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有人認為,自己的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有的家庭就是有錢、有權,這樣的家庭孩子以后的路也好走的很。其實本期小編要說的是,以后真正有出息的孩子并不是因為家里有錢、有權就能行的,關鍵還要看這兩個特點有沒有被家長培養好。
一、三觀正確
這個教育理念可以說是所有的教育理念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對哲學略有研究的人應該都明白,三觀對一個人有多么重要的引導作用。它涵蓋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個細小的選擇,都是被三觀所引導,所支配的。
這就要求家長先樹立一個良好的、正確的三觀。當孩子的行為出現錯誤的時候,家長應該及時的給與糾正以及正確的引導,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會建議一個正確的三觀。這樣還會讓孩子在近路的人生道路上避免很多錯誤的選擇。
二、毅力、意志力
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說小時候很作的孩子長大后會有出息,小時候性格逆來順受的孩子長大后可能沒有那么出色,雖然這種說法是有些片面,但仔細分析,倒也是有其道理所在。
首先我們來解析為什么會有作的孩子出現,這其實還是父母方面出現了問題,很多家庭在孩子的情緒管理的培養上出現的問題。當一個孩子的情緒、觀點、主見沒有得到家長的重視,而直接被家長的暴力化否決。那么比較作的孩子會選擇堅持自己的主見,選擇服從自己的情緒,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從而反抗了父母的命令,這種孩子潛意識里可能具有對事物的前瞻性,以及敢于突破的思維模式。而人非圣人,孰能無過。只要家長耐心的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遇到問題,指出糾正,又能夠將孩子的意志力培養出來,不怕挫折,越挫越勇,方能成為人中龍鳳。
而習慣逆來順受的孩子,雖然看似乖巧,實則自己毫無主見,任何事情都跟著別人的想法走,自己怎樣都可以,這樣的孩子從來不主動惹父母煩惱,父母反而覺得這樣的孩子乖巧得很。但實際上蘊藏在里面的大問題可能是孩子在面對大環境下的一種自我保護,當面對自己恐懼的環境時,孩子選擇退縮還保護自己,自己不敢輕易聲張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下去,在今后不管是生活還是事業中,遇到困難便會手足無措,也沒有打破困局的勇氣,因而遲鈍平庸碌碌無為。
所以家長更應該多培養孩子堅韌不拔的毅力,敢于表達,培養孩子的主見意識,不怕困難,勇敢攀登,才有可能成功。
重要提示:除了上述兩個方面,要想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還應該有責任感,學會勇于承擔,誠實誠信,并且要改掉做事拖延,猶豫不決,自我設限,逃避現實等不好的性格。
今日話題:怎樣才能教育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大家都有怎樣的教育理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