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家
趙勇
主任醫師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
教授
醫學博士
博士生導師
腰椎是身上最容易受傷的部位
目前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占全國總人數的15.2%,而腰椎病患者中高達85%的人并不知道該如何規范保健腰部,導致腰椎疾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患腰椎病的原因
腰是最勞累也是容易受傷的部位,腰不像腿,躺下就可以休息,任何姿勢都會給腰造成不同的壓力,如果是錯誤的姿勢就更容易讓腰椎生病了。
姿勢與腰椎
(1)平躺對腰部的壓力最小,人在躺著時,脊柱承載約相當于體重25%的壓力。相對來說,此時脊柱最舒服,但如果歪扭身體、趴著睡覺,卻不利于脊柱健康。
(2)睡覺應仰臥或側臥,仰臥時,腿伸直,在腿彎處墊個枕頭,保持一定的曲度;側臥時,最好使腿部略微彎曲,并在兩腿間夾個小枕頭,以保證脊柱和頭保持在一條直線上。
坐:
(1)坐著時,脊柱承載140%的壓力,坐著身體前傾(如使用電腦)時,脊柱承載185%的壓力。坐著時,挺胸收腹使椎間盤受到的壓力最小,而處于手臂支撐坐姿、雙腳懸空坐姿、放松坐姿、后傾坐姿、前傾坐姿時,椎間盤壓力依次增大。
(2)椅子不宜“太深”,坐下時臀部能把椅子坐滿,讓腰背部完全緊貼著椅背;兩腳要能平放地面,使膝蓋同高或稍高于臀部;其次,找一個舒適的靠墊,最好能和腰椎完全貼合,材質稍微硬一點,有一定的支撐強度。腰部緊貼靠墊,不能“只墊不靠”;最后,如果有時不得不“彎腰駝背”,不妨把椅子拉近桌子一步,或者將桌上的電腦顯示器挪近一點。
站:
(1)站立時,脊柱承載100%的壓力,但彎腰時,脊柱承載150%的壓力。很多人覺得站著比坐著累,實際上,站立比坐著腰部所受的壓力小。
(2)能站著別坐著,能站直就別歪著、彎著,而若需長時間站立,最好一只腳踏在10—15厘米的踏板上,每隔一會兒雙腳交替,減少腰椎負荷。
生活中需注意的姿勢:
(1)用墩布拖地:現在墩布的設計,就是讓你別彎腰,所以手柄很長,也能把地拖干凈。
(2)搬重物時,不要直接彎腰,應先蹲下,保持上身直立,再用腿部肌肉力量站立起來。
(3)單肩包會加重單側肌肉緊張度,時間久了,不僅會使肌肉僵硬酸痛,還會造成腰椎兩側受力不均,導致腰背疼痛,同時壓迫脊柱和周圍神經,影響心肺功能。所以最好選擇雙肩包出行。
腰痛的原因是什么:
(1)是否外傷、骨折的情況
(2)如果是椎間盤突出,要分清楚是椎管內病變,還是椎管外病變
自測傷筋或傷骨:
(1)按壓疼痛點:如果是肌肉上的壓痛→筋傷;如果是脊柱棘突上疼痛→筋傷/骨傷。
(2)腰部三個軸向運動:左側曲右側曲,左旋右旋,酸脹→筋傷;疼痛→骨傷。
教學視頻↓↓
腰椎間盤突出的誤區:
如果是椎間盤突出,那可是沒法通過手摸出來的!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因為腰椎間盤在外力的作用下,突出或脫出,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這是從外界無法通過手指摸出來的。
從疼痛判斷腰椎間盤突出:
單純的腰疼、單純的腿疼、腰疼+腿疼都可能是椎間盤突出。
(1)腰疼帶著腿疼,就像腿過電一樣,要高度懷疑
(2)在腰上叩捶,如果腰更痛并且腿更痛,就更需要懷疑
(3)做影像學檢查
注意:靠X光片是無法照出來腰椎間盤突出的,一定需要用CT!
腰椎間盤突出自檢
測試:平躺直腿抬高試驗
躺在床上,兩腿伸直,直腿抬高80°-90°,如果抬不到這個高度腰腿就疼了,或者抬腿后腿部有放射性疼痛,表示可能椎間盤突出,而且腿抬得越高,腿越痛,則腰突程度越重。
提出:這是臨床診斷方式,更重要的就是影像學檢查確診。
教學視頻↓↓
解決腰害——運動方法
關鍵詞:筋骨并重
筋有力量,對關節、脊柱就是一個穩定和保護,即使骨沒那么強健,但如果有筋、肌肉的保護也能有一個很好的腰。
筋骨并重運動法:
(1)飛燕點水(先頭起再腿起,屁股不動;腰沒勁可用雙肘支撐)
(2)五點支撐法
(3)伸腰
注意:
① 進行運動之前需要先做準備運動,運動中必須動作緩慢才能起到鍛煉的作用。
② 飛燕點水和五點支撐,一組做五次,一天2-3組。
教學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