牙做的笄,更重要的,當然是貴重的青銅禮器和兵器,其中,銅鼎、銅斝、銅爵各一件,最大的是“戍嗣子鼎”,高近半米,重達21.5公斤,底部有煙灰層,說明主人經常用它烹煮飯食。出土時,鼎口部有絲織物殘留,大概是被絲綢裹著帶進坑內的。
鼎內有較長的銘文,共三行三十字,記載的是某年九月的丙午這天,商王在一座大宮殿里賞賜戍嗣子貨貝二十朋,戍嗣子因受榮寵,作了這件祭祀父親的鼎。
銘末“犬魚”是由兩個甲骨文象形字組合成的族徽,主人自稱“戍嗣子”,戍是他的名,嗣子可能代表他是本氏族的嫡傳族長。
“犬魚”族徽在商代銅器里不太多見,甲骨卜辭里也沒出現過這個氏族,說明它不是太顯赫。戍嗣子被王召見一次已經足夠榮幸,所以要專門鑄一只大鼎來紀念。銅器的形制和銘文風格屬于殷商末期,商朝滅亡的前夕。
后岡H10被全面發掘后,祭祀坑特征得到公認,學者已不再把它看作墓葬,但還是有些難以解釋的現象:其一,人牲用了較多“隨葬品”,如銅器、海貝、絲麻織物、糧食,這在商代人祭坑中很少見到。其二,隨葬的貨貝、青銅器和玉飾像是屬于死者的財物,玉飾戴在死者身上,貨貝由死者成串或成袋攜帶,銅鼎和銅斝也是壓在死者身下,而能擁有這些青銅禮器的,只能是商人貴族戍嗣子家族。
從上述特點看,郭沫若1961年的“墓主是貴族”的判斷仍有可成立之處:后岡H10雖然是座祭祀坑,但使用的人牲與眾不同,并不是常見的戰俘和奴隸,而是中級貴族戍嗣子家族的成員。所以獻祭的主辦者破例給了很多優待,比如,允許死者隨身攜帶一些隨葬品,往尸體上撒朱砂粉(夏商時代貴族的墓葬往往會灑朱砂),但在實際執行中,這些優待又落實得頗為草率,很多人身首分離,尸身可能被獻祭和烹煮分食。
如果被獻祭者是“戍嗣子”家族,那操辦此次殺祭的就不大可能是其他貴族,因為哪怕是高級貴族,也沒有把下級貴族滿門誅殺、獻祭的權力。這只能來自王權。
又有兩種可能。一是滅商后,周人對特定的商人貴族的殺戮。周人曾兩次攻克殷都,第一次是武王滅商,第二次是周公平息叛亂,且不管是哪一次,這種可能性都不大,因為周人并不尊重商人的祭祀倫理,不會允許把高價值的貨貝和青銅器帶進祭祀坑,更不會如此認真細致地執行殺祭全過程。
二是商紂王授意的殺戮和祭祀。《史記》等史書記載,紂王曾經處死九侯、鄂侯、比干等商人貴族,按照商人的世界觀,商王殺人和向神獻祭幾乎是一回事,特別是處死顯貴成員,更是向諸神奉獻高級祭品的難得機會。
由此觀之,后岡祭祀坑中的戍嗣子一家人可能也是被紂王殺戮獻祭的。殺祭地點在戍嗣子的家宅或附近,可能有以儆效尤的考慮。操辦和參加祭禮的是商朝貴族,給了死者一點寬待,但仍按照慣例烹食了很多被獻祭的人,尤其嬰兒和幼兒。
對家族中不同地位的成員,殺戮手段也不一樣。最下面一層,擁有的貨貝和玉器最少,應該地位較低,有較多兒童和嬰兒,主要被分尸、肢解甚至烹食。到中層,多數人被砍頭,但還能保留相對的全尸。最上面一層,有些(守著銅鼎、銅斝的成員)甚至沒有被砍頭,還有以手掩面的,應當是受到特殊禮遇的貴族,戍嗣子本人可能就在這層,比如那位以手掩面的40歲男子(3號)。看來,越是身份高貴的成員,越是被留到后面處死。
郭沫若認為最重要的死者是戍嗣子及其 “或因罪而死”的結論,應該是成立的。戍嗣子本是一名級別不太高的貴族,因為某些機緣巧合被紂王接見,甚至可能一度受到信用,但在服侍王的過程中卻又因為某些原因觸怒了紂王,從而導致整個家族被獻祭。他用來紀念受王接見的銅鼎被帶入祭祀坑,也算完成了一個具有諷刺意味的輪回。
在《史記》等史書中,商紂王殘暴,喜殺戮,曾誅殺多名貴族大臣。后岡H10祭祀坑不僅印證了傳世文獻的記載,而且還有很強的宗教色彩,按照商人傳統的宗教理念,獻祭人牲的身份越高,就越能取悅先王諸神。歷代商王都謀求捕獵異族酋長“方伯”獻祭,而紂王則把商人貴族也列入了獻祭名單。
