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皮史系關注
2023-07-15 21:44
來自山西
1973年,黃麗萍一大早就起床梳洗打扮,順便叫醒還在睡夢中的孩子們,因為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他們一家要乘著火車到千里之外的寧波去,那里正是她闊別四年的娘家。
收拾好行李之后,一家人踏上了趕往寧波的火車。
一路上,除了興奮之余,黃麗萍還有些緊張,畢竟幾年不見了,不知道父母身體怎么樣了,弟弟妹妹估計都長大了,不知道還認不認得自己。
×而她的丈夫,顯然比她還要緊張。雖然他們已經結婚多年,連孩子都已經挺大了,但是還沒有親自拜見過自己的岳父岳母,也不知道他們對自己是否滿意。
黃麗萍笑著安慰丈夫,自己的父母都是很好相處的人,沒什么好擔心的。
丈夫這才稍微平復了一下緊張的情緒,但一見到岳父,這份緊張又被不由自主地吊起來了。
不知怎么的,一看到自己的這位老岳丈,自己就有些緊張,好像他身上有種說不出來的氣質。緊張不已的他目光止不住地亂飄,不敢和老人對視。
突然,在看到墻上掛的相冊時,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原來面前的這位老人,曾經是一位軍人。
×不止如此,這位老人叫做黃思深,從1931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起,就開始了他傳奇的一生。他不僅參加過反圍剿和長征,還是西路軍中幸存的一員,當過紅軍譯電員,還曾經是我軍最早的培養的空軍人才。
自己的妻子可謂是當之無愧的將門之女。
那么他們是怎么結識的呢?為什么他直到現在才知道岳父的身份呢?
這一切還要從1969年說起。
支援北大荒
千里沃土,百里良田,這是北大荒現如今的樣子,而且“北大荒”的名字也早已一去不復返,成為了過去式,現在的黑龍江只有“北大倉”
一開始的北大荒確實像它的名字一樣,除了一片一望無垠的荒地什么也沒有。它位于黑龍江的三江平原上,雖然有著最肥沃的黑土地,但是由于地廣人稀,和建國之前的戰火連綿,這里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肥沃的土地上,卻是叢林沼澤密布,雜草叢生,實在是非??上?。為了開發北大荒的土地資源,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開始派遣農業人才,在這里建設現代化農場。
李富春的女兒李特特就曾經在這里工作過。
除此之外,在國家的號召下,許多有志青年也紛紛來到北大荒開墾拓荒,為祖國的農業建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出版社出書需要什么流程?
×黃麗萍就是這個時候來到北大荒的,那時候的她才19歲,一臉的朝氣和渾身的干勁。
但是遠赴東北拓荒并非是什么容易的事,她一個女孩子家自然遭到了家人的反對。
當時她和弟弟都有這個想法,但是弟弟怕她的身體受不了北大荒惡劣的環境,就打算獨自報名,讓她好好的留在家中幫母親照顧年幼的弟弟妹妹。
×但是黃麗萍堅決不答應,吃苦還分什么男女,既然國家號召了,我們這些青年對應該積極響應。弟弟實在拗不過她,只好同意了。
就這樣,家里的兩個孩子都遠赴東北,
母親雖然擔心,但也非常支持和理解孩子們的做法,她自己也是一名軍人,他們這一輩的老兵一輩子都在為國家積極做貢獻,所以她不會攔著自己的孩子,真是一名偉大的母親。
扎根北大荒
北大荒的生活確實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艱難,黃麗萍一下車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
當時雖然家家都不富裕,但是好歹還有個板板正正的房子,但是在這里,卻只有一堆破破爛爛的土坯房,到處都是塵土,看起來非常的凄涼。
×但是青年們的熱血可不會被這點困難打倒,既然是開荒,什么都沒有才是正常的,不然也不用開荒了。所有的東西,都將用他們的雙手親自打造,這正是他們來到這里的意義,不是嗎?
