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由丹皮、澤瀉、茯苓、熟地、山藥、山萸肉組成。具有滋陰補腎的作用,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消渴。腎陰虛者既有發熱盜汗、口燥咽干等熱證,又有眩暈耳鳴、腰膝酸軟、失眠遺精等虛癥,六味地黃丸六藥合用、三補三泄,適于出現上述癥狀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化療期的腫瘤等患者,但脾腎陽虛者不可服用。
知柏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六味的基礎上知母、黃柏。具有滋陰降火的作用,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干、耳鳴遺精、小便短赤。中醫認為陰虛生內火,除腎陰虛證外還出現形體消瘦、兩顴發紅、五心煩熱等虛熱征候,知柏地黃丸適于出現此癥的結核病、更年期綜合征、慢性咽炎、神經性耳聾等患者,但陽虛寒癥、實熱癥者忌服。
杞菊地黃丸
杞菊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六味的基礎上加枸杞子、菊花組成。它和六味地黃丸的區別在于,杞菊地黃丸增加了養肝明目的功效。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用于肝腎陰虛引起的頭暈目眩耳鳴、視物昏花、兩目干澀等癥或高血壓病屬于陰虛陽亢者,除適用于高血壓、高血脂外,還用于有肝腎陰虛癥狀的白內障、視神經萎縮、干眼癥患者,但實火引起的頭暈、目眩、耳鳴慎用。
歸芍地黃丸
歸芍地黃丸在“六味”的基礎上加入了當歸和白芍,就組成了這個婦科病良藥。具有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的作用,陰虛火旺者除腎陰虛癥外還出現出血色紅、月經不調等血熱癥。歸芍地黃丸適于陰虛血熱的高血壓、神經衰弱、月經失調、功能性子宮出血等患者,同樣陽虛血寒癥忌用。
桂附地黃丸
桂附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肉桂和附子兩味溫陽中藥。對腎陽虛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稀爛、陽痿、女子不孕癥等較為適用。中醫認為陽氣虧損時必有的虛寒癥候,出現腰膝冷痛、咳喘浮腫、尿頻腹瀉等寒癥。桂附地黃丸是地黃丸系列中唯一適于陰陽兩虛者服用的中成藥,例如腎陰虛合并腎陽虛癥的腰肌勞損、慢性氣管炎、糖尿病腎病性水腫患者等,但陰虛生內熱者忌用。
麥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六味的基礎上加麥冬、五味子組成,也稱八仙長壽丸,保養性質明顯。具有滋腎養肺的功效,主治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肺陰虛者出現干咳帶血、午后潮熱等癥狀,麥味地黃丸用于治療肺腎陰虛的肺結核、糖尿病、肺心病等患者,但感冒患者慎用。
明目地黃丸明目地黃丸在“六味地黃丸”六味的基礎上加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以及蒺藜、石決明,組成明目地黃丸。具有滋腎、養肝、明目的作用,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適用于肝腎陰虧所致的眼病,如視神經炎、視網膜黃斑退行性病變、角膜結膜干燥癥等,但肝火上擾導致的眼病不宜服用。
七味都氣丸
七味都氣丸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五味子。具有補腎納氣、澀精止遺的功效,用于虛不能納氣之喘促或久咳而咽干氣短、遺精盜汗、小便頻數。七味都氣丸是在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補益固澀之功,故七味都氣丸適用于治療腎陽不足所致的虛咳、氣喘、遺精等。
濟生腎氣丸
濟生腎氣丸是在桂附地黃丸的基礎上加車前子、牛膝,以增加消腫利水之功,可治療腎陽虛引起的浮腫、氣喘等癥。 具有溫腎化氣、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腎陽不足、水濕內停所致的腎虛水腫、腰膝痠重、小便不利、痰飲咳喘。濟生腎氣丸是在桂附地黃丸的基礎上加入車前子和牛膝而成,由于二者的加入,使其利水除濕之功效大大增強,適用于腎陽虛衰所致的水腫、小便不利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