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選擇購買自己的住宅的時候,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比如說給老人買房子的比較喜歡買低一點的樓層,方便老人上下樓;經濟條件緊張一點的年輕夫妻會盡量選擇頂樓,因為頂樓比較便宜,采光和通風也比較好,相對來說性價比較高;普通人更喜歡中間樓層,還有些人喜歡一些比較吉利的數字,比如說六和八這樣的,但是小編如果說樓層的高低可能和人的壽命長短有關,大家相信嗎?
樓層的高低選擇確實是有一些科學依據的,根據我國的科學家研究顯示,在25米到33米這個區間,城市的污染物比如汽車尾氣和灰塵會大量堆積在這里,因此住在八樓到十樓之間的人,在開窗通風的時候,有幾率會呼吸道這些被污染的空氣,對身體健康不好,所以他們認為人們在選擇樓層的時候,應該避開這幾個樓層
除此之外,還有科學家認為樓層住得越低,人受到的地球引力就越大,這樣有利于人的身體健康,但是有些人又不愿意選擇一樓,因此就有“金三銀四”的說法,認為三樓和四樓是黃金樓層,最適合人類居住,開發商也會把這兩個樓層的價格定得更高,普通人根本買不上,一個新樓盤剛開業,這些好樓層就被有錢人搶購一空了
歐洲的一些國家學者研究通過大量比對高層和低層住戶的死亡數據和健康數據發現,住在八樓以上的人平均死亡年齡,要比住在八樓以下的人少的22%,得肺部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分別低40%-35%,俄羅斯人也認為七樓是黃金樓層,他們認為里面離地面較低的地方空氣不通暢,容易得肺病
但也不是所有國家的人都認為住在高層比較好,像美國和日本的大多數人都覺得住得太高,對身體健康有害,因此美國和日本的獨立型的住宅非常多,他們認為兩三層樓的高度是最合適的選擇,能住平房的人絕對不會去住樓房。美國還有權威心理學專家表示,長期住在高層的人會更加孤僻,不愛社交,在節假日更喜歡宅在家里,更容易得抑郁癥,所以他們認為為了心理健康著想,還是住的低一點比較好
看了這么多大家可能都迷糊了,那到底是住的高一點比較好,還是住的低一點比較好呢?對此小編想說,影響人的壽命的因素非常多,身體健康、生活作息、生活和工作環境,還有人的基因都是一個方面,住的樓層高低應該只在其中占極小的一個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大家還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樓層就好。居住的時候盡量把家里面打理的干凈舒適一些,按照自己的喜好來,讓住在里面的自己心情愉悅,應該就是最好的居住方式。想要健康長壽,多鍛煉身體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大家不必太過在意居住樓層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