簡單適應了一下環境之后,這群年輕人就開始了勞作。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夜色很深了才回到家中,是他們的日常。
雖然每日的工作繁重而又枯燥,但是天性樂觀的黃麗萍卻一點也不覺得苦。她生性開朗,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愛聯系人”沒多久就和所有人混熟了。
那時候她工作的地方只有兩個女知青,其余的全部都是男孩子,黑龍江位于高緯度地區,一到冬天冷的不成樣子,幸好黃麗萍有一手織毛衣的好本事,兩個姑娘就經常來找她請教,平時她有什么困難兩個姑娘也是義不容辭地幫助她,一來二去的就混熟了。
×就這樣,黃麗萍在這里艱苦工作了兩三年,雖然日子艱苦,但是她都咬牙堅持著。
這時候,有人看她自己一個姑娘也沒人照顧,成天還這么辛苦,就建議她找個對象,這樣兩個人也可以相互扶持。于是在當地農民的介紹下,黃麗萍和她的丈夫結婚了。
她的丈夫也不是當地人,而是第一批來這里的知青。他的父親早逝,只有一個母親辛苦拉扯一家老小,家境也不富裕,黃麗萍什么也沒要求,就這么兩手空空地進了婆家的門。
這場婚禮完全是他們是自己操辦的,黃麗萍的父母并沒有到場。因為當時的條件實在是不允許,且不說當時的交通不便利,火車速度很慢,從這里回趟家少說也要五天五夜,父母年紀年紀那么大了,肯定受不了。
最重要的是,火車票一張需要80塊錢,在當時可是不是一筆小數目,思來想去,還是算了。況且她找對象這事并非沒有家里人支持,和她一起支援北大荒的弟弟對這個姐夫還是認可的。她結婚的消息,還是弟弟回家告訴父母的。
婚后一年,黃麗萍就生下了第一個孩子,二人從此算是在北大荒安家立業。
留守北大荒
1973年,黃麗萍離家四年后第一次返鄉,父母第一次見到這個素未謀面的女婿也沒有表現出反對,反倒是她的丈夫得知岳父身份后一直有一個擔憂。
不久之后,許多知青開始返鄉,黃麗萍身為將軍之女會不會就此離開這里,回到城里去呢?
當然沒有。
不僅黃麗萍自己沒有這個想法,她的父親也沒有這方面的意向。
黃麗萍自己表示,她現在已經結婚了,成家立業了,孩子都好幾個了,早就在這里扎根了,就一直留在這里好了。
×而她的父親,雖然身居高位,但是非常正直,自然也不會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優待。所以黃麗萍一家在簡單地看望了父母之后,便又匆匆踏上了返回北大荒的旅程。
她和父母雖然從此天各一方,但是時不時地還是會互相通信。
父母體諒女兒的辛苦,也在經常在信中給女兒默默塞點錢。
“北大荒”變“北大倉”
除了黃麗萍夫婦,積極投身北大荒農業建設的青年們還有很多。
這張紙幣年輕人可能看起來有些陌生,或許只有老一輩的才知道。
這是我國發行的第三套紙幣,以農業為象征,非常具有當年的時代特色,而這張紙幣上的主人公,就是當時在北大荒開墾的光榮榜樣梁軍。
×梁軍這個名字雖然不太適合女性,但是對于她來說正好,雖然是個姑娘,她卻和許多男性搶飯碗,開起了拖拉機。
為了方便北大荒的農業建設,我們特地從蘇聯進口了拖拉機,機器有了,但是不會開。為此,省里特地開設了培訓班,總共招收了70名學員,梁軍是唯一的一名女性。
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名字給她幫了忙,培訓的學習內容實在是不適合女性。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拖拉機駕駛員,只會理論知識是完全不夠的。他們還要了解機器的每一個零件,對此就需要親身體驗,拖拉機的每個零件都非常重,對于女性來說非常吃力,但是梁軍沒有放棄,體力不足她就努力鍛煉,知識不足她就挑燈夜讀。
經過頑強不懈的努力,兩個月后,她終于完成了培訓,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拖拉機手。
接下來,就是被畫進紙幣上的這一幕,北大荒的土地上,一輛拖拉機正在工作著,坐在駕駛位上的姑娘笑容滿面的看著前方。
這美麗的一幕成功被相機記錄了下來。
梁軍的身影從此傳遍了大江南北,而她身上的拓荒精神也鼓舞了更多的青年,不遠萬里來到北大荒建設美麗的中國。
在這群青年的努力之下,昔日荒涼的三江平原上,結出了累累碩果,而它也一躍而成了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現在的北大荒不僅不“荒”,除了保證自己的糧食需求之外,還能為我國各地輸送糧食,這是人類再一次創造的偉大奇跡。
現如今的北大荒除了保障糧食產量之外,還在逐步追求糧食質量,當地的技術人員還開發了一種新的富含硒的大米,硒是一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這種大米能在為人體提供淀粉的同時補充微量元素,吃起來也就更健康,更綠色。
結語
在無數像黃麗萍和梁軍這樣的年輕人的奮斗下,北大荒才得以改頭換面?,F在,作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我們或許應該稱呼它為北大倉。但是,很多人還是更傾向于稱呼它為北大荒,不僅因為這個稱呼已經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北大荒的精神一直被人們所銘記。
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這就是北大荒這三個字背后所代表的意義。
以上內容(包括圖片及視頻)為創作者平臺"快傳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