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龍
腎病綜合征以全身浮腫,尿中泡沫為主,伴有其它身體癥狀,屬于中醫的“水腫”范疇。《素問》稱:腎者水臟,主津液,腎虛氣化失常,水液代謝障礙,水濕內停則發為水腫。
中醫認為尿中蛋白丟失前均為構成人體的精微物質,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夫精者,身之本也”,長期蛋白尿從尿中流失,使精微物質進一步減少,陰損及陽,陽氣更加虧虛,水濕內停,從而加重水腫程度。
地龍舌草丹石飲
【組成】地龍,黃芪,魚腥草,白花蛇舌草,益母草,熟地黃,黨參,山藥,茯苓,丹參,石韋。
白花蛇舌草
【用法】 先將藥物用清水泡過60分鐘,用文火煎2煎,第1煎煎至半小時取藥汁100ml,再煎半小時取汁100ml,第2煎煎50分鐘取汁200ml,兩煎共取汁400ml,分2次或3次飯前半小時溫服。
魚腥草
【功效】 健脾益腎、解毒化瘀。水腫久治不愈,小便短少,面黃,乏力,身體虛弱,尿中蛋白久不消退,舌質淡苔薄白,脈沉弱。主治:腎病綜合征及腎病水腫
益母草
【方解】 方中黃芪性味甘溫,健脾補氣,利水消腫,經動物試驗能改善腎功能,修復破損的組織,消除蛋白尿為主藥。黨參、熟地黃、山藥健脾益腎,氣陰雙補,輔助黃芪發揮補益作用。魚腥草、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有明顯的消炎作用,經實驗提示二藥可抑制腎小球萎縮和纖維組織增生為佐藥;凝血機制的障礙對腎小球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轉歸均有重要影響。
熟地黃
丹參、地龍、益母草活血化瘀,疏通腎絡,能改善微循環及高凝狀態,有助于免疫復合物的清除和病變組織的修復,亦為佐藥。茯苓甘淡健脾利濕,石韋苦甘利水消腫,二藥增強通利之功為使藥。以上諸藥相輔相成,共奏健脾益腎、解毒化瘀消腫之效。
茯苓
【加減】 水腫重加白術、澤瀉、車前子;熱毒盛,乳蛾紅腫、慢性咽炎者加金銀花、蒲公英、山豆根;皮膚瘡癤者加地膚子、苦參;血壓高者加夏枯草;伴血尿者加白茅根、仙鶴草、墨旱蓮、三七。
仙鶴草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制劑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使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丹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