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禮泉九嵕山游玩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的時候,先參觀了煙霞鎮的昭陵博物館,這五個字是已故作家葉圣陶題寫的,葉圣陶是葉兆言的祖父。昭陵博物館朱紅大門,飛檐翹角,兩邊墻上有浮雕,門口一對石獅子,國家3A景區。
昭陵博物館距離禮泉縣十七公里,是一座專題性博物館,展示初唐文化及歷史,里面是徐懋公墓,也就是李勣,這個名字是李世民親賜的。徐懋公有個侄孫,叫做徐敬業,就是他反對武則天,讓駱賓王洋洋灑灑寫了一篇檄文,武則天對駱賓王的才氣贊不絕口。
這個博物館我已經是多次光顧了,大小和興平茂陵霍去病墓差不多,都屬于武將。徐懋公也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高宗朝受到了禮遇。圖中是英國公李勣的墓碑,他七十六歲去世,配饗高宗廟廷,歷任兵部尚書,司空,太子太師。
昭陵博物館除了李勣的墓冢,還有碑刻陳列館,有壁畫展藏,外面這些昭陵下面出土的文物,也值得一看,這些柵欄里面有石羊,石牛,石馬,還有都是墳墓兩邊的石像生。這些石像生都是憨態可掬,溫順乖巧,低眉順眼,好像對主人很順服。
昭陵博物館展藏四千五百件文物,現在不斷升級,新的碑刻展廳里面,琳瑯滿目,昭陵一帶的墓碑,搜集了很多。墓碑有四十多通,還有墓志,像歐陽詢的溫彥博碑,李靖的碑,周護的碑,還有程知節的碑,馬周碑等等。
這些墓碑大小高低厚薄都不同,上面的蟠螭首石雕也不同。這個陳列室里展藏了近四十年來,發現的碑石,有些古樸遒勁,有些工整挺拔,謹嚴敦厚,還有灑脫流暢,婉秀綽約。石碑最珍貴的是上面的刻字,無奈沒有拓片,上面的字跡不是容易看清。
昭陵博物館一大看點就是方方正正的墓志銘,墓志銘都是別人寫的,也是當時朝廷對于功臣的一種評價。歐陽詢為溫彥博寫的,褚遂良為房玄齡寫的,再就是王知敬給李靖寫的,殷仲容給馬周寫的,最精彩的是尉遲敬德的墓志,用的是飛白書。
這個墓志銘是唐太宗燕德妃的,671年去世,享年63歲,陪葬昭陵。這個燕德妃,在李世民還當秦王的時候,禮聘入府,先后封為賢妃,德妃,生了越王李貞,江王李囂。燕德妃的墓志2000字,上面寫的是大唐越國故太妃燕氏墓銘。
昭陵唐墓壁畫也值得一看,國家寶藏節目中,陜西歷史博物院院長拿出的寶物,除了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還有杜虎符,以及鑲金獸首瑪瑙杯以外,就是乾陵出土的闕樓儀仗圖了。那是懿德太子墓出土的。圖中這個壁畫展館粉墻上畫了兩個人物,姿態好像是,歡迎光臨的意思。
昭陵博物館的唐墓壁畫達到了五百平方米,展館里面比較幽暗,而且門洞的造型也是唐墓里面墓道的樣子,里面很安靜,甚至兩個工作人員都沒有,好在里面還有其它人。墻上的壁畫雖然是復制品,但是也可以看到唐代儀仗的情景,既有胡人,也有漢人。
進過乾陵的永泰公主墓,墓道兩邊畫的也都是唐代宮廷生活圖景,貴婦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堆說話,賞花,逗鳥,一個個發髻高聳,唇紅齒白。墻上鏡框里這些壁畫都是一個個單獨的人物,可以看出他們的服飾特點。當年發掘昭陵的時候,條件有限,很多壁畫遇到氧氣后脫落變色氧化,實在可惜。
有一本專門寫昭陵唐墓壁畫的書,張志攀陳志謙寫的,文物出版社出版,里面對于昭陵唐墓壁畫介紹的很詳細。徐懋公墓墓道里面的歌舞圖,對研究唐代舞蹈有很大參考價值。圖中是昭陵唐墓壁畫展館的壁畫,宮廷婦女們湊在一起,有的手里端著插荷花的瓶子,有的拿著拂塵,還有的拿著別的物件。
昭陵唐墓壁畫,以李勣墓《樂伎圖》;燕德妃墓《十二條屏》;長樂公主墓《云中車馬圖》、《儀衛圖》;韋貴妃墓《獻馬圖》、《闕樓圖》;段簡壁墓《給使圖》;新城公主墓《擔子圖》等馳名中外。這里接取了99幅,500平方米的壁畫展覽給觀眾。
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