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華古玩》2020第一期
在二十世紀全球范圍內的古董圈里,華裔血統(tǒng)的盧芹齋,無疑是一個神話,一個傳奇,一個古董教父式的人物。他獲得了鮮花如潮般的贊譽,也獲得了刀槍劍戟般的聲討,也有人認同張伯駒的評價:功罪各半。在前者眼里, 他可以升到象牙寶塔的頂端,在后者的眼里他又要落入地獄的谷底。但這篇文字里,筆者不想涉及盧芹齋的是非功罪,只想依照《中華古玩》編輯部的約稿意圖, 介紹一下作為古董商的盧芹齋,正如標題所言,在筆者的眼里,在眾多古董商的眼里,他是一個多面孔的古董商。
盧芹齋
費城奇遇
本世紀初的一個夏天,筆者應朋友之邀去了一趟費城。那時候只知道費城有交響樂團不知道費城有盧芹齋:盧芹齋的痕跡,盧芹齋的舊藏,盧芹齋經手過的古董。
頭天晚上,住在費城一個印度人開的賓館里,寬大的睡床被頭頂上一面偌大的鏡子籠罩著,只要一開燈,人就像是在萬花筒般的世界里。第二天,有多一半的時間是泡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里,邀請我去費城的朋友告訴我:你們搞古董的,來費城沒有不去這個博物館的。因為博物館里有許多中國文物。
遼三彩羅漢坐像正面
在河北易縣遼代三彩羅漢坐像前,我駐足了許久,沉思了許久,聯(lián)想了許久。
一是因為多年來我對中國羅漢情有獨鐘,收集和積累了不少關于羅漢的資料,也收藏了一些不同材質的羅漢雕像。
二是因為易縣這個地方我去過多次。知道易縣遼代羅漢的造像工藝在世界美術史上的突出地位,知道和這尊羅漢同屬一組的其他羅漢都已經散落在世界著名的博物館中陳列,也知道這組羅漢是在 1912 年前后被盜出國門的。
那一米多高的坐像造型,那黃綠相間的琉璃色彩,那舒眉前視的沉穩(wěn)神態(tài),那像座合一的巧遇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梁思成先生在留學美國期間在其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看到過這尊三彩羅漢像,并在其名著《中國雕塑史》中給予了極高的評價。稱其貌似真容、衣褶寫實、容態(tài)雍容皆忠實表現(xiàn),其妙肖可與羅馬造像比,不亞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最精作品。
遼三彩羅漢坐像背面 遼三彩羅漢坐像側面
驚嘆于坐落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國廳里的遼三彩羅漢坐像藝術成就的同時,也非常感嘆羅漢坐像與底座的巧遇。一個是在 1914 年購于巴黎的德國古董商人手里,一個是在1916 年購于紐約的中國古董商人手里。這個中國古董商人就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角盧芹齋。
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陪同參觀的朋友嘴里知道了盧芹齋。
不知道盧芹齋是在何時何地弄到的這個遼三彩底座,也不知道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怎么就知道盧芹齋手里有這個遼三彩底座,更不知道這尊遼三彩坐像和這個遼三彩底座經歷了多少盜竊、流轉與遷徙的故事,但遼三彩羅漢與遼三彩底座的巧妙相遇和巧妙結合,無疑應該歸功于市場流通這只手。
在遼三彩坐像形單影孤的坐落在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中國廳之后的這兩年里,是市場這只神奇的手讓遼三彩坐像與它的遼三彩底座在異國他鄉(xiāng)得以巧遇、得以合一、得以團圓。
接著在昭陵石雕《颯露紫》和《拳毛騧》面前又一次認識了盧芹齋。
因為這兩個石雕是陜西昭陵六駿的六個石雕之二,因為之前我在國內見過昭陵六駿的另外四個,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從費城回來后我在國內查過了相關資料,知道昭陵六駿之中的《颯露紫》和《拳毛騧》被賣給費城賓夕法尼亞博物館有幾種說法,但都只是具體細節(jié)的不同版本,而最終的經手人是盧芹齋這一點是沒有質疑的。
在《颯露紫》面前,在《拳毛騧》面前,我不止一次的驚嘆閻立本構思的巧妙,驚嘆雕刻工匠的高超雕刻技藝,驚嘆中國古代藝術品的光輝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但也不止一次的痛心中國藝術品的被流失和中國藝術品的被偷被盜,痛心造成被流失被偷盜的環(huán)境,痛恨痛斥偷盜者的盜賣行為。
昭陵石雕《颯露紫》
《拳毛騧》
巴黎再奇遇
第二次認識盧芹齋是在巴黎,巴黎的吉美博物館。
那次是隨北京市政府調研室鄭理先生的一個團去的巴黎,主要一個內容就是考察巴黎的博物館和圖書館。巴黎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太多了,那幾天跑的我們是筋疲力盡,但也樂此不疲。
