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年國慶檔即將過去,去年我們迎來了《港囧》、《夏洛特煩惱》、《解救吾先生》和《九層妖塔》四部佳作,可今年我們只有一部《湄公河行動》突圍。《湄公河行動》上映7天,票房即將突破5億大關,豆瓣評分8.2。
而隨著電影口碑的發酵和自來水的洶涌,還有眾多媒體自發安利,電影不斷突破本身,深入故事的背后,探究中國跨國破案的現實意義等都讓電影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僅僅一周時間,《湄公河行動》趕超《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爵跡》成為國慶檔最大的黑馬,而其過硬的質量終于讓萎靡不振的電影市場迎來一部叫好又叫座商業電影。
截至目前,根據中國票房的數據顯示,《湄公河行動》在票房占比和排片占比上雙雙位列第一。而明天就是小長假的最后一天,突破5億票房大關已是毫無懸念的事情。那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部合格的商業大片是炮制出來的。
博納拿下拍攝權靠的是美國的商業大片思維
隨著《湄公河行動》的熱映,其準備多年的幕后故事也呈現在觀眾面前,我們都知道,電影的故事原型是“10.5中國船員金三角遇害事件”。2011年10月5日,兩艘中國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領域遭到武裝挾持,其中船長尸體在船上被發現,其余尸首全部在水中被打撈出來,每個人都被反手捆綁,雙眼被蒙。最終警方鎖定目標人物糯康。然后中國警方開啟了首次國外執法行動。
就是這樣一個事件在上級部門決定將其影視化的時候,首次舉行了公開競標的方式。最后博納憑借用拍美國商業大片思維拍片,然后拿出2個億拍攝的時候,獲得了部門的認可,最終拿下拍攝權。當然博納沒有讓人失望,《湄公河行動》在題材和內容呈現度方面均有所突破。在電影中,出現了天安門、公安部、爆頭、吸毒、童子軍等敏感畫面,而公安部的加持讓電影中的這些畫面得以保留。
聯手林超賢,主旋律也可以很好看
商業大片講究的就是節奏,整體的電影布局,這一點,《湄公河行動》做到了。熟悉林超賢作品的觀眾不會訝異電影濃重的男人戲氛圍,因為無論是《線人》還是《激戰》,林導對于男男搭配打壞人的手法已經運用的非常嫻熟。
還有在戰斗場景的拍攝手法上,也呈現國際化水平,電影中最后緝捕糯康的場面一點也不遜色于美國大片,大量的航拍鏡頭和特寫鏡頭為電影畫面增色不少。
而成就《湄公河行動》還是故事本源和一個好的操刀手,他就是這部電影的制作和發行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對于博納來說,拍攝主旋律電影并不是第一次,此前的《十月圍城》和《智取威虎山》均出自博納之手。經過幾部電影的成功試水,我們似乎能夠發現博納拍攝主旋律電影喜歡“香港導演搭配內陸監制和編劇”的團隊組成方式。在保證劇本質量的同時保障電影風格。而這樣的組隊模式來自于博納老總于冬的獨到眼光。
在創立博納影業之前,于冬曾經在北影廠工作多年,親眼見證了主旋律電影《建國大業》是如何成型的,在創立博納之后,他負責了很多香港電影在內陸的發行工作,然后結識了很多香港導演,包括劉偉強、陳可辛、爾冬升、徐克、林超賢等。于冬非常清楚香港導演對大場面操控的實力,而內陸編劇和監制又能保證劇本和電影的過審,所以博納開始試水主旋律電影商業化拍攝,并屢次獲得成功。
為什么《湄公河行動》被稱為票房黑馬,因為贏得不僅是口碑,更是票房。
日票房
日排片
從貓眼票房分析數據來看,國慶檔呼聲最高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和郭敬明的《爵跡》基本上都是全明星陣容,賣點足、噱頭多,鋪天蓋地的營銷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幾乎全覆蓋,所以院線對兩者的期待值很高。前期兩者的票房和排片也是最多的,在《湄公河行動》上映一天之后,口碑就開始發酵,我們明顯看到下方兩條線呈現穩中攀升的趨勢,且日票房進入平穩期,日排片仍然在增加,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一樣,影片并未做太多的宣傳,所有的故事都是在電影的口碑發酵之后,才產生了反哺現象。
可見,一部電影如果前期不是萬眾期待,那么想成為黑馬,最終憑借的還是過硬的質量和發酵的口碑。