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龐大的動物藍鯨捕食的卻是最小物種之一的磷蝦,而且藍鯨捕食從來都不用牙齒,而是將水過濾后,磷蝦被吞入口中,每天一頭藍鯨都要消耗3-5噸磷蝦!
藍鯨正在吞入海水和磷蝦
其實除了藍鯨外還是南極海域出沒的多種鯨類以及海豹與企鵝的食物,每天它們都將消耗天文數字般的磷蝦,而從上世紀六十年代,人類工業化的捕撈大軍加入了南極磷蝦捕撈,和各種動物搶食,那么終有一天,人類會將磷蝦吃光嗎?
磷蝦這種生物,在地球上到底有多少?
磷蝦其實并不是蝦,它是介于浮游動物和游泳動物之間的一種甲殼類生物,不過看起來非常像蝦,對于捕獵它的動物和普通來說,是不是蝦其實沒啥關系,主要是看它好不好吃,數量多寡,這才是大家關心的話題。
首先我們來看看它到底有多少?
在南極海域,能被稱為磷蝦的種類有南極大磷蝦、晶磷蝦、冷磷蝦以及長額櫻磷蝦等,我們一般說的南極磷蝦指的是南極大磷蝦,這種體長在40~60毫米的生物,主要集中在南冰洋海域,在它們上浮水面聚集時,每噸海水中有超過3萬只磷蝦。
磷蝦一般在1~3月間產卵,雌性每次產卵約6000~1萬枚卵,孵化率也比較高,因此磷蝦這種動物在南冰洋海域的保有量是十分驚人的,據CCAMLR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時的統計,南極磷蝦資源約有4.2億噸,不過目前最新的估計修正為了3.89億噸!
磷蝦浮游生物到高等動物的第一道關鍵環節,所以它對南極非常關鍵,如果沒有磷蝦,那么須鯨、蝠鲼、鯨鯊、鋸齒海豹及海豹還有部分海鳥就要餓肚子了。
磷蝦到底好吃不?
磷蝦營養是非常豐富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礦物質含量非常豐富,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其蛋白水解產物中氨基酸種類豐富,包含人體所需的8 種必需氨基酸,所以它是人類非常合適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的來源!
但磷蝦屬于極寒生物,體內酶能在超低溫下高效發揮作用,但這種酶會在溫度比較高的情況下導致磷蝦組織快速溶解而且蝦殼含有比較高的氟化物,簡單地說,捕撈出來的蝦要么馬上就吃掉,要么就直接冰凍處理,要不然就自我分解了!
所以磷蝦捕撈船都是現場處理,最多的情況是做成冰凍的磷蝦塊,或者現場就加工磷蝦油,而磷蝦的食譜還是挺多的,各位有空可以搜下,下次可以去買回來嘗嘗鮮。
人類和動物搶食,大肆捕撈,磷蝦會就此滅絕嗎?
磷蝦很早就發現了,但商業捕撈開始于1960年代,原因很簡單,南極實在太遠了,而且磷蝦不太好處理,等上世紀60年代技術成熟后,就開始了大肆捕撈的階段。
首先上陣的是蘇聯和日本,其中蘇聯捕撈量占了93%以上,而日本此時則是小打小鬧的存在,捕撈量最大的是1983年,在南極海域居然有53.8萬噸魚獲,實在是驚人的數字,蘇聯也保持了磷蝦捕撈老大位置將近20年。
然后則是日本、智利和波蘭與烏克蘭等國,因為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接替了蘇聯的位置,不過這會俄羅斯已經不行了,磷蝦捕撈船破的破,壞的壞,已經被日本全面趕超,在這個階段,日本的捕撈量占了80%。不過這個階段都小打小鬧,捕撈量不足十萬噸,還沒有當年前蘇聯的1/5。
最后磷蝦捕撈的戰國時代,從2000年初至今,捕撈國新增了韓國、挪威、美國和中國,挪威是后起之秀,而日本船隊也老化了,值得一提的是在2013年,中國加入了戰團,捕撈量不大,但增長很快,從剛入行是3萬噸,3年后就是6萬噸,2019年專業磷蝦捕撈船深藍號下水,更是如虎添翼。
這么多國家都去撈磷蝦,不會撈完嗎?
其實大家也都看出來了,跟幾億噸相比,幾萬噸簡直就是撓癢癢,幾十萬噸也無傷大雅,但為什么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還要限制磷蝦捕撈呢?其實很簡單,因為人類大量船舶出沒南極,已經打擾了很多動物的捕食行為,噪音會干擾鯨類,船舶會干擾企鵝等等。
這些動物對環境都非常敏感,一旦遭到打擾就會遠離這些傳統捕食海域,最終可能會導致它們無法捕獲足夠的食物,或者海域太遠難以返回(企鵝),因此從2018年9月份開始,南極磷蝦捕撈量最大的5大公司承諾停止南極敏感區域磷蝦捕撈!
南極磷蝦資源分布
將這些近海的磷蝦產地,交還給海豹、鯨以及企鵝,讓它們在南極生存得更好!5大公司都同意在2019年度不會在繁殖季期間在企鵝群體附近捕撈作業,并且承諾2020年全年都會與企鵝群體保持至少30公里以上的距離!
這是好事,可持續發展,人類和動物共享南極資源!人與自然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