在吉美博物館記憶深刻的是兩件東西:
一個是遼三彩羅漢坐像,因為它和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那一座羅漢坐像同屬于河北易縣,而且是一組十六羅漢中的兩個。色彩、造型和雕刻工藝,一看就是同一個風格,不知道這一組羅漢是出于當時的一個工匠還是出于當時的一個工匠團隊。
另一件是一組中國周代的古玉,這組周代古玉總數六十七件,是盧芹齋動員法國的收藏家吉斯萊 1933年捐贈給盧浮宮而后轉到吉美博物館的藏品。
所以提這組古玉是因為與盧芹齋有關,吉斯萊作為收藏家是盧芹齋培養(yǎng)起來的,這組古玉是盧芹齋特意從中國為吉斯萊定向選購的,原來的藏主是清末大收藏家吳大瀓,吳大瀓是吳湖帆的爺爺,是《古玉圖考》的作者,而《古玉圖考》又是中國玉器文化史上的一部有價值的重要著作,出版于光緒十五年(1889)。
從這組古玉的流轉線路,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盧芹齋作為古董商的特有的銷售技巧,技巧細節(jié)筆者會在后面的文章中予以展開敘述。
那次參觀吉美博物館,還有一個值得記憶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從吉美博物館出來,法國前總理梅斯梅爾在他的客廳用法國紅酒招待了我們,招待的原因,好像是當時他在吉美博物館里擔任一個什么職務。
多面古董商研究
由于這兩次見識盧芹齋,通過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的三彩羅漢坐像和昭陵石雕《颯露紫》與《拳毛騧》,通過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的三彩羅漢和周代玉器,我開始搜集材料研究盧芹齋,尤其是研究作為古董商的盧芹齋,研究清末民初古玩市場環(huán)境中的古董商盧芹齋。
筆者認為,作為中國清末民初古玩市場環(huán)境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古董商盧芹齋,用多面孔來形容和描寫應該比較確切。
法國吉美博物館
一傳奇色彩的古董商
作為傳奇色彩的古董商盧芹齋: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迅速崛起,22 歲開始古董學徒,28 歲在法國巴黎開店,34 歲進軍美國紐約,35 歲古董店遷至紐約第五大道,從此笑傲紐約第五大道長達 21 年。其次是他在外國博物館眼中的地位,他在包括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在內的多家世界級博物館擔任過顧問。再次是他在頂級收藏家眼中的地位,包括小洛克菲洛在內的德國、法國、美國等多位世界級收藏家都把他奉為收藏顧問和座上賓。
二學者型的古董商
與一般古董商不同的是,盧芹齋從一開始開店就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以學者的做派起步運作,他的每一次銷售都是以展覽拉開序幕的。而且是請當時當地最著名的策展人、當地最知名的學者幫他策劃、編輯、印制展覽圖冊。每一次的展覽圖冊都是當時當地收藏圈內最搶手的收藏刊物。
后來成為知名收藏家的吉斯萊,就是在 1912 年的一次展會與盧芹齋認識的,他不僅買了盧芹齋提供的展品,而且買了盧芹齋的展品圖冊,而且和盧芹齋交了朋友,關鍵是從此之后吉斯萊就走上了收藏之路。
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
三有自己品牌會所的古董商
今天的古玩市場發(fā)展到后期逐漸有了古玩會所和會館,但盧芹齋步入古董界不久,就開始在巴黎市中心距離凱旋門不到一千米的地方建造了自己的會館式的銷售場所。
那座紅彤彤的亭臺樓閣式的充滿了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建筑,在巴黎極為保守的城市保護管制下無疑是個另類是個奇跡。由此可見盧芹齋當時在巴黎的影響力有多大。
有資料顯示:當時周圍的居民聯(lián)名上書市政府表示了明確的反對之聲,但盧芹齋的彤閣僅用兩年的時間就蓋了起來,刷新了當時巴黎城市住房改建的傳統(tǒng)速度。
彤閣地下一層地上五層,進門的地方是一個中國門樓式的建筑。懸在門樓上方的匾額是“盧吳古玩公司”。兩側被一幅中國書法對聯(lián)襯托其間。
彤閣里面基本是被博物館式的古董擺放割據。有石雕、書畫、花窗、佛龕。也有柬埔寨和印度的古董空間。從這個博物館式的經營場所或者說是會館式的經營場所,也可以窺見到盧芹齋當時在巴黎的古董經營檔次,這也是當時他在巴黎上流社會的聚會場合能成為明星紅人的一個基礎所在。
四培養(yǎng)買家的經營方式
從常識來講,經營古董一定要有自己的買家,靠坐堂等客一定必死無疑。與多數古董商的區(qū)別是,盧芹齋培養(yǎng)大收藏家大買家的本領堪稱一絕。前面說到的吉斯萊收藏古玉成為盧芹齋的古玉買家,不但買了盧芹齋的古玉精品,還把盧芹齋的古玉精品在盧芹齋的動員下捐給了博物館,僅是其中一例。