紂王雖然以暴君形象載入史冊,但史書從未記錄過其類似H10祭祀坑的殘忍行徑,哪怕是演義小說《封神榜》也無法想象這種情節。這也說明,周朝以后的人已經忘記了商朝的人祭風俗,如果沒有考古發現,我們可能永遠無法觸及上古時代的這種殘酷。
--《翦商》摘錄
注釋
見黃展岳:《古代人牲人殉通論》,文物出版社,2004年,75頁。這三個多人祭祀坑分別是:后岡H10、大司空村祭祀坑、小屯南地H33,其中后岡H10和大司空祭祀坑屬于殷墟末期,小屯南地H33祭祀坑時期不詳。相關發掘報告見: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265頁;安陽市博物館:《安陽大司空村殷代殺祭坑》,《考古》,1978年第1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隊:《1973年小屯南地發掘報告》,《考古學集刊》(第9集),科學出版社,1995年。
郭沫若:《安陽圓坑墓中鼎銘考釋》,《考古學報》,1960年第1期。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1958-1959年殷墟發掘簡報》,《考古》,1961年第2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279頁。以下關于H10祭祀坑的內容主要見于該書。
在考古發掘報告中,“H”是“灰坑”的簡稱,灰坑多數是古人的垃圾坑,但也可能是儲物窖穴、祭祀坑等,在發掘坑表面時,考古人還不容易了解坑的具體性質,于是多籠統命名為“灰坑”并編號,一般要發掘到底部才能判斷坑的具體用途,但最初賦予的編號一般不再修改。類似的簡稱,還有房子(F)、墓葬(M)、井(J)等。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1958-1959年殷墟發掘簡報》,《考古》,1961年第2期,71頁。
在殷墟王陵區的祭祀坑中,曾發現埋入銅器的,比如1976年發掘的M229,里面有大小兩件銅鼎和兩件陶器,還有一名被綁腿活埋的兒童。但這種祭祀坑數量很少,多數都是埋人牲。見安陽亦工亦農文物考古短訓班、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安陽發掘隊:《安陽殷墟奴隸祭祀坑的發掘》,《考古》,1977年第1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翦商》一:若沒有考古,我們可能無法觸及上古時代的殘酷與血腥
三星堆三號坑發現的意義:三星堆古人秉持華夏祭祀傳統,是純正的古華夏
姬發兄長死因:殷墟揭開殘酷一幕,難怪姬昌會謀劃“翦商”
三星堆遺址考古最新進展!
“三星堆遺址”發掘過程中的故事
三星堆遺址一、二號祭祀坑發掘日記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营口市| 桂阳县| 漳浦县| 泗洪县| 岚皋县| 海阳市| 杂多县| 德格县| 闻喜县| 蒙阴县| 龙胜| 郸城县| 莎车县| 图们市| 吴旗县| 长白| 葫芦岛市| 吐鲁番市| 尼木县| 武乡县| 驻马店市| 成都市| 波密县| 东乌| 漳平市| 鄂州市| 浦北县| 纳雍县| 宣武区| 安吉县| 九江市| 乌拉特后旗| 罗城| 广元市| 松溪县| 沁水县| 深水埗区| 太保市| 广河县| 吴旗县| 麻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