筆者從見到的資料發(fā)現(xiàn)盧芹齋培養(yǎng)買家的熱情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
他第一次去紐約,在火車上就認識了有著 20 年收藏經歷、有著 3 萬件之巨的藏品、每年必去一次亞洲選購藝術品的世界級收藏家佛利爾,并迅速成為了佛利爾的主要供貨商。
一到紐約,就連續(xù)不斷的給剛剛認識不久的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館長寫信,要求館長戈登介紹古董圈子里的朋友,并表示一定會像服務館長一樣服務好館長的朋友。這在好面子的中國人的行為規(guī)矩里是很難做到的。
盧芹齋的“彤閣”
五有著經營詭計的古董商
由于盧芹齋高超的古董經營套路,如展覽會式的銷售模式,如會所式的銷售模式,做多家博物館的顧問,給多家博物館捐贈,等等。很快就像在法國巴黎一樣,盧芹齋成了紐約上流社會的明星紅人,成了紐約古董文化圈內教父式的人物,實際上壟斷了當時美國紐約的中國古董生意。傳言比較多的段子是:
國內某古董商想到紐約發(fā)展,從河南搞到了一批青銅兵器,覺得青銅兵器是冷門,市面上多見的青銅器都是食器、酒器、樂器,很少有人見到兵器,何況這些青銅兵器又出在商朝故地安陽,物以稀為貴,肯定非常容易打開紐約的經營局面。
沒想到這位躊躇滿志的古董商到了紐約,接連在許多紐約古董商和收藏家的面前領教了冷遇的滋味、質疑的面孔,甚至干脆吃了閉門羹。
出師不利的古董商,再加上紐約這種大城市住宿吃飯交通等開銷費用的壓力,沒堅持多久便降價銷售,千恩萬謝的求盧芹齋幫助收購了。
后來才弄清楚,是盧芹齋事先得知了消息,在一次圈內的宴會上祝酒時吹了風,說有一批安陽出土的青銅器要到美國來找市場,據他所知,價值不是很高,真假都有,還有經過修復的,如果有疑問,他盧某愿意親自幫助掌眼。從這番酒席宴上的酒話和前面古董商的遭遇,我們不僅看出了盧芹齋在紐約古董界教父式的地位,也看出了盧芹齋作為古董商的狡黠一面。
六做過多種慈善事的古董商
和許多我見過的古董商一樣,盧芹齋在做古董生意的同時,善事也做了不少。
從筆者掌握的資料里看,盧芹齋的善事之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為家鄉(xiāng),雖然村里已經沒有了自己的直系親屬,但他還是給家鄉(xiāng)的百姓打過井,建過小學,還堅持每年給家鄉(xiāng)的百姓郵去一筆數目可觀的錢,直到 1954 年。
二是為抗戰(zhàn),1937 年抗戰(zhàn)爆發(fā),他曾經應邀到瑞士,參加當地華人社團舉辦的義賣活動,為義賣活動提供了 9 件拍品,收益全部捐給了“中國紅十字會”。1938 年又贊助了倫敦的一次文物展,收入全部捐給了“美國醫(yī)療援華會”。
三是捐助博物館公益事業(yè),據了解,巴黎的吉美博物館、倫敦的大英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等許多在世界有影響的博物館都曾接受過他的捐贈。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了國內的那個頗具影響力的慈善古董收藏家,盡管他做了很多善事,但人們心里面,總覺得他是為了逃避他倒賣古董應該判罪的行為而不得已去做的。他這個行為要和盧芹齋的慈善行為比起來,到底應該如何評價呢?
七給許多博物館當顧問的古董商
由于他的古董行業(yè)影響力,由于他的古董專業(yè)知識,由于他的古董鑒賞眼力,盧芹齋應邀給巴黎、倫敦、紐約等地的多家世界級博物館當過顧問。這首先是說明盧芹齋的古董專業(yè)素養(yǎng)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更實際的意義是為他的古董業(yè)務插上了翅膀。
筆者翻遍了國內古董商的資料,迄今為止還沒有人能達到盧芹齋在外國博物館領域的高度。從客觀上看,盧芹齋給外國博物館當顧問,等于是在外國平臺上建設了一個中國文化的窗口。這是一般的古董商難以辦到或者是根本就辦不到的。
退一步說,這也和我們博物館領域自身的國情有關,國內的博物館普遍有一種不好的習慣,不相信古董商的眼力,碰到拿不準的東西,碰到沒見過的東西,寧愿說成不對、不真,寧愿不買,也不愿承擔因為買對了或買錯了而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
結語
即將擱筆的時候,我常常思考的問題又一次在我的腦海里盤旋:應該說,作為古董商的盧芹齋,有許多值得古董商學習、借鑒的地方。而作為盧芹齋的研究者,又不能不正視中國古董流失的事實。
但筆者始終認為:研究盧芹齋,研究盧芹齋與中國古董流失行為,我們應該放在清末民初以及民國時期具體的古董商業(yè)環(huán)境和具體的古董商業(yè)管理環(huán)境中去研究。
談翁
2020-4-10 于觀海閣書房
2020-5-15 修訂
作者為洛杉磯亞太藝